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足协在上海召开由16家中超俱乐部投资人代表参加的联赛工作会议,对即将出台的联赛新政进行交流探讨,为相关规则或政策的科学合理出台集思广益。尽管最终并未敲定任何决议,但这次会议所讨论的内容,很可能对将来的国内联赛产生深远影响。本土球员限薪、只能有一名超级外援、顶薪球员不能随意转会……这一系列设想中的改革,真会在未来付诸于实践吗?
改革力度大
昨日的上海绿地万豪酒店,聚集了来自中国足协、中超公司及中超16家俱乐部的代表。如何使联赛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各方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此之前的11月20日,中国足协就发布了《关于各职业俱乐部暂缓签署球员工作合同的通知》,要求中超、中甲、中乙三级俱乐部暂停球员签约,由此也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下赛季的联赛,将有重大变革。
下赛季中超联赛将有重大变革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下同)下赛季中超联赛将有重大变革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下同)
怎么变?
昨天,有关限薪、转会、外援政策等诸多方面的联赛新政逐渐浮出水面。包括:
未来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联赛本土球员的单季顶薪标准分别为税前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
凡领到中超顶薪的球员,未经原属俱乐部同意不得自由转会;
每家中超俱乐部允许引进1名超级外援,其身价不得超过2500万欧元,且薪资不受限,但球队所有外援薪资累计不得超过1.5亿元人民币;
U21本土球员税前不超过100万元;
俱乐部如有U23本土球员经中国足协推荐赴海外留洋,可以在联赛中适当减免执行U23球员政策;
中乙球队每队单季最多只能报名3名年龄在30岁以上的球员。
而对于外界普遍关心的联赛归化球员注册及使用办法,目前初步草拟的方案是,中超俱乐部每家最多同时注册2名非华裔血统入籍球员,且每场比赛只能上场1人。普通外援政策则基本延续本赛季下半赛季调整后的政策,即每场比赛每队可以报名4外援,其中同时登场3外援。至于具有华裔血统的入籍球员则视同为普通本土球员,所有入籍球员的薪资标准同于普通本土球员。
亦有反对声
不难看出,在新掌门陈戌源上任之后,中国足协推出这一系列新举措的目的,是为职业俱乐部减负、推动本土球员培养发展,不过因为具体动议内容带有明显的干预、调控色彩,还是引起了不小反响,甚至有多家俱乐部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
陈戌源上任后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引起不小的反响 新华社图陈戌源上任后推出的一系列改革引起不小的反响 新华社图
比如在限薪方面,有俱乐部代表认为应该根据各级联赛的实际情况,科学划定,而不是“一刀切”。对于“领到中超顶薪的球员,不得未经原属俱乐部同意自由转会”,有代表认为这有悖于国际足坛现行转会制度的精神,这样的规则可能有益于拥有大量合同即将到期球员的俱乐部强留球员,但对其他俱乐部引进人才造成影响。
至于“国脚级球员顶薪可上浮20%”这一点,争议也不少。“国脚”如何界定?是不是入选了一次集训队也算国脚?如何在选拔国脚时保证公平,减少人为的“权力寻租”空间?
对于“U21球员税前薪水不得超过100万元”,也有人提出,一些优秀的年轻球员已经在球队踢上主力,这种限制是否不公平?最典型的是申花19岁的中卫朱辰杰,现在甚至成为了国家队的主力,难道比其他队友的薪水还要低很多?
朱辰杰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朱辰杰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还有外援的相关政策,“每家俱乐部只允许1名超级外援”,那什么样的外援才能算“超级外援”?如果有超级外援存在,势必其他外援的身价就会大幅下降,水平能否得到保障?让一名身价超高的外援,同场与身价相差10多倍的外援比赛,效果如何?
由于事关各方重大利益,中国足协也不会在会议期间就草率拍板定案。当然,任何改革都会有阻力。错综复杂、利益纠缠的中国足坛,想要“动刀”难度也可想而知。只要目标是为俱乐部减负、有利于青训和国字号球队人才建设,哪怕有部分反对声音,也应该大胆迈开步子向前走一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