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6月9日《中国新闻》节目播出“秦陵第三次考古新发现谁毁坏了兵马俑?”,以下为文字实录:
+ y3 f. Q5 [7 Q/ J6 \8 S2 e4 \/ o! t) E& U- T' ^3 S" a6 i
主持人:那么在对于兵马俑的考古发掘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被严重损坏的一个痕迹。而破碎的陶俑和陶马呢,更是说明这里曾经是遭受过一场劫难。那么兵马俑的损坏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到底是什么力量破坏了它呢?一起来看。% W. D0 k. a, t) U9 r
* F; f2 s! e! Q: I# t 解说: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黑色炭迹,还有很多被烧成转红色的夯土,这些都表明这里曾被一场大火烧过。兵马俑为什么会有火烧的痕迹呢?由于俑坑搭建时有棚木,有专家认为,火焚是棚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碳化所致。也有专家认为,这是当时人们采取的寥寂葬俗(音),但秦朝是否有这样的风俗,根本无从作证。9 o+ B& l) F1 @- n
) Q& @# h: ?0 e
袁仲一(原秦始皇陵博物馆馆长):现在发现的陪葬坑已经发现180多座,180多座陪葬坑有多少座被烧了呢?现在看起来只有12座被烧了,大部分没有被烧。如果说是葬仪制度的话,它都应该烧。- d9 O n' G2 ~3 e) n
6 [5 R. c! h' Y" ~' G
解说:另外原本应该持有兵器的兵俑手中都是空的,而据考证,他们手中拿的应该全部都是实战兵器,这些兵器是不是在兵马俑坑被毁时被人带走了呢?/ G5 a( g- U1 q* o3 q, |, v
0 b3 Q6 S. @2 s S: n 袁仲一:你比如有的青铜剑,青铜剑本来是一个完整的,现在光剩下一个剑鞘头了,把剑拿走了。! c) [( y+ r- K( h7 M
# c3 ]: Z# q3 d 解说:在第三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1号坑内发现了疑似的盗洞,这为曾经有人进入兵马俑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曾发现了大量的木条,麻绳等物件焚烧过后留下的炭迹,这证明焚烧时间距离秦俑坑建成并不是太久,因为如果时间长,麻绳、木条等都会化为灰烬,难以成炭。% z: m& v7 ~6 K. S
0 n$ E7 D: }& R9 v- S
根据诸多线索,有秦俑之父美称的袁仲一大胆推断,焚毁兵马俑的人是项羽。' n% s7 K9 A$ a$ v5 l
6 a4 T8 Q; _1 P8 h/ P" |
袁仲一:我们推断呢,在秦汉之际,有大的社会变动,那么有一种情况,项羽烧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当然这也是一种推测,这个问题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探讨。
0 l5 E; K8 m6 n9 r2 l
4 G7 q0 {. c2 v. W- g 解说:究竟是谁毁坏了兵马俑,专家的推测是否正确,希望今后的考古发掘会有更多更有力的证据来揭开这个谜底。
2 m# `6 u+ r2 y/ h
0 P) `2 z8 w9 D5 t 相关新闻
6 D" y1 z+ A: g% L+ A( E
y. K+ p% y- }* D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中首现盾牌皮质漆彩绘) p* n7 P" C" `' T: a/ k
, J! E5 ~/ u5 a- C0 k/ _9 i 至昨日,9号和10号过洞几乎被清理完毕,但还存有陶俑的脚立在地砖上,而在11号过洞,多名工作人员身着工作装,戴着白手套,用刷子清理覆盖着陶俑的泥土。随着发掘的不断进展,8号过洞和11号过洞已有部分陶俑的头部或肩部以上露出真身。部分出土的这些陶俑,有些直立着,有些已经倾斜,几个陶俑相互靠在一起。 《《《详细
, \% K& `6 U* K3 J/ e, |! i' R
, O& i$ x& l$ n4 D% F- T1 p 秦兵马俑第3次发掘解多谜团印证"千人千色"猜测1 b: v! I7 ^ p: [0 X0 i4 J
4 _' M& f! T! z/ {5 N# _3 t, N/ g 昨日,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成果公布:大量陶俑“身着”彩绘、兵马俑坑首次发现战车上有“盾”、战车不同部位的不同木质……众多谜团被一一揭开,世人看到2000多年前秦人真实的一面。 《《《详细& D7 l% t, {: R3 I$ U
& d# Q7 s! p7 G4 i7 E 秦俑一号坑已清理出土102件陶俑 包括一件将军俑+ b" L k m5 G3 P1 I8 r# }- L
. c0 [7 k) u, n4 G# J9 n 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9日公布第三次考古发掘成果,截至2012年5月,出土小件器物包括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类型共计310余件(组);揭露陶马3组12匹,陶俑编号120余件;清理战车2乘、战鼓2处、兵器柲10处、弓弩箭菔12处、漆盾1处、另有建筑材料朽迹如木、席、夯窝等痕迹多处。1 Z8 u6 f! D% _3 C$ T) ]9 g
2 ? c! N' v# x( X- \$ v8 B
该贴已经同步到 生活百科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