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决赛6月7日进行,瑞士球员罗杰-费德勒在击败最后一个对手、瑞典的罗宾-索德林后,不仅追平了前美国传奇人物皮特-桑普拉斯的14次大满贯赛事冠军的纪录,还超越桑普拉斯,成为历史上第六位取得职业生涯满贯的球员。
# X9 s# ]- m* `# J, C' N/ _' L 众所周知,世界网坛设有澳大利亚、法国、温布尔登和美国四项大满贯赛事,这四大赛事被认为是这个项目世界最高水平的赛事。而围绕这四大赛事,便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纪录。
% _2 h; c* y) v# g, T% I3 Y ^, j 首先需要指出各项有关满贯的纪录是如何界定的:“年度大满贯”是指一位球员在同一日历年内夺取了全部四大赛事的冠军。“跨年度大满贯”是指一位球员跨年度接连夺取了全部四大赛事的冠军。“职业生涯大满贯”是指一位球员在职业生涯内夺取了全部四大赛事的冠军,但可以不是连续夺取,我国一些媒体也常将职业生涯大满贯称为“全满贯”。显然,年度大满贯和跨年度大满贯都要比职业生涯大满贯难得多。而假如一位球员在夺取年度大满贯的当年还夺取了奥运会冠军,则被称为“金满贯”。与桥牌中大、小满贯的含义相对应,网球中的“小满贯”是指一位球员在同一日历年内夺取了三项大满贯赛事的冠军。
! G" z* ~$ f% s! {; k 年度大满贯:拉沃尔好事成双 辛吉斯双打丰收: j3 v1 j5 ] L; C# ~' _$ g( N
; f9 e$ f% a: x. J) t$ B n+ Q: t
昔日网坛传奇拉沃尔将自己的木制球拍交给桑普拉斯 迄今为止,男子单打项目中只有两人共三次获得过年度大满贯,即美国的唐-巴奇在1938年,澳大利亚的罗德-拉沃尔在1962年和1969年。女子单打项目中则有三人各一次获得过年度大满贯,即美国的莫琳-康诺利-布林克在1953年,澳大利亚的玛格丽特-科特在1970年和德国的施泰菲-格拉夫在1988年。
. `+ V+ T2 A0 Z2 n- J) a 男子双打项目中,也只有两名球员获得过年度大满贯,即澳大利亚搭档弗兰克-塞吉曼和肯-麦格雷戈尔在1951年。
. W& P7 Q1 H+ T3 s0 F 女子双打项目中,共有四名球员获得过年度大满贯。其中第一位是巴西的玛丽娅-布埃诺在1960年。当年她先是与英国的克里斯汀-特鲁曼-简斯合作,夺取了澳网的冠军,随即又与美国的达琳-哈德配合,接连夺取了其余三大赛事的女双冠军。1984年,美国搭档玛蒂娜-纳夫拉蒂洛娃和帕姆-施赖弗一举完成了年度大满贯,成为迄今唯一一对夺取年度大满贯的女双搭档。
C4 S5 y& |- W0 d! f 而第四位获得女双年度大满贯的则是以单打见长的玛蒂娜-辛吉斯。曾经五次获得大满贯赛事单打冠军的她虽然在职业生涯中未能获得年度大满贯,甚至也未获得职业生涯大满贯,但在双打项目中却收获颇丰。1998年,她先是与克罗地亚的米尔亚娜-卢西奇合作,夺取了澳网的冠军,随后又与捷克共和国的哈娜-诺沃特娜搭档,夺取了当年其余三大赛事的女双冠军。9 x, C/ O! ^' F6 @! j
混合双打项目中,共有三名球员获得过年度大满贯,且都是澳大利亚球员。其中,玛格丽特-科特先是和同胞肯-弗莱彻在1963年完成年度大满贯,两年后,她又与包括弗莱彻在内的三位不同男选手再次席卷了四大赛事的混双冠军。1967年,欧文-戴维森与两位不同女选手合作,陆续夺取了四大赛事的冠军。* K- y* h4 d8 o2 T. b7 ~6 \# `
7 C( p% j2 T, W1 F7 ~
跨年度大满贯:小威是最新的传奇: u: l# ~, L/ l* ]
3 h& P( _1 F" ~* C# i
“女金刚”纳夫拉蒂洛娃现在还在参加各类网球赛事 跨年度大满贯是指某名球员连续获得的四大赛事冠军并不在同一年内。目前为止,共有三名球员获得过单打的跨年度大满贯,且都是女选手。其中,被赞誉为“常青树”的玛蒂娜-纳夫拉蒂洛娃曾在1983年到1984年间连续夺取了六次大满贯赛事的女单冠军,即1983年的温网、美网、澳网和1984年的法网、温网、美网。需要指出的是,1987年以前,每年的澳大利亚公开赛是在12月份举办,因此算作年度内的最后一项赛事。0 r1 @. l: u, n8 S3 E# F$ y
1993年到1994年间,格拉夫成为第二位获得跨年度大满贯的球员。她先是在1993年夺取法网、温网和美网三项赛事的冠军,来年年初,她又在澳网夺冠。第三位获得跨年度大满贯的是塞雷娜-威廉姆斯。2002年,小威连续夺取了法网、温网和美网三项赛事的冠军。2003年初,她又夺取了澳网冠军,完成跨年度满贯。
& {8 Q8 l: W6 q+ Y, Q4 s& c; c 双打项目中获得过跨年度大满贯的只有两名选手,即美国的吉吉-费尔南德斯和白俄罗斯的娜塔莎-兹韦列娃搭档。从1992年的法网到1993年的温网,她俩连续六次获得了大满贯赛事女双冠军。
; j7 S& y" @- o% Z
