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 f# f k4 m, U/ \8 P9 q/ J0 `
在很多球迷的记忆中,巴西足球是曼妙、随性、自由而又华美的,巴西球员总是有着极佳的个人技术,并能借此打破僵局,令比赛变得更加精彩而富有不确定性。然而,这些年来,似乎曾经的巴西足球不再具备这样的特点了,巴西队在世界杯上的成绩也不再如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那段时间那么强势。那么美丽的桑巴足球究竟发生了什么?在这篇来自于TheseFootballTimes的文章中,作者萨姆-格里斯沃尔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 U/ i- T# J8 A* U
, Q8 E* c1 \' J/ T1 u: N/ |$ N1 ]- l# N7 u' E. Q2 S
最近,我读到了一篇我十分崇拜的作家兼译者的文章。他在文中哀叹道,“作为迅速全球化的产物之一,如今我们在文学领域也将目标转移到了全球市场上。”在他看来,很多非英语系的作家如今仅仅靠着被英语系的出版商发现而在文坛获得成功。对此,他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当一位作家发现自己作品最终的受众群来自于全球而非本国读者时,那么他写作的动机和本质就一定会改变。” K2 ?) \, X8 D! w4 b$ L& q
4 c& h. z1 h& i% P8 i7 M6 k# h他在文中认为,“这种现象最终会产生一种能够消除国与国之间理解障碍的趋势……(与其他语言相比)在一种语言及其文学领域中总会存在着细微而独特的差别。而正是在这种差别下,蕴含着美妙而又令人着迷的内容。但它们似乎注定将会消失,至少这方面的特点将会被更多地忽视掉。”0 _3 o+ n$ w9 m
6 B! B) }) Z! n5 J- C) v8 S
或许是因为这篇文章的作者蒂姆-帕克斯还是一位狂热的球迷,因此这样的文字迅速就令我联想到足球这项美丽的运动与之的相似之处。当然,我要承认的是,无论接触什么,我总会试着把足球和其他事物联系在一起。
% D! b: p) @4 v4 n, {8 X( W% F' J* F
# U4 h/ l$ N* ]; n
9 s i6 P* u: s0 V0 m在今年夏天结束的世界杯上,“全球化”一词被着重提及。在《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中,托尼-卡隆以“政治战略和欧洲顶级联赛的全球化”为主旨,表达了这种全球化现象同等地反映在了球场上的观点。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他们认为这种不可预知性最终带来的是更精彩、更富观赏性的比赛。诚然,很多人都认为本届世界杯是近几届以来最具观赏性的。( f1 b( W& L6 t |) K
Y* F/ [1 J, W+ C5 {, G然而当我看着这届大赛渐入尾声,我不禁有些像帕克斯一样,一次次地希望球场上能够出现更多的花样。球场上的一切都令人感到熟悉,不过是球员们的搭档以及球队球衣不同了而已。对我来说,在全球化趋势下,巴西队的改变是最为显著的。5 C& s: p# b/ E, e
1 u" x% b* q/ Z7 V5 J7 q0 r9 |8 \4 L: E
我的一位朋友在观看了巴西队对瑞士队的比赛时称,“我根本感觉不到自己在看的巴西队,说他们是任何一支欧洲球队也行得通,当年的巴西队可是很特别的啊。”很难去反驳他的说法,而这也令我不禁去想,足球运动的全球化是否对其本身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在俄罗斯世界杯的八强球队中,有六支来自于欧洲,而这个大洲赢得了过去四届世界杯的冠军(译注:原文称八强球队全部来自于欧洲,忽视了巴西队和乌拉圭队来自于南美洲)。* U. p$ @% P, Y! N3 }" K. d7 K% y
8 J" \$ |6 A- n# V4 V) J在那些年,兼具观赏性和创造性,踢得颇为开放的巴西队一度被人们视为完美之师,而如今它们则踢得更富战术纪律性,也结合了欧洲足球强调身体对抗的特点。正如卡隆在文中所述:“随性、张扬的桑巴足球已经消失很长时间了。”
: f. M* G& L* N; g" K0 ^/ P0 y$ r+ c7 z2 W( ]) s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渡。如今,大部分巴西国脚都在欧洲踢球,德国足球名宿马特乌斯写道:“试图唤回‘巴西的魔力足球’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与此同时,自2002年捧得大力神杯之后,桑巴军团所缺少的正是这一份魔力。对于局外人而言,巴西的足球看起来不再那么充满乐趣了。
3 R, P' h7 t, {- \6 W! f. W3 @8 u# `" @
4 }& m2 y; D2 ^2 u7 F0 H. R2 ?
