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尼—斯科尔斯,姜头的进球让我一度以为这场比赛会是一边倒的红魔表演SHOW;6 b. a9 Z. d1 C" [! P" q
) K* R0 U* a9 a* I- h' A/ n- c: I) O$ o
阿什利扬—吉格斯,老吉的绝杀如期而至,为一场激烈的比赛画下完美的句号。
2 q* s: }/ j! M' ~1 q
4 B+ D2 Q |0 y# O6 ]$ c$ {7 N$ ^
% z2 V3 Z* i& u; R5 B0 ^8 X' ?% \, T, N* W' T
边路的未来助攻如今的传奇,两脚助攻和两粒进球,当看到吉格斯激动地挥舞着双臂,本赛季我第一次看球看到情绪爆发地想爆粗口:老家伙们,太TMD帅了!. i' q# y* L# u2 Z% \ l$ q
/ c: B) r. `( Z! N! w/ q$ ~4 r9 ]" Y& V
; H7 H: |6 l8 F 可是,这样的传奇,这样的逆转,我们还可以再肆意消费几次?!6 Z# S9 \; a1 x, h9 y
- h$ {" F+ v. S* e
9 I" t7 K9 E/ A9 m, H
* H3 Y) p9 l" O; u+ j 胜利,除了感谢老将们的神勇,真的还要感谢对手诺维奇,拼抢积极凶而不狠,踢得卖力主动而不消极。是的,倘若对手选择消极式的密集死守+高吊反击,本场比赛,曼联“预订”的三分,或许真的会和我们开一个关于“鸽子”的玩笑。
0 C3 k1 K8 t+ J0 p1 f/ Q7 S
, q n& O7 A. u& b% C 当前面的维尔贝克一次又一次挥霍着机会,后面的德赫亚一次又一次拯救着球队,我看到的,除了快节奏高对抗的比赛,更多的,是曼联整体所暴露出的问题。/ D. M, M" r! G2 W# e4 ]7 m+ n
" ^( S: U. J0 }3 K
X6 V2 |' k6 q& j( \
+ N F: U, i/ l% } 问题一,节奏控制不住。除了鲁尼,老爵爷几乎将曼联有关“控制力”方面最强的球员都派上了球场:斯科尔斯、卡里克、吉格斯、费迪南德。然而,面对诺维奇的猛冲猛打,整场比赛与其说两队对轰激烈,压制与反压制交替出现,不如说曼联整体节奏失势,在对手所期望的比赛氛围中与对手鏖战。& _5 |* J3 e |: s
! M7 \+ E/ v8 P, j( A
问题二,防守依然脆弱。如果说丢球的起因是因为老姜那脚莫名其妙的失误,尚算意料之外的情有可原,但让诺维奇整场觅得多次反击空挡,轻松起脚吊球进禁区,逼迫德赫亚做出各种飞扑动作,曼联在防守上的薄弱性,再次暴露无遗。# x9 ^2 S0 ?) S: J# e6 w+ F5 A
/ ?4 I' E, C- w9 I
问题三,进攻效率太低。诺维奇冲得很猛,进攻如此,防守亦如此。正所谓“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对手猛冲猛打的背后,其实是防守空挡的无限扩大化,而事实上,曼联也的确因此获得太多得分良机。在这,我不想讨论没穿射门靴的维尔贝克为何本场如此“开恩”,而是想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上半场15分钟后几乎完全消失的纳尼以及N次莫名其妙的配合失误上。纵观全场,除去两粒进球,11和22号两位老将似乎是球队唯一能踢出配合和通过传切梳理球队的队员,其他球员,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带和出球失误。
: F2 U: x$ Z2 j) U, J7 f& t6 L! c, M0 `/ t9 H7 t3 R
! ~9 B8 o- I, H6 X6 L" H- l: o) K+ k3 u0 V) r/ H9 h2 u4 Q
说完“是什么”,就看“为什么”。1 F) M# X- j7 [. N P! I
4 K3 L; t+ p- _ 问题一、二、三的出现,简单的可以归结为“中场不力”。但我想,若以曼联几乎“最强”的中场配备对阵诺维奇这样水平的球队,都是“不力”,那曼联争夺联赛冠军,立志重回欧冠之巅,岂非痴人说梦?在“中场不力”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我们的中场如此被动?
9 ^0 e9 b q7 {' X& q6 ]
4 y# b- v; n* I" w) R* C
/ o* G( S# y0