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术 Equestrian
8 q* a: B; X6 }8 F: V( u- R t9 G 奥运马术比赛包括三项赛事:障碍赛、花样骑术和综合全能马术赛(三项赛)。& [& T9 Q6 M; ^- ^1 J: q/ Z# |
9 Y. Q* c( C- k" v+ u 0 O9 i$ ^8 ?- ~' b' T/ L6 H6 @4 X. w5 L
马术 项目简介 马术原本是人驾驭骑乘马匹的技能,现已逐渐发展成为在竞技场上检验人马配合,协同工作能力的独特体育项目。中国马术历史悠久,古代中国的马术运动也曾盛极一时。早在公元前680年举行的古代奥运会就有双轮马车比赛。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届奥运会上,马术的场地障碍是正式比赛项目之一。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第5届奥运会把马术比赛项目增加到5个。现在,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的是盛装舞步、场地障碍和综合全能马术赛(三项赛),每个项目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两枚金牌,共有6枚金牌。
9 p# f X' j0 e1 S# m 马术比赛对骑手的年龄要求是:三项赛和场地障碍参赛者不低于18岁,盛装舞步参赛者不低于16岁。对马匹的年龄要求则是最小7岁。参赛马要进行登记注册并持有经国际马联认可的正式护照。场地障碍和盛装舞步的骑手必须穿着正式比赛服装。如果是军警部队人员,也可以穿着自己的制服。男、女骑手可以在同等条件下同场竞技。
: B; v, V# v. k* N- r 现代马术比赛在中国基础薄弱,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未满19岁的中英混血少年华天成为第一位在国际马术联会注册的中国籍马术三项赛骑手,首位代表中国出战奥运会马术三项赛的骑手,也填补了中国运动员在马术比赛中长期以来的空白。
4 K4 N. u& V) \+ M4 k! ^ 比赛规则 1、盛装舞步:团体赛作为个人赛的资格赛,获得前25名的参赛者进入个人决赛,每个国家(或地区)只允许有3名骑手入围。个人决赛的第一阶段,前15名进入自选盛装舞步的决赛,伴随音乐完成动作。- H4 f; R' h3 l* k* e& ~
2、场地障碍赛:场地障碍赛要求运动员骑马必须按规定的路线、顺序跳越全部障碍。碰落障碍、超过规定时间、马匹拒跳以及运动员从马上跌落等都要罚分。最好成绩为零分 ,罚分少者名次列前。资格赛是每一对马匹、骑手组合跳跃三轮争夺资格的比赛。参赛者在资格赛中获得前45名,进入A路线的决赛。该轮中的前20名(以及并列第20名)争夺B路线的决赛资格。结果的计算是两轮得分相加。前三名若出现并列,则进入复赛,使用B路线的7道障碍。如果得分仍相同,则复赛中用时最少的参赛者获胜。. P8 z) { I8 C% l: J* w7 R- K
A路线长度必须在600至800米之间,包括12至15道障碍和一道水障,障碍高度为1.4至1.6米。B路线长度必须在500至600米之间,必须不同于A路线,并且必须包括高度在1.4至1.7米(5英尺7英寸)的10道障碍。场地障碍团体决赛包括在同一路线上进行两轮比赛。路线长度必须在600至800米,包括12至15道障碍和一道水障。前三名出现平分,则在350至450米、6道障碍的路线上进行复赛。如果仍然平分,则用时较短的队获胜。每队包括3或4名骑手和马匹,但每轮只有成绩最好的三个得分用于计算团体得分。因此,一名骑手的得分可能在一轮中得以计 算,而在另一轮中不予计算。从1992年开始,对只有至少在一轮中得分被计算的团体成员才颁发奖牌。
4 R: d) z) W" ]9 E, P 3、三项赛:三项赛由三个部分构成:盛装舞步、耐力赛和场地障碍赛。盛装舞步和场地障碍赛部分与通常的盛装舞步和场地障碍赛的基本规则与评分办法相同。耐力赛部分是长距离的障碍赛跑,分为四个赛段:A赛段是短距离的平地追踪,以大约240米/分钟的速度骑行,基本属于准备活动。B赛段是障碍追逐,沿着长3105至3450米之间的路线赛跑 ,包括8到10个障碍,最适速度被认为是大约693米/分钟。C赛段是长距离的平地追踪,是延长了的A赛段。D赛段是越野赛,是最为关键的比赛阶段,通常的路线长度在6840至7980米之间。该赛段所跳跃的障碍由徽标、堤岸、沟渠、石墙和水障组成,最适速度被认为是560米/分钟。
4 y! Q3 L& G4 K% W% k* I 观赛礼仪 不得在观看马术比赛时向场地内乱扔各种物品,包括食物,以免打伤马匹、骑手,或使参赛马匹受到惊吓。观看马术比赛时不要轻易使用闪光灯进行拍照。禁止吸烟,手机要关机或设置在振动、静音状态。禁止在马术比赛现场发出刺耳的尖叫声,以免使马匹受到惊吓,影响比赛的正常进行。马术比赛进行时,特别是马匹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观众要保持良好的秩序。 ^# l" X5 L) K" V2 I' u4 U$ S
1 z$ E1 n) C; E/ v6 H
2 v$ j- _ E$ G. K+ i& d
: \$ S1 |, H. z; w8 Z+ \ B3 t) X,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