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Y: ^0 e0 E8 W* s
波澜不惊的比赛进程,意味深长的强强对话,诺伊尔和阿雷奥拉数次奉献精彩扑救,高卢雄鸡从安联球场全身而退。法国队沿用了世界杯期间面对强队时的稳守反击策略,德国队展示出了持续深化传控战术的决心,勒夫和他的弟子们正在努力走出世界杯失利的阴影,平局对双方而言都是可以接受的结果。
3 X- p) V/ f6 F0 }; ^0 p" ~$ `- k0 v
6 N9 H8 f6 J$ p$ g6 ?" H" j+ k6 h- }3 H( k. J+ M( U2 H: A
【勒夫新政:循序渐进,保守有理】
+ [; v6 c8 R. B8 z
/ S, ~1 Z- m; |) s6 u& {' \/ T初试啼声的欧洲国家联赛需要重量级的开场来点燃球迷的热情,欧足联特意安排近两届世界冠军碰面可谓是煞费苦心。法国和德国在今夏的俄罗斯世界杯上的表现有着云泥之别,德尚带领“10亿阵”顶住压力证明了自我,勒夫的球队却未能逃脱卫冕冠军小组出局的魔咒。三个月前,两支球队在确定世界杯大名单时都引发过争议,德尚将人气颇高的科曼、拉比奥、拉卡泽特和拉波尔特等人排出了大名单,勒夫放弃萨内和瓦格纳的举动在网络报端引发热议,锋线配置不当被认为是德国队兵败俄罗斯的主要原因之一。# N2 R+ T, _ v4 n& [/ F" N
2 Q7 @( E% l% O& E6 N% ]( a( y) X% h3 A5 s3 u" Y% |# p
此番再度公布大名单,保守的德尚没有对世界杯的大名单做出较大改动,门将位置的调整是仅有的变化,所有参加世界杯的外场球员全部入选,媒体将其解读为对夺冠功臣的一次“奖励”。作为失败者的勒夫明白变则通的道理,他挑选了包括萨内、舒尔茨、蒂洛-克雷尔在内的四位新人来替换厄齐尔、赫迪拉、普拉滕哈特和特拉普,或许这四名球员暂时都无法上位为主力,但考虑到对手是实力强大的世界冠军,德国队也亟需胜利来重建信心,勒夫推迟大规模重建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 A8 \4 b2 X6 I: u3 D/ H
! G3 I7 n; u- q7 t# D) u7 o* L/ s# T& r2 r6 ^' Z0 s! g( c6 d
这四位新人中最值得关注的无疑就是萨内,曼彻斯特城锋将是具备夺取主力资格且能够为德国队带来变奏的球员,他的出现可视作是德国队近期战术试验的一种延续:勒夫从2017联合会杯开始就在不停地从一份近50人的候选名单中进行筛检,在先后完成防线和中场的建设之后,调试锋线就成为了勒夫在2018年度最重要的工作。世界杯的失败表明,以维尔纳为支点、二线队员全面参与的进攻体系,非但无益于阵地攻坚,反而容易被对手打反击,令人稍感诧异的是,勒夫没有重召人气很高的瓦格纳,也也没有给予戈麦斯替补出场的机会,这说明了他并不准备对这种传控支撑提速的体系做出重大调整,如何细化控球依然是球队战术建设的主旋律。& H- p3 P3 i0 F2 s
, S: `1 U9 c' x
7 @) x; l5 |0 a1 J此役是勒夫继2014世界杯后再次使用四中卫的防线组合,不同于当年的赫韦德斯&博阿滕,如今的吕迪格&金特尔参与进攻的能力更强;为克罗斯配备基米希和戈雷茨卡两名活力十足的搭档,正三角的中场体系强调平衡和分工,取代赫迪拉的基米对防守的贡献明显,顶替厄齐尔的戈雷茨卡对球门的冲击更强,这是符合优先加固“两头”规律的杯赛生存法则;在前场使用跑动和压迫能力出众的托马斯-穆勒、罗伊斯和维尔纳组合,三名球员频繁交叉换位,持球能力最强的维尔纳拉边策应……勒夫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打造出了一个跑动和向前能力极强的中前场,他的目的就是减少后卫的助攻幅度,进攻的组织与终结尽量由中前场球员完成,以此达到攻守平衡的目标,避免出现“只有胡梅尔斯一个人在防守”的局面。
