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尔西创造了奇迹。一张红牌,两名主力中卫下场,梅西点球不进,切尔西全队收缩在禁区前,因为他们的人数和体力已无力支撑更大范围的防守。在两个球门间作折返跑的德罗巴,高扑低挡不停的切赫,“伟大的左后卫”托雷斯,切尔西真的把禁区变成了禁区。迪马特奥去年刚被弱旅西布朗炒鱿鱼,但就是这样一个连上岗证都还是簇新的代理教练,现在却成了世界最强俱乐部队的苦主。- \/ W: X- B5 P; p4 b/ ~6 a" e
诺坎普真是诞生奇迹的地方。13年前在这里,曼联在2分钟内连进两球完成对拜仁的大逆转,以欧冠奖杯纪念这一天的巴斯比爵士忌日。然而,当年曼联那一场更像是神迹,因为进球和胜利来得太过突然乃至突兀,毫无征兆。相比曼联宛若神迹的大逆转,切尔西的这一场更像是“人迹”,因为它的每一分钟,都充斥着蓝军球员不惜一切拼抢的镜头,每一寸草坪——尤其是切尔西的半场——都浸染着汗与血。
$ R; e2 o2 L9 u2 Y3 D
9 j1 b& x% D) w* Q* d(二)
7 _* R X8 E% g! \9 L/ Z
5 N' A1 b$ G6 E: @) C8 F% l 这场比赛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切尔西,也因为巴萨。作为近年来进入欧冠半决赛次数最多的这两队,这场较量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们在同一场比赛中向人们展示了足球两个维度的两种极致:巴萨控球的精度和切尔西防守的韧度。这些年来,它们始终在互相忠诚地印证着对方的品质。
% \0 Y+ e3 O3 d7 J! R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坚持自身风格,拒绝作出改变。所以,当巴萨的进攻屡屡受阻时,他们对边路的猛将兄阿尔维斯的传中熟视无睹,仍然一意孤行地在禁区前进行小范围的地面传切;为了更好地贯彻控球战术,瓜迪奥拉甚至宁用出球更好但其余资质平平的布斯克茨,也不愿使用更全能的亚亚·图雷;所以切尔西打巴萨时始终坚定地紧密围绕在以德罗巴同志为核心的长传点周围,坚持防守反击一百年不动摇。
, S/ C" f+ L. @% X- R3 P 有理想不容易,能坚持理想更不容易,能只坚持一种理想的,哪怕是一条道走到黑,也值得敬佩。
; H' b) @% Q- A, [ 他们都不惮于为这种坚持付出代价。切尔西因为自己的防守风格饱受嘲讽,并且吃牌无数;巴萨的控制欲固然让他们雄霸天下,但它对于控球近乎原教旨主义的狂热,使得球队风格失之单调,在面对密集防守时容易一筹莫展,也令得它的阵容在更新换代时的用人选择面狭窄,难度高于其他豪门——原本控球风格是为了让小个子球员扬长避短,但这种坚持一旦成为偏执,反过来就成了选材时的自缚手脚。此外,过多的控球也使对手犯规几率升高,裁判容易出现过度保护的争议判罚,而巴萨自然首当其冲成为迁怒的对象。
+ F' e8 G0 p2 L3 t 我始终认为,巴萨何尝不是“干爹论”的受害者。他们本可以赢得令对手和观众更心服口服,但是这个机会被裁判剥夺了。
. z0 _& F/ |) b0 r; N) Q5 i
' G# e% a( ^& |" _: j, @$ b6 o(三)
# J; N, J( B1 J
# U# E" `9 i( k' d 这场令人窒息的比赛,一举终结了切尔西和巴萨的多年恩怨,或许也将终结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是巴萨的,也是切尔西的。
( G- ]% T/ k) m2 u& [ 34岁的德罗巴和一干年过三旬的老伙计之所以能在欧冠撑到今天,很大程度上乃是凭着3年前积下的那口怨气。当他们从安联球场归来之后,切尔西的阵容或将面临巨变。而在巴萨这边,瓜迪奥拉不再续约、将帅失和的传闻早就不绝于耳,战术核心哈维逐渐年迈,巴萨单薄的板凳深度将再难隐藏。在不远的未来,两队的风格化也许都将不再那么纯粹。( u3 C/ C$ r1 @9 w
所以,这很可能是两队的这一代球员真正意义上的最后决战。无论胜败,双方都在多年死敌的身上耗尽了所有功力,巴萨自不待言,切尔西4名主力遭禁赛,纵然杀进决赛,也已是残躯。日后即便再度相逢,两队恐怕也都早已物是人非。; k# B! H8 a N7 F. p3 z
这一战,宛如《神雕侠侣》中西毒欧阳锋和北丐洪七公的那场著名的决战,这两大高手数十年反覆恶斗,互不相下,最后在华山的大雪中鏖战多个日夜仍然难分胜负,双双耗尽内力,竟同时在大雪中归天。两人毕生怨愤纠结,临死之前却相拥而笑。, i+ O$ l |+ Y2 r7 T. C( B/ f0 K2 s. k% x
切尔西和巴萨,亦当如此。他们的交战固然有着太多仇恨太多不堪,但因为同样的偏执和坚持,他们又足可惺惺相惜。这场比赛,红牌点球冲突和半场攻防这些两队过往交战历史中的经典元素一应俱全,以此作为告别时分的最后留念,再合适不过。
, T/ `4 u8 b6 Y 能像当年的少年杨过一样旁观这样一场伟大的收官之战,真是你我的荣幸。7 L L' ~/ k" ?5 F0 `0 Q7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