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伦敦奥运成就中国大跨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3: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 c# {. c/ F
0 g9 u" Q1 ?- H; b& ]; x5 F5 n* Q《国际先驱导报》记者 谢来 周欣 发自北京、伦敦
6 n$ w& x: D8 H$ C/ L( |7 x( |/ q2 P1 ?; P1 g2 a2 M
8月7日傍晚17点45分,下班高峰,北京地铁国贸站,人流突然近乎停滞。刘翔的伦敦首秀牵动着无数中国观众的心,人们都停下匆忙的脚步,屏息关注刘翔起跑的第一枪。当直播画面中刘翔摔倒时,站台上一片叹息。看着他随后坚强地站了起来,忍着剧痛,单腿跳向终点,现场一片掌声。
. i- C+ x/ _+ A; }- P
4 M7 {  u, b7 f  y+ u/ s赛后,各国记者挤满了“伦敦碗”的混合区,“中国话题”就此再次成为伦敦奥运的新焦点(相关报道见第12版)。事实上从7月27日至今,伦敦几乎满城尽吹中国风,而成为焦点的中国话题也并不仅仅局限在体育方面。9 _" [. M( B( k

! I! H. P5 e, }2 Z2 G( L& z赛场上用实力说话
7 \; w4 t7 R6 `$ V$ C/ v  `( e- i4 ^
7 {4 ~3 N+ y/ p7 O, n8 f3 P4 g0 e北京时间7月29日凌晨,2012伦敦奥运比赛第一天,21岁的中国女子10米气步枪选手易思玲凭借稳定完美的发挥将本届奥运首金收入中国代表团囊中。
4 ?( \' C  f, R( r5 a
$ T- s, E  P' g7 S3 ]紧接着,伦敦奥林匹克水上中心内刮起猛烈的中国旋风,一些西方传统的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先是20岁的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3分40秒14的成绩力压劲敌,获得了中国男泳选手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在终点触壁后看到自己夺金的那一刻,孙杨就像一头怒吼的雄狮,使劲地挥舞着双臂拍打着池水。“我证明,中国人是可以的!”
- l7 }* _& b2 b1 Z9 N; y  @# `4 Z: c" Z! b9 O0 \' K
在他之后,16岁的叶诗文同在泳池中夺走了第一天的最后一枚金牌。首次参赛的两位小将各取两金,引领中国军团的夺金热潮。他们的横空出世,在一直被欧美选手垄断的泳坛惊起了不小的浪花。《纽约时报》奥运专栏甚至打出了“中国人的奥运泳池风暴”的醒目标题。
$ G# |: U! Z- C9 ?8 ]/ i
; K# k1 Y6 z: J$ L; \1 C突破不仅体现在金牌上。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尽管23岁的中国短跑名将苏炳添以10秒28排名垫底无缘决赛,不过他在前20米的爆发还稍领先“闪电侠”博尔特。这也写下中国田坛新历史,苏炳添成为了第一位站在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跑道的中国飞人。
6 S4 ]( C( ?# T- ]' j! M- S- t$ Y. n+ C# M! A: V7 m& R, t4 B
此外,在击剑、帆船等过去的弱项上,中国军团均有所斩获。在中国的雷声夺得男子花剑金牌后,彭博社网站评论称,“新势力”打破国际剑坛旧格局。
' c/ w# T7 V  i
/ }6 ^% C( R8 ~' p' v$ F7 _“用实力说话”,成为中国运动员面对赛场内外风云变幻时的共同选择。也正因此,才有了在一对女子羽毛球选手因“消极比赛”被取消参赛资格后,另外一对选手田卿/赵云蕾杀出重围勇夺冠军的可贵。5 h; V  P" p# q- l( L
' d1 u, X& O2 J# @: F
运动员个性十足1 p0 F# A8 Q& y( E3 |( c% M
! i( p. u  e# [' t" T' t; ]4 I
阳光、率真、自信,同时又不缺乏努力与拼搏,所有这些无疑成为体育新生代的标签。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提升,新一代运动员也正展现出更具自信的心态与个性。/ d* r- Z4 o* m6 k

3 Y, Q- G/ m, N( e# f- f和昔日中国运动员的精神面貌被指“千人一面”不同,更年轻一代的运动员丰富了中国的表情。夺冠时刻,林丹激动得紧握双拳仰天长啸。而除了跳水女将何姿在开心网上的“美照”成为“焦点”外,孙杨、叶诗文、冯喆等也都是微博达人,他们热衷于在第一时间与粉丝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7 ?$ v/ O7 h+ B$ W4 a