: x: q; i$ v/ b' d) L
+ A9 K* G% a8 b* O1 o$ f! l5 i
$ A4 Z; O7 u: j" _- B; N5 }
. l0 }3 g1 }0 ^1 J! S(法国队员在场上表现地比较放松。)
! q- P' z3 E" ^' f- @+ K, M9 r% ^8 g6 W: w
【看点1:三中场理念先进,默契度有待提升】' G; ^. j6 G- b8 g [! k
: s. \9 t. j5 M$ w- n4 y
比赛的整体节奏和对抗强度属于热身赛水平,法国球员的表现更加放松,世界冠军的身份加成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信心。主场作战的德国队对胜利更加渴望,尽管边路组合的攻击锐度不足,但凭借对场地空间的高效利用以及在边中结合方面的高效率,德国队创造出了很多得分良机,法国队凭借阿雷奥拉、坎特和乌姆蒂蒂等人出色表现才力保球门不失。
! g0 W, j H8 P
0 O) d" x/ J, n* n- i. V% c' I
! a L: E @, ~# ~$ d上半场,德国队占据主动,但他们在控球阶段显得办法不多。吕迪格在防守中的侵略性令人印象深刻,蓝军后卫的问题是持球进攻能力达不到边后卫的标准,赫克托的缺阵导致德国原本强势的左路进攻瘫痪,穆勒和金特尔所在的右路成为了德国人的主攻方向。德国队的右路进攻一般有两条线路:右边锋穆勒内收将法国的后卫线向禁区内挤压,左边锋维尔纳游弋到右路后接应博阿滕的长传直接发动一对一突击;金特尔斜传身后,埋伏在肋部的戈雷茨卡发动反越位冲击。由于中后场球员的机动能力很强,法国队能够依靠不断的整体移动围绕皮球建立起高密度、高强度的防守网络,德国队很难连续打出传跑配合,无法给予对手防线足够的压力。
8 C2 K( [& n2 \$ Y7 S9 P% @* {0 T2 Q! s4 m2 v
- \- k7 T/ H9 l. {世界杯的失利并没有让勒夫向现实低头,他在赛前采访中强调控球依然是德国队战术体系的基石,球队需要增强的只是“适应能力”,即能够根据需要完成提速或高举高打。维尔纳和戈雷茨卡就是勒夫眼中的答案,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的球员就是克罗斯。% e' R5 x6 B3 J, F
# O7 I+ C5 ]/ r$ A
8 Z: ^# b- ~- g此役,克罗斯用94%的传球成功率完成了95次传球,这两项数据均位列队内首位,皇马中场在疏导球路和进攻铺垫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世界杯的比赛已经说明,克罗斯的短板很容易在多人次、多梯队冲击禁区的进攻体系中被放大,皇马中场在无球状态下的单兵防守侵略性不足,回追速度和保护防线的意识都达不到一流后腰的水准。克罗斯&赫迪拉的后腰组合不但没能打出形成预期中的中路传跑连线,反而因为过度前插进攻后难以返航,将己方禁区外围的阵地暴露给了对手。
% H/ [, a u* @+ _& @' p- C# |# r" @/ l
3 E: b3 ^8 m1 I4 x, Q* ~" y, @9 h$ @% ^1 a: h基米希改打后腰说明勒夫已经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他又不想(也不能)降低中场后上进攻的力度。用身材高大的戈雷茨卡填补厄齐尔的位置,可视作勒夫在加强中场防守的同时,兼顾二线攻击强度的补救措施。牺牲偏好前插的B2B中场(赫迪拉),提升边路的强度(维尔纳拉边)和加强中锋的纵深压制能力,在必要的时候,勒夫甚至还需要来构建一个三中卫防线,为克罗斯编织一个高密度的防护网。值得一提的是,基米希在安切洛蒂麾下曾有过司职中场的经历,但他此役展现出的组织调度能力还有待提升。在本德兄弟远离国家队之后,现阶段的德国足坛已经很难找出优秀的拦截型中场,基米希应该集中精神在防守和推进中展现价值,像此役这样身兼后腰和右后卫两职就是勒夫希望看到的局面。