没有哪支球队像他们那样,需要面对如此的压力去延续成功,但这种事情一直以来都是如此,早前的那些巴西队也都以微笑来拥抱这样的足球。然而,如今的这支巴西队阵中甚至有球员对此有着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和疲惫感,甚至常会以泪眼示人,无论是在赛前、赛中还是赛后,而这正是现在的桑巴军团留给人们的印象。在2014年,精神卫生领域的几位专家在评估后甚至认为“球队与主帅的行为反映了他们在情感上缺乏控制,而这是十分危险的。”2 ?* c7 j+ P8 d$ G
- a& z* V- Q4 O. c- {5 Z8 W
那么自2002年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当时,巴西队连续在三届世界杯上晋级决赛,并赢得了其中两届的冠军。在日韩世界杯上,他们在参加的所有比赛中都取得了胜利,并场均净胜两球。自此之后,他们在世界杯上的最佳战绩是2014年世界杯的第四名,而当时他们是在半决赛1-7惨败德国队之后拿到了这样的成绩。
8 J9 G, ~" ]( v& ` c* {$ q
+ }0 y. @( h, K在我看来,最为显著的不同来自于球队本身。1994年,在那支冠军球队中,有一半的球员在本国的俱乐部踢球。而在他们获得世界杯亚军的1998年,这个比例下降至41%,之后在2002年他们再捧大力神杯时,这个数字再次跃升至56%。然而,四年之后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不同:2006年只有三名球员在本国踢球,比例为13%。这样的数字在此后的三届世界杯里趋于一致:2010年有三人,2014年则有四人,今年夏天又是三人。( u$ `- N5 I; y# F. o
C: B$ f7 d4 S5 h8 y1 @2 J B. A
) K; g/ E; {" Y如今,一个国家大部分的职业球员都可以在需要的情况下在其他国家踢球。根据CIES足球观察网站的数据,在参加今年夏天世界杯的球员中,有65%不在本国踢球。但并非只有本届世界杯如此,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四年前的世界杯上也有着相似的比例。4 m, ^8 ?% x. r/ L: b5 j
, s4 R2 w- G# a9 b. l9 o* z当然,在本国踢球的球员多并非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世界杯的历史上,只有两支冠军球队的大部分球员当时都在海外踢球,一支是1998年的法国队,当时他们有十名球员在法甲踢球,另一支就是今年的法国队,他们有九名球员在法甲踢球。当然,这个数字可能也并非完全反映了情况。尽管以一众在本国踢球的球员们为核心以及拥有一个实力强大的本国联赛与世界杯夺冠的确有一定的关系,但也许有人还会指出,在今年夏天的世界杯上,法国队的常规首发中只有姆巴佩一人是来自于法甲。; X0 M4 j. ^5 r3 S" u) _
0 _( a0 b) l" b0 l I4 Q# v0 y那么令巴西队成绩大幅下滑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更多的顶级球员来到海外踢球吗?从欧洲几大最主流的联赛来看,似乎并非如此。根据转会市场的数据,2001-02赛季在西甲踢球的巴西球员为23人;如今为19人。当时在意甲踢球的有30人;如今为36人。当时在法甲踢球的有20人;如今为29人。当时在德甲踢球的有23人;如今为14人。
0 \, ~% S8 v+ G) H+ Z; I+ B" R* c1 M" O& d5 G
然而,相比之下在英超踢球的球员数量就截然不同了。在2001-02赛季,只有一名巴西球员在英超踢球,他就是阿森纳的埃杜。如今,这个数字为21。或许更说明问题的是,在1994、1998和2002年,没有任何一位巴西国脚在英格兰踢球,而近两届世界杯上,英超为巴西队贡献了最多的国脚,全队超过1/4的球员都在英超效力。3 r# }9 \ g0 q4 ^1 K1 Z2 I' Z
; X! h; I/ \; s5 y) m9 x N) D; g3 R
在传统的观念看来,巴西的球员们并不适合英国足球,我们TheseFootballTimes的专栏作家汤姆-桑德森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由于有传奇的本国足球名宿留下的遗产,再加上与本国相似的气候、文化和足球风格,巴西的球员们更喜欢在西班牙和意大利踢球。”尽管英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已经成为了财力最雄厚的足球联赛,但当时间来到本世纪初时,他们仍在试着扩大自己在世界足坛的影响力和地位。在1985年到2004年的二十年间,只有一支英格兰俱乐部晋级到欧冠联赛的决赛:1999年的曼彻斯特联。! ~& Z2 |0 U/ Q5 a$ Q: g7 G1 b* C2 `