  _* C3 k. `, ?/ Z) j! H9 N有评论称,如今中国新一代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更具有鲜明的个人烙印和个体快感,他们的国际化经验让体育精神得到了契合时代的诠释,也让人窥见中国体育短短20年来取得的飞跃与进步。
, g7 |  j) K# J- i: c+ n( B: K4 l) R6 F- ^9 z! ^4 w
《印度教徒报》驻京记者克里希南注意到,中国体坛新生力量是经过全面改革的体育制度的产物。这种新制度力图通过接纳现代方法和外部影响,摆脱过去封闭的体育风气。他举例认为叶诗文根本不是伦敦一些评论员所说的“突然冒出来”的冠军。中国放开一度封闭的体育制度,叶诗文从中受益。她曾两次前往澳大利亚受训。+ T/ f+ H* ~) v) r  r' F! l3 N
* e+ l8 Q; G0 `) X* F1 j
中国品牌闪耀伦敦( ?5 }& H# L1 g' n; x
- b+ w2 {% Z  o/ e
席卷伦敦赛场的不只是中国体育本身,“中国制造”在奥运会用品上同样独领风骚。从开幕式的绚丽礼花,到多国运动员的服装,从赛场草坪到观众席坐椅,还有奥运会吉祥物温洛克、残奥会吉祥物曼德维尔公仔和各种琳琅满目纪念品,“中国制造”成为本届奥运会上当之无愧的主角。
. g3 a8 |# M3 _6 h$ s0 p$ S/ A5 z( O+ h& ~9 l
据国际奥委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伦敦奥运会纪念品将超过10000种,其中共有627种是中国制造的。% U6 O8 ~& G/ p% @( h) G

1 K# `8 W2 Z! y: o' j$ M5 e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已不仅满足于做幕后英雄和生产代工产品,不少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标识直接出现在伦敦赛场就显得更有价值。
* E( X4 Z; u. p* y  r* M& L7 T3 c+ f' ]0 i) O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奥运会时约有8家中国体育品牌参与,而伦敦奥运会已增至15家。尤其是不少国外奥运选手身着的中国运动品牌服装则更是成为一大亮点。, ]$ f. {$ ^+ l0 e7 d" h) ~

8 W1 U5 J0 m  g7 O  t奥运会只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集中体现之一。日本《产经新闻》预测,鉴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在四年后的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中国生产的奥运用品或许会占到九成。
# Q8 ]- Q+ b  g9 R: x9 m$ R# ]# \3 M4 {, {' K' E3 G: ^" a
. \  y$ s2 P, [2 R9 W
该贴已经同步到 里约热内卢的微博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15 23:11 | 只看该作者
! a  m6 X) f' J- u1 T7 d. U# c

  a5 [6 p% c6 I2 x5 y" h8 O坦然面对外媒“有色眼镜”
8 F/ O& g/ @0 ]5 i+ k0 X% Q/ U6 J# y8 E3 }- ]
伴随“中国制造”成为常态的,则是针对中国的争议话题层出不穷。伦敦奥运会开幕以来,中国代表团的表现不断引发全球观众和世界媒体的热议,其中不乏负面的质疑、甚至诋毁之声。
, c8 z9 _' Q0 t. B: A7 }2 O4 b. K& [, V& F4 K: h8 ?8 W
游泳小将叶诗文的两枚金牌,就曾一夜之间让她成为国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包括是否服用了兴奋剂的质疑。首先发难的是美国游泳队教练伦纳德,他公然表示叶诗文的成绩“很可疑”。更有国外记者直接向叶诗文发问,到底有没有服用兴奋剂。对于各种质疑,三次药检无疑证明了叶诗文的清白。8月6日,曾经刊文质疑叶诗文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开向叶诗文道歉,称对当时得出的结论“感到后悔”。: K9 ?  }# N) ?4 E

