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求国企将年终奖提前发,因为北京市今年定的目标是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为7%,可是现在初步核算后只有百分之六点多,于是有关部门就想出一招,就是把年终奖提前发,能拉多少算多少。; S2 I% D3 C% j" {0 X: i9 a4 h
' V0 W: Q& }4 J1 a
要求国企原则上11月底前必须完成年终奖发放,这可不是什么惠及民生的工资新政,而是为了完成预定目标的临时变法。去年为了冲刺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很多地方对正常用电需求实行强制性拉闸限电;显然,北京今年冲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标,正是受此启发的“独辟蹊径”。选择提前发年终奖来完成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目标,至少说明相关方面对完成这个目标还是挺重视的;于是,有条件要实现,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实现。% e& Z* b) {% d6 V; j6 n' M: l. E4 e2 ?
2 n4 Q7 J) S H& I! E F2 F
本来明年发的年终奖,都提前到今年了,等于年头年尾一共发了两次年终奖,而且国企年终奖又极为诱人,这一下子平均到全民头上,人均可支配收入当然能够迅速“拉高”。然而,这个寅吃卯粮的做法,真的能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吗?显然不会。大家该拿多少钱还是多少,并不随数据增幅喜人而同步增加。因此,提前发年终奖根本不会真的提高收入,而只能是提高官员的政绩。3 v- R2 V) h' c- B& B ?
! @0 \# w L0 u) h% G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就是每个居民口袋里的钱,本来是一个很实在的东西。可是,经过这么一“人均”,贫富差距被完全掩盖了。这下又来一招寅吃卯粮,数据与公众体验之间的差距自然就更大了。一个不能真实反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的统计数据,一个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使数据显得好看的统计项目,对居民幸福感的意义应该说近似于零。4 y c# Q, u! h3 W8 o" l& _. 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