) u0 |% ~8 H/ I% d6 b9 f& N# Y2 n: i9 E- l: V
/ d$ e; m5 F% t8 V% b【看点2:三前锋攻坚乏力,中锋难题挥之不去】8 `, C6 |0 \# t% h: e5 F
- ^- i2 M3 i: I5 P+ P5 R7 l; k越靠近禁区的地方遭遇阻力越大,对技术能力要求越高,执着于控球的理念不但造成了各级青训重视中场、轻视前锋的问题,也放大了德国前锋的技术缺陷。缺少优秀中锋并不是德国足球的问题,在单箭头战术和大陆流打法流行之后,很多强队都在追求整体打法的同时放弃了传统中锋。国际大赛的防守强度惊人,过多地反哺中场很快就会让射手透支,导致他们在门前一击时变得迟钝而乏力。
7 c/ X# d+ r! x+ v2 y% L+ v: t) }' e8 F q4 T( N1 U
经过多年的试验,勒夫意识到了德国球员在个人技术和整体组织上均无法达到Tiki-Taka 的要求,但他又需要深化阵地进攻的细节来满足攻坚的需要。在克洛泽退役后,勒夫围绕克罗斯形成了两种进攻思路,其一是依靠戈麦斯打造了一个的立体作战体系,其二就是依靠灵活的前锋增强前场流动性,在这种体系中先后担任首发9号的是格策、施廷德尔、穆勒、维尔纳和罗伊斯。8 u) n4 D4 j. X! D; m0 q
3 V: P) I- f/ s
7 \1 ]; B# M$ |, j1 x( B通过对比可知,勒夫显然是更加倾心于第二种思路,他希望德国队能够跟上潮流去掌控控球和压迫战术,戈麦斯的能力和价值毋庸置疑,但他终究不是勒夫心目中的理想首发。瓦格纳落选世界杯大名单并不令人感到意外,一年前的联合会杯上的糟糕表现(首战后遭弃用),已经为他落选世界杯大名单埋下了伏笔。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联合会杯上表现出色的施廷德尔至今仍在养伤,这位大器晚成的前场多面手的国家队前景不甚明朗,四年前的夺冠功臣格策甚至沦落到在俱乐部无球可踢的尴尬境地。现阶段可供勒夫选择的中锋球员并不多,穆勒的感觉正在慢慢复苏,罗伊斯从伤病中恢复了过来,是他在近期内收获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 @7 K& D: l; w3 [8 U% [' e: \) J7 n7 ]
' L) l& g. Y, f' c O0 a
3 M* [) D* {& |. \维尔纳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是反击中的长途奔袭,以及阵地战反越位后的前插进攻,他能够赢得联合会杯金靴靠的就是这两项技能,勒夫为德国二队制定的防反策略促成了他的爆发。在代表德国一队出战的比赛中,维尔纳的表现比较挣扎,他在司职中锋时表现出了缺少背身对抗的技巧的问题,在担任边锋时则显得缺乏配合的意愿和能力,球路单一且缺乏变化,大多数的进攻都是以接应转移后迅速尝试走外线的一对一来完成。罗伊斯在数次大修之后已经蜕变为擅长无球进攻的球员,穆勒在拉姆退役后愈发难以适应右边锋位置,即便勒夫不准备增加戈麦斯的战术权重,维尔纳在中锋位置上也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莱比锡射手在国家队的前途令人担忧。
8 {/ H& K; f5 U, R9 f( H8 j8 Y
- x5 L( p; A+ X# e