! W h) v0 D" O8 v- M1 |* @3 r 职业生涯大满贯:费德勒大功告成 纳达尔只差美网
" E% Y& y" e# i m3 l8 j! n+ { 6月7日,瑞士选手费德勒与奖杯合影。当日,在2009法网男子单打决赛中,瑞士选手费德勒以3比0战胜瑞典选手索德林,摘得冠军,实现了“全满贯”梦想。3 m% B8 o8 S( U1 d( _6 f
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8 P5 h2 ]6 S1 U a5 o/ z/ q1 }: `
职业生涯大满贯虽然难度比年度大满贯和跨年度大满贯都要小得多,但仍是许多伟大球员奋斗终生而无法企及的目标。单打项目迄今只有六位男选手和九位女选手完成过这一非凡业绩。其中,男选手依次是英国的弗雷德-佩里(1933-1935年)、美国的唐-巴奇(1937-1938年)、澳大利亚的罗德-拉沃尔(1960-1962年)、罗伊-埃默森(1961-1964年)、美国的安德雷-阿加西(1992-1999年)和瑞士的费德勒(2003-2009年);女选手依次是美国的康诺利-布林克(1951-1953年)、多丽丝-哈特(1949-1954年)、雪莉-弗赖-埃尔文(1951-1957年)、澳大利亚的科特-史密斯(1960-1963年)、美国的比莉-简-金(1966-1972年)、克里斯-埃弗特(1974-1982年)、纳夫拉蒂洛娃(1978-1983年)、德国的格拉夫(1987-1988年)和美国的小威廉姆斯(1999-2003年)。
+ ?% W5 y; `' x0 I 在竞争激烈的单打项目中,许多杰出运动员都只获得过两项或三项赛事的冠军,遗憾地错过了职业生涯大满贯。例如,比约恩-博格从未获得过美网和澳网的冠军,约翰-麦肯罗和维纳斯-威廉姆斯从未获得过澳网和法网的冠军,肯-罗斯瓦尔、吉列尔莫-比拉斯、伊万-伦德尔、马茨-维兰德、莫妮卡-塞莱斯和朱斯汀-海宁从未获得过温网的冠军,约翰-纽科姆、亚瑟-阿什、吉米-康纳斯、鲍里斯-贝克尔、斯蒂凡-埃德贝里、桑普拉斯、欣吉斯、琳塞-达文波特和玛丽娅-莎拉波娃从未获得过法网的冠军,阿尔塞亚-吉布森从未获得过澳网的冠军,拉斐尔-纳达尔则从未获得过美网的冠军。
8 @; ?% o. ~* }: s- v 相对而言,双打项目完成职业生涯大满贯的难度要小一些。例如,男双项目仅以搭档身份共同完成职业生涯大满贯的便有七对,而如果计入与不同搭档的夺冠,完成职业生涯大满贯的球员更是多达21人之多;女双项目仅以搭档身份共同完成职业生涯大满贯的有五对,如果计入与不同搭档的夺冠,完成职业生涯大满贯的球员共有20人;混双项目仅以搭档身份共同完成职业生涯大满贯的有三对,如果计入与不同搭档的夺冠,完成职业生涯大满贯的球员共有13人(其中男子8人,女子5人)。% ^' L: ^. |( r1 ~9 |/ Z
& E$ S* i( H* D; p/ ^0 [ w 金满贯:阿加西夫妻携手传佳话
- \# e5 r$ F4 L* m7 I" y; y' n1 _( Y( k: L/ G
网坛璧人阿加西夫妇 1988年恰逢奥运会年,而当时年仅19岁的格拉夫把握住了历史机遇,在夺取四大满贯中最后一项赛事美国公开赛冠军后不久,又在汉城夺取了奥运会女单冠军,完成了史无前例的“金满贯”。1 v+ _3 F# z& e4 r
由于在1928年到1984年期间,网球没有被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68年和1984年两届奥运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因此,1960年的玛丽娅-布埃诺和1984年的纳夫拉蒂洛娃/施赖弗搭档都失去了完成金满贯的机会。
, N- B% J: Q9 ^( I) g' H 格拉夫是迄今唯一一位曾完成年度金满贯的球员和唯一一位完成过职业生涯金满贯的女子球员。而迄今唯一一位完成过职业生涯金满贯的男子球员恰是她的夫君阿加西。阿加西除了获得过四大赛事的男单冠军外,还于1996年夺取过奥运会的男单冠军。
2 N$ `5 v+ X3 b 双打项目中,男、女各有一对球员完成过职业生涯金满贯,即男子的托德-伍德布里奇/马克-伍德福德(澳大利亚,1992-2000年),女子的威廉姆斯姐妹(美国,1999-2001年)。此外,男、女还各有一名球员与不同搭档配合,完成过职业生涯金满贯,即男子的丹尼尔-内斯托(加拿大,2000-2008年),女子的吉吉-费尔南德斯(美国,1986-1992年)。
& x0 N( c- O; z& s1 l3 `+ V" }- W 假如将单打和双打一起计入,则近来春风得意的费德勒也将榜上有名。在去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他曾与斯坦尼斯拉斯-沃夫林卡搭档,为瑞士夺取了男子双打的冠军。
' I7 H" b1 }- X+ M9 E# `! \6 j, i6 i2 u4 b9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