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荣誉: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冠军
! ?1 {/ M' |, C, I, } d
9 ]) M3 o9 G/ R1 ~
哈萨克斯坦的举重奥运冠军祖尔菲娅有一个中国名字:赵常玲。或者可以说,出生于湖南永州的赵常玲,2008年后有了一个哈萨克斯坦名字:祖尔菲娅。这个美丽的外国名字,陪伴她登上了伦敦奥运会领奖台的最高处。
9 ~+ W7 G i" d# h3 z7 N9 k: w 19岁的祖尔菲娅29日在伦敦奥运会上为哈萨克斯坦代表团赢得了伦敦奥运会的第二块金牌,她在53公斤级比赛中以226公斤的总成绩夺冠,并且以131公斤打破挺举世界纪录。这是伦敦奥运会举重开赛以来的第一个新世界纪录。而来自女举“霸主”中国的周俊三次试举失败,没有成绩。2 t& b0 I6 G. ^; f1 e3 x. [
9 j9 w+ V9 }. ~/ Q4 P; F2 k3 O8 K2 E0 Z) S- E. _# A- [
站在领奖台上,祖尔菲娅手抚胸口高唱国歌,并且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走下领奖台,她激动地用中文说:“我想到了过去训练中遇到的挫折和艰辛,所以哭了。”# S% N' A9 s: {4 j
虽然操一口流利的中文,但是祖尔菲娅不愿意提起与中国有关的话题。什么时候离开中国的?不知道。家人在哪里?家人在家。不过说起想不想念中国的美食,她干脆地回答说:“我好想念糍粑。”
3 \$ H2 W- g, a/ V/ y+ u: O 在场的哈萨克斯坦记者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样一个故事:祖尔菲娅不是中国人,而是东干人。东干人早在清代辗转北迁至哈萨克斯坦,但仍然保留了很多传统,中文就是其中一项,所以祖尔菲娅会说中文。但很显然,长着中国胃的祖尔菲娅的经历远非这样简单。9 B$ ?5 g; w1 ?0 {
湖南省体育局官员周均甫曾在中国队出发伦敦前告诉新华社记者,祖尔菲娅,也就是赵常玲,是湖南省体育局在2008年向哈萨克斯坦输出的运动员。
; H6 Z, S& `& H! | \( b$ V8 n 周均甫回忆说,2007年3月,哈萨克斯坦举重队来长沙转训,他们提出希望赵常玲和邓建英两位运动员到哈萨克斯坦生活,代表哈队比赛。湖南省体育局按照要求向中国举重协会报告,但是得到批复是不同意当时已经小有成绩的邓建英出国。最终在2008年初,赵常玲和另一位女子举重运动员姚美丽被交流到哈萨克斯坦。周均甫说:“中国举重协会把此事也上报给国家体育总局了,赵常玲可以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所有国际比赛。”
6 z/ {1 R T9 k 国际举联竞赛主任、伦敦奥运会技术代表阿提拉对新华社记者说,国际奥委会规定运动员入籍三年以上才可以代表这个国家参加奥运会,这是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和国际举联没有关系。但是所有参加举重比赛的运动员必须获得他所代表国家的国籍。
J9 |; B; I' f8 | I( G 周均甫也向新华社记者确认,祖尔菲娅的确拥有哈萨克斯坦国籍。
2 f3 S! m! q$ Z4 i5 ^% ?' e
3 B, X. E6 o( D# e T
) P9 U- p3 n% h- q$ I# z% x 在奥运会举重的历史上,转换国籍的选手也有先例。土耳其举重“神童”穆特鲁原名胡本诺夫,出生在保加利亚,后来获得土耳其国籍,并夺得亚特兰大和雅典两届奥运会金牌,开创了举坛的“穆特鲁时代”。在他之前,同样出生在保加利亚的苏莱曼诺尔古也获得了土耳其国籍,并创造了奥运三连冠的伟业。
: y7 B9 C5 ^* p5 A+ y! B- n 据说赵常玲离开中国后,湖南省队教练感到遗憾地说:“赵常玲是个好苗子。”8 [6 X+ A( }$ T5 }; t0 J
这棵好苗子在哈萨克斯坦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7 X X; W4 n( ]: s. k4 p
新华社记者在赛后问起祖尔菲娅是否回中国,她想了很久说:“我不知道。”
" Q& ?5 u# B' A6 k1 |, i! M/ F& d- M! D4 K3 P, v: i. e) o' B
该贴已经同步到 高帅富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