( \6 b3 U8 _' y* F0 J【看点3:萨内机会有限,边锋只是绿叶?】, q. A/ J% \9 @# b3 f4 a+ c$ i+ w
, s, Q$ c4 U* p. @) ^, T- `
比赛进入下半场之后变得愈发开放,双方都获得了很多得分机会。勒夫本场用掉了两个换人名额,德国的三中场在京多安出场后呈平行站位,结合边后卫形成了颇具宽度和层次的进攻扇面,多次完成从边路、经肋部到禁区弧顶后的射门,法国队442防守体系宽度不足、双中卫前顶能力偏弱的缺陷被德国人反复利用。备受关注的萨内仅仅得到了7分钟出场时间不是偶然,德国队此役的中场和边卫配合不支持边锋打法,勒夫希望利用边路完成转接后快速在中路制造杀机,萨内在侧翼过多的持球反而会影响边中结合的效率。
) H8 T: p" l* D/ e2 N- E9 N8 h. k1 j1 y9 A* Y
& [# v- A7 F% ^(边中结合,由后上球员在中路完成射门,边锋过多的持球只能贻误战机。)% L. c( X; {8 s. ]# n
' V+ r" V2 Q) c+ J7 V3 m3 L( u基于不同的战术理念和资源配置,国家队教练在选材和用兵方面的差异很大,球员在俱乐部时期的表现十分重要但并不能完全作为参照标准。国家队赛事被俱乐部比赛分割地支离破碎,各队都面临着备战周期短且比赛密度很大,球员之间的配合娴熟度和战术执行力无法与俱乐部相比。德国队在勒夫时代早期的成功之道,就是最大限度地联赛班霸球队的主力班底和战术,此举有效地简化了战术建设的过程。德国足球的人才井喷固然令人振奋,但幸福烦恼的背后却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负荷,随着海外兵团规模的不断扩大,德国国家队的主力阵容成分愈发复杂,勒夫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去统筹调配各种风格的球员,战术兼容性问题变得愈发突出。随着拜仁外援数量的增加以及德甲第二梯队的式微,或将有越来越多的德国年轻球员选择出国踢球,萨内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9 z8 S& K4 P* ]: j. \+ o: h
! }) f1 U+ Z- X- Z; `+ g: S# [' B" n4 O
【总结】: J; \' e+ s( J2 z
( ^1 ], `' {, U' F勒夫在德国国家队主帅的位置上已经工作了超过十年,期间既有夺取大力神杯和联合会杯的喜悦与兴奋,也有数次兵败欧洲杯的遗憾与苦楚。能够在风云变幻的当今足坛长期保有一份工作,勒夫的成功秘诀就是能够在因地制宜的同时永远保持进取和求变之心。他既能够虚心听取外界的建议,也不会盲目地跟风潮流,敢于放弃不合时宜的阵型、体系和人员,给予在俱乐部表现平平的球员充分信任,以此换来他们在大赛中的爆发。
! f+ ?: a9 M! V
; y7 D8 P0 O$ v" Y3 J- A
. M# B* P: G% v( A# c0 J$ ^组织防线稳字当先,打造中场不拘一格,建构锋线思路开阔,勒夫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他在俄罗斯之夏走过的弯路是大多数成功者都会犯的错误。国家队主帅曝光度较低且出镜时间有限,杯赛赛制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比赛的密度和强度很大且容错空间极为有限,勒夫难以凭一己之力决定德国队的高度,德甲的持续式微和德国海外兵团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些都是勒夫之队转型升级之路上需要排除的障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