3 n6 z8 J9 G! q) i; }3 h3 d! m然而在2003年,也就是巴西在日韩世界杯上捧起大力神杯的一年之后,俄罗斯富豪阿布拉莫维奇入主切尔西的操作改变了这一切。《每日电讯报》的专栏作家杰米-威尔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2003年,人们几乎没接触俱乐部的外资所有权问题,也对那些身为亿万富翁的投资者没什么概念。”如今,外资所有权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海外资本的涌入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热卖的电视转播合同已经令英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联赛。这种成功几乎是立刻就实现了的:在2005-12年期间参加欧冠决赛的16支队伍中,有八支是英超球队。: N/ i/ F% R& i5 w& H Q
- h! c7 K+ S3 m' e1 [* O: E+ W$ P* ~/ A3 v, u$ h3 a
尽管可以说这种盛世源于多种原因,但这也无法让我们忽视英超的崛起与传统桑巴足球衰败之间的联系。英超已经形成了一套特定而标准化的足球风格:快速、强调身体对抗和侵略性,而他们每周向世界各地的观众们所传递的这种比赛影响力远大过任何其他联赛。
/ c$ ^0 \( [, x. P# s; ~
9 e/ b5 s$ D: b& {- l关于其对巴西球员的影响,桑德森在文中写道:“由于英超联赛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巴西球员如今更想去英格兰发展。”来到英格兰踢球的巴西球员无论从人数上还是从取得成就的数量上讲,都符合他的说法。在上赛季的英超冠军曼彻斯特城阵中就有四名巴西球员。' T- x+ n+ Z/ L+ x& F0 ]
( U2 `7 m4 d. o/ q# e* T: g
在2014年世界杯上遭遇溃败之后,前巴西队主教练梅内塞斯称:“如今我们球员的个人技术水平更差了……我们不知道如何像过去那样培养球员。”但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似乎看起来,巴西只是在培养球员的类型方面与过去有所不同,如今的这种类型更适应在英超踢球,而英超也是他们证明、表现自己的舞台。
. u' [) | U7 U2 s& Y" \6 W7 r9 ~' q. p+ y0 Y) ~* H& o9 Q9 D
! |8 K2 C2 d" v, p/ J
1 O6 |# ~# w) O- u: s) G% V1 w2 V2 b7 c( [6 O; A
然而这并没有进一步令巴西队取得成功,如果说它还有什么负面效应的话,那么可以说它同时也侵蚀了巴西人自己的足球理念。有没有一种可能,财富和高水平球员涌入英超将最终扼杀这些更为传统的足球风格,或者说这种扼杀已经发生了?在《足球往事:那些阳光与阴影下的美丽和忧伤》一书中,乌拉圭著名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写道:“在多年来,足球很多不同的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个性。在我看来,相比以往,如今更应保留这种多样性。无论是对于足球而言,还是对于其他事物来说,都是一样义不容辞的。”这段写于1998年的文字给人一种领先于时代的感觉。
% ]7 A$ g ?1 E. v5 p
/ e! y, G; H; ]9 r6 p n: {托尼-卡隆在自己的社论中将足球比作语言,“我们在俄罗斯看到的是世界语一般的战术语言,它令这项运动中那些独特的‘语言’渐渐消逝。”这样的比喻十分贴切。对于巴西足球来说,他们一定会意识到球场上的某些独特的表现方式不见了,而他们的球员们都在努力增加自己对全球足坛的吸引力。' W# |7 ]/ z' Y2 q. T
1 a, {( {& c9 {! D* O
这颇像是蒂姆-帕克斯对于“那些可以鲜活地反映某种语系人群生活的写作”消失的哀叹。我真的太怀念曾经的巴西足球了,它充满天赋、乐趣和不可预知性,当时它总会给人一种感觉,球场上的任何球员都可能在任何时间进球。美丽的桑巴足球真的是独一无二的。
( S1 }0 O. ?" V6 D6 Z-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