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药袋苹果”,希望栖霞和招远两地政府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依法进行整顿治理。而不是瞻前顾后,不敢施展手脚。 6 Z; b' o, J5 M- u# r( k8 w8 a, `* X+ }- W; G. F) r
作为烟台红富士主产区的栖霞和招远,年产苹果十几亿公斤。记者调查,一种多是小作坊生产,无任何标示的药袋被当地果农大量使用。这种药袋将包裹幼果直到成熟,白色药沫直接与苹果接触。这些药袋所用药物疑为退菌特和福美胂,对此,药袋生产商和销售商都讳莫如深。8 N/ N; g2 T) }+ O2 d; X
8 D" f( `$ d# P; E' R在人们眼里营养而健康的苹果,竟然会套在气味刺鼻的药袋里长大。而且这些套苹果的药袋基本都是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所用药的来源不明,药的掺入量极随意,药的危害性更难以估量。3 O( F v5 j! l6 H% V3 @
/ P# L. k6 ^+ e; o2 P据称,苹果套药袋在栖霞等地已流行数年,但当地政府显然重视不足。去年11月份,山东一家电视台曾在栖霞暗访,曝光了果农使用的苹果药袋,之后当地政府掀起查处行动。然而,从最新调查的情况看,当地的药袋生产依然红火,药袋的销售依然处于半公开状态,记者在当地驱车百余公里,沿途发现大量果园都在用药袋。1 Z9 D4 J- ~: v# J& f
; [- ~8 r0 ?, B# W2 w
在如此严峻的事实面前,当地官方的态度却颇为乐观。今年4月,栖霞市副市长鲁明义在关于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药物果袋的电视讲话中表示,从“摸底调查”的情况来看,目前买卖和使用药袋的,只是“个别企业”,“个别果农”。真不知道这样的“摸底调查”是怎么去查的。* x. c& T; E) M7 w- ^+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