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a% y# Q" I$ F: c6 E 经过何凯勒的妙手,记者一辆橙色的自行车变成了一只黑白条纹相间的“斑马”,非常有个性。“以后这辆自行车就叫斑马了”,记者开玩笑称。何凯勒告诉记者,他的每个喷绘都有主题。“旁边的这辆车主题就是星星。”何凯勒称,他还给朋友的自行车也做了一番手脚,主题则是海洋。$ P' B6 x7 D& X% u+ \
: ^: i: }* C k6 s) g) ~ 谈到为何想起来会给自行车喷绘。何凯勒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一年半前来到中国,第一辆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但是不小心被偷了。何凯勒感到很迷茫,他在家附近找了好几圈都没能找到自己的自行车。这次丢车让何凯勒想到,如果能让自己的车变得比较好辨认,那就会比较容易发现。因此,他想到了给自行车喷绘。何凯勒住在汉口路附近,经常摆摊的学校除了河海大学,还有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 o3 G, T t( F0 F) \" ]9 E5 D
- H5 m6 G# T% H! ?1 c }$ s* w6 v
不指望赚钱主要是兴趣 5 J6 _' h4 j% a1 V4 z& O/ y # O2 r1 K6 p3 U5 z. t( M* v, B% Y+ i 来到中国的这一年半时间,何凯勒学会了使用微博,并在微博上为自己的自行车喷绘作宣传。何凯勒说,他并不指望靠摆摊喷漆赚钱,这么做主要是出于兴趣,以及推销自己。虽然定价是30元,但是只要是微博好友就可以便宜10元。在记者的自行车即将结束喷绘之时,何凯勒又接到了一笔生意,一位东南大学的老师希望何凯勒给自己的自行车喷绘。" }+ H$ A) H7 ]) T6 r A" c
. C$ h5 {. o% t, g+ W4 E7 E6 e
还没人阻止过自己喷漆8 c& N; _ x& z9 G% j
+ Z7 s* t" |/ t9 _6 f' M' P
何凯勒说,他经常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喷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说“不准”。南京大学方面也表示,这种行为并未对学校公共财产和教学秩序产生影响,也没有影响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目前为止都没有问题,不会考虑取缔。; J6 e" H" g3 S$ Z% n4 K
: @. t; j! @; I X& I; W0 E “用喷漆直接喷会有害吗?”旁边一位南大的学生提出了疑问。“不会。”何凯勒称,虽然没有权威部门的意见,但是他知道只要不是长时间地接触喷漆的气味,对喷漆人自己的身体应该是无害的。另外,其实他自己不是每天都喷绘,因此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该不大。何凯勒表示,自己购买的喷漆是属于即干型的,对骑车人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 |! ~: p3 q7 p e5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