|
姜利杨
# @3 {/ I, c4 T0 Q% S 0 n. M% }3 k1 f% D6 l# E
生日:1988.12.1
( [( j5 x. ^% }0 X3 {3 n : F. H1 }1 d$ p+ r/ R
身高:2.15米
. Q. i0 ]% k- U. w2 z
# K) H _1 J0 N5 l! d7 N% ] 体重:115公斤
% ~! I* f1 t0 t5 h6 X, A! L* w # N% a( w0 E' m1 o
简介:从江苏宿迁进入南钢青年队,被认为是唐正东的接班人。2008-09赛季为江苏南钢出战仅1场比赛。
: s8 D# g1 `1 V' ?在江苏男篮训练的时候,有几个人常常是没事的,比如球队司机老袁、队医小汤,还有姜利杨。没事的时候,几个人就凑一块聊天,吃穿住行啊,都是平常人,聊的自然是平常事,这天,他们就聊到了住,聊到了房子。; I9 W: p: q0 S( [/ @* E/ S) ~
/ Z4 A/ \! L( ?1 S b1 m
据说,仙林训练中心里,体育局自建的小产权房都8000了,姜利杨砸了砸嘴,“这么贵啊!”小汤斜着眼睛看姜利杨,“够便宜啦!你现在有体育局编制,可以买这个了!旁边南师大那的房子,都16000了!”姜利杨从没想过房子的事,被他们一说,吓坏了,“这哪个我都买不起啊!”老袁说话了,“哎,你这手要是不伤,还不是想买哪买哪!”姜利杨不想再说了,摇摇头,“还说这干嘛,都过去的事了。”+ i3 _3 `, ~0 \* j( _8 D
5 \- |" N8 O: A
老袁的话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但也不算太夸张,三年前的现在,姜利杨已经是江苏南钢队员,如果不是受伤,三年球打下来,付个首付怎么着也没问题。可是一次意外受伤,加上队医疏忽,延误了治疗时间,最后没法再打球。“可惜了这条件啊!”很多人为他感慨,2.15米的身高,加上海军服役的经历,当年他曾被亚篮网称为中国版的“海军上将”,可在他职业生涯起程的第一个赛季之后,就淡出了赛场。
t6 r* |7 S' V* ^7 F, T1 U海军上将再就业
4 a: K! I1 w+ T4 |
- T; g. V9 v. R 这个赛季,当姜利杨重新回到球场时,已经换了身份:球队录象剪辑师,能够获得这一份工作,他一再“感谢体育局领导,感谢俱乐部领导。”尽管,这份工作和当球员相比,社会地位和收入都相去甚远,但他却心怀感激,踏踏实实的去工作——除此,他又能如何呢?
0 K: @ t+ ?! v) f4 \
" @) V- R0 Q, ~: G( ^2 m# ^8 y 姜利杨想避开这个话题,他捡了只球,一声不吭的走去空着的半边球场,然后双手把球扔向篮圈——他的右手已经无法完成单手投篮的动作了……" r. L8 Y, S+ E/ @
: v3 ]' j, j2 P) J$ I
打球的诱惑
) V1 _, b2 a8 B8 y; Z& g 8 U: G, X3 ? @# \5 @: _, l; [
“来当兵吧,你这身高,我直接给你送八一队去!”4 R4 H: x$ ?3 B: ?
3 m/ M6 b8 g* Y5 o5 \
还是从最初说起吧。7 j! e5 G4 I9 @5 H! O/ {+ W
2 Z o5 b$ n( p/ ] 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乡下的姜利杨,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寒。初中毕业后,他曾在宿迁市体校进行过短暂的专业训练,但因为家境贫寒,并没有坚持下去,“一是练球要花的钱比较多,二是听人说以后想打到省队得花很多钱打通关系,我家条件那样,哪有希望打到省队啊。”姜利杨说。/ D2 |0 P. P5 ^9 Q
' v' A" w* L$ a+ j0 p5 G
于是放弃,他选择去职业高中读了电脑专业,体校那一段,对他今后的篮球生涯的启发不过是“知道打球事不可以拉人,不可以抱人。”姜利杨回忆说。上职高那阵,学校也没有球队,那时候他已经长到两米出头了,偶尔有时间想在球场上和同学一起玩玩,却总是被同学拒绝——他太高了,实在没法和他一起玩。
' R1 N) ]1 x6 r
3 V$ e: i* Y" {1 [ 2004年,姜利杨职高毕业,那时大学生找工作都开始困难了,何况一个职高生?闲了一阵,他在县城看到了武装部征兵的通知,跑去看个热闹,结果一个征兵的人和他说,“来当兵吧,小伙子,你这身高,我直接给你送八一队去!”一听这话,姜利杨心里痒痒了,和家里人一商量,就报名参了军。
0 M8 M% I ?* M6 F, s9 n/ ~ $ d% @- k% w: s( F1 U! k
结果,目的地并不是在北京的八一队训练基地,而是去了海军驻湛某新兵营。和篮球有些关系的,就是每年一两次的部队间的比赛,再有就是战友们闲暇时间的打着玩,很随意,连裁判都没有,别人说他走步,他自己也不清楚是不是走步,“反正他们说走步,我就当走步,不然别人也不愿意和我一起打着玩啊。”姜利杨说,那时,他已经长到2.13米了。
4 o: ^- r5 a8 D `2 M
7 Q3 Q- m# p) f, a) k' K 两年过得很快,眼见着就要复员了,他终于阴差阳错的重新找回自己的梦想:2006年夏天,当时在江苏男篮青年队任教的李长山坐火车去广西开会,在火车上碰巧遇到了一位老乡是部队的政委,两人就聊上了。得知李长山篮球教练,这位政委和他说了姜利杨。很快江苏这边就派人去广西把刚刚退伍的姜利杨接到了南京。
- G/ V0 [* o" L( A/ s* b
) m8 Q+ `- z: \" L0 s 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姜利杨练得很刻苦,他也知道,球队是要把他当作唐正东的接班人来培养的,入队一年后,他入选耐克亚洲训练营,并获得了“最认真态度奖”。当时亚篮网的专家沃尔伯特撰稿介绍了姜利杨,认为他的成长轨迹很像NBA著名球星“海军上将”大卫·罗宾逊,很可能会成长为“中国海军上将”。
! r) Y% A# q% o( F( v* C8 K3 e 5 Z; o1 V5 I5 \: v4 B
姜利杨知道这有吹捧的成分在里面,但他也明白,自己有身高,灵活,加上后天的努力,能够有更好的未来。“那时候想,好好练,早点打上一队,圆自己的篮球梦想,也能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姜利杨说。
1 u. h0 p6 J. C0 ^" z) v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