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里西奇一传一射凸显价值 摄影/本报记者 胡金喜 直击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世界杯半决赛克罗地亚队通过加时赛2比1逆转英格兰队后,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的看台上并不像以往那样迅速人去台空,克罗地亚队员们裹着国旗向看台上的本国球迷不停地鞠躬致意。曼朱基奇第109分钟打进的绝杀球看似偶然,但能够成为世界杯历史上首支通过连续3场加时赛晋级决赛的球队,克罗地亚球员的铁血表现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这从全队三场累计超过420公里的跑动距离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格子军”从世界杯季军到挺进决赛用了整整20年,以莫德里奇、曼朱基奇、拉基蒂奇为代表的黄金一代不负光阴,用华丽的脚法和钢铁意志奏响了属于自己的华彩乐章。 一场毫无争议的史诗战役 克、英之战加时赛进行到101分钟的时候,克罗地亚队主帅达利奇用克拉马里奇换下了近乎抽筋的雷比奇。但媒体看台上,一位焦急的克罗地亚记者抱怨道:“为什么不换下曼朱基奇?”达利奇赛后给出的答案是:“这个夜晚我们的队员都是战士,场上的他们没有人想下场,并不是赖在场上,而是他们都想拼到赢球。”32岁的曼朱基奇在英格兰年轻防线的合围下终于找到了突破口,正如天空体育形容的,“尤文中锋只需要把握住对方后卫零点几秒的迟疑,就能取得一个进球”。 根据国际足联赛后统计,克罗地亚队全场射门次数多达22次,比对手的11次多了整整1倍,控球率克罗地亚队也领先对手10个百分点。“我们在比赛的开始阶段看到了具有典型色彩的英格兰队,但他们最后时刻遇到了典型的曼朱基奇,他终止了英格兰队本届杯赛的神奇之旅。”这是雅虎体育足球专栏赛后的评价。在现场,相邻而坐的莱因克尔、阿兰·希勒这两位英格兰足坛名宿在曼朱基奇打进绝杀球后,怔在原地。看台上英格兰球迷的歌声突然间中断,这是一粒无可争议的制胜球。当主裁卡基尔吹响终场哨音时,看台上的两国球迷都流下了眼泪,心情迥异。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就像1/4决赛克罗地亚队淘汰俄罗斯队后那样,再次向不远处的克罗地亚足协主席达沃·苏克道贺。 “铁军”折服国际足坛 “战斗,接着又一次突破自己的极限,也可能是世界杯和足球比赛的极限。马里奥·曼朱基奇是英雄?不错,但这个拥有400多万人口的国家能够用超过两个小时时间淘汰英格兰队,他们的胜利是掠夺性的,他们的晋级是历史性的。”英国媒体这样评价道。数据显示,克罗地亚队是史上第一支连续3轮通过加时赛(包括点球大战)闯入世界杯决赛的球队。而在世界杯历史上,连续3场依靠加时赛晋级的球队还有一支,就是英格兰队。1990年世界杯,英格兰队挺进了半决赛,但之后被联邦德国队挡在决赛门外。克罗地亚的晋级过程更加艰难,他们全队淘汰赛累计423公里的跑动距离比决赛对手法国队同期的298公里超出了100多公里。 “你可以怀疑克罗地亚队球员的身体或者状态,但不要怀疑他们超强的意志力,他们每个人都擅长极限运动。曼朱基奇,一个身高190厘米,体重85公斤的32岁老将,已经累计出场549分钟,单场最低出场时间86分钟,最高131分钟,常规时间场均跑动距离超过11公里,比赛时间总出场比率高达94%。而队长莫德里奇、后腰拉基蒂奇、中场布罗佐维奇的数据更高。这就是他们连续拖垮丹麦队、俄罗斯队、英格兰队的原因所在。”有外媒这样写道。担任现场电视评论员的前英格兰队主帅霍德尔不禁赞叹,“如果因为比法国队少休息一天而怀疑克罗地亚队冲击冠军的前景,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们在场上始终如一,每个成员都像注射了强心剂一般。”国际足联也把克罗地亚的晋级形容为“意志的胜利”。拉基蒂奇赛后眼眶湿润的照片也令人感动,要知道比赛前一天,他还发烧39摄氏度。“比起身体的痛苦,错过夺得世界杯冠军更令人心碎。”拉基蒂奇说。 一代名将欲抓住最后机会 和法国队唱响青春主旋律不同,克罗地亚在本届杯赛中持续演绎“老兵新传”。在昨天克罗地亚队首发11人中,有5人年龄在30岁以上,这其中就包括队长莫德里奇、拉基蒂奇和曼朱基奇等。而同样建功的佩里西奇、铁卫洛夫伦、因争议言论被观众嘘声包围的维达同为29岁,老将几乎占据了球队所有核心位置。对他们来说,本届世界杯是成就个人职业生涯顶级辉煌的绝佳机会,他们没有让青春和光阴流逝,他们也自然会牢牢抓住登顶的最后机会。 在1/4决赛加时赛期间,莫德里奇狂奔100余米“抢”球权的一幕被外媒形容为本届杯赛最感人的画面之一。莫德里奇昨天赛后动情地说:“你们在皇马连续3个赛季获得欧冠冠军后一直问我还会不会有前进的动力,答案就在俄罗斯世界杯上。现在还不是讨论关于我与国家队之间问题的时候,我们肩负着每个克罗地亚球迷的期待,也包括我自己的期待。这可能是我们冲击世界冠军最好的机会。”外媒也普遍认为,这是克罗地亚这一代球员在世界杯的谢幕演出,机会稍纵即逝。 决赛对阵形势尘埃落定之后,法国队成为人们眼中的夺冠最大热门,但正如雅虎体育所说:“克罗地亚队已经习惯以某种‘惨烈’的方式前进,就像他们在预选赛时那样。如果轻视他们,法国队就大错特错了。”
2 ?9 V j& g"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