6 _. h; E4 i" P0 k% ^4 h; L" A. f, j面对各种“酸葡萄”式的发难,年仅16岁的叶诗文镇静的表现让人侧目。谈及此次伦敦之行的特别收获时,叶诗文坦言外媒的质疑也让自己成长很多,她在微博中说:“到今天为止我的比赛就圆满结束了!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包括西方媒体的质疑!”
2 K& L- z$ e% y
$ ?: O# ]9 Z, H) C( W! z: p3 F这条微博引来十万多网友转发。网友“陈志龙”评价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有了这种敢于面对质疑的勇气,才是自信、淡定而坚强的。$ o( W1 A- K" v. h. g1 c+ t
4 v: c6 Y. n* p6 n! J$ Q2 e
用姚明的话说:“我们应该有大国的心胸去包容。我觉得叶诗文事件上美国人是有失绅士风度的,而我们应该经受得住这种质疑。最后的药检结果也证实了我们的‘硬道理’,我们就应该把这当作过眼云烟。我不屑于与你争论,我们有证据证明这块金牌就是属于我们的。”6 y8 v/ S) C: r
3 g8 }, H4 d1 o- H3 o2 C# B
不仅面对质疑时从容淡定,当遭遇不公时,中国运动员同样展现出大将风范。8月6日的男子体操吊环决赛,夺冠热门陈一冰尽管出色完成了动作,仍“意外”获得银牌。落地跳了一小步的巴西小将纳巴雷特以0.1分的优势夺金。比赛结果出来后,陈一冰仍一直保持微笑,并和对手拥抱祝贺。
5 Q' n/ m9 e6 @/ ]: z0 U% u
! U4 p5 |: [0 p% }2 V7 S3 j谈及28年来中国体育翻天覆地的变化,前“体操王子”李宁认为,中国运动员在伦敦所遇到的一些外媒的质疑、猜忌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因为对手很在乎你所致,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件令人高兴、开心的事情,不必太介意。
6 |; ?& x7 n' n' |' }# f/ @( V
8 u( R4 A+ s' x) a那些仍需要进步的
% f% v+ z# ~' l/ B! E) U5 h- W, P' y) x" v  F+ D1 T/ @% ?0 T
当然,一次奥运不会完成所有跨越式变化,迅速成长为体育强国的中国如何面对国际赛场的既定规则和模式,依然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 F) M+ {5 n  r, q  K  R8 D' H1 d2 n9 [* J- w% P
本届奥运会上,“规则”被媒体无数次提到。如场地自行车男子团体比赛中,英国队用“故意摔倒”的战术赢得重赛资格并夺得冠军,国际自联认定其不是欺诈,而是“合理利用规则”。但自行车女子团体赛中,裁判不顾规则的模糊,抢走了中国队到手的金牌,还驳回了中国队的申诉。
9 ~& C7 M5 I: \# O& A0 ]- y
: Z7 n: W( L5 L/ S对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没有话语权或话语权偏弱,成为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给人留下的印象之一。
+ }' c, u. c+ }, _) A6 v4 y( {6 Q  N9 m8 d
而在羽毛球的赛场,“利用规则”却断送了多位运动员的奥运征程。由于被认定“消极比赛”,中国羽毛球女双组合于洋/王晓理与两对韩国组合和一对印尼组合被取消奥运比赛资格。这一史无前例的状况发生后,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先后出面公开道歉。但从公众舆论的反应看,羽毛球队的危机公关,似乎仍缺乏诚意。; a' Q! E1 T: T
- s/ u2 B) n- w2 F# i1 L9 @5 g
有时评人士指出,奥运军团失误在于权威声音太弱。
8 V& e" O6 {3 {0 _
  [; k  V( i- e8 {/ [* Y8 Y$ Z! D但即便最好的危机公关,也是暂时的,真正的反击不能授人以柄,只有继续完善自身才能实现本质的跨越。而中国民众“奥运观”、“金牌观”的转向,也是社会大环境变化的一面镜子。在奥运赛场,中国运动员的“GDP”就是金牌数,这正与中国GDP总量第二、人均GDP名列87之间的落差相呼应。6 P, e% Z9 b3 m$ i4 C3 B; W

2 j% G; Y/ u3 S. e% G正如中国开始追求绿色GDP,追求环境友好、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一样,体育价值观的衡量标准也在急速修正变化。因而不论是举国体制之辩,对赛事人性化的呼吁,对选拔公正公开的探讨,还是全民对金牌价值观的热议,终究都将在与时俱进的变革中得以体现。0 o6 @/ c0 ^" i3 O2 m&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鄂ICP备11007229号 )

GMT+8, 2025-2-2 02:51 , Processed in 0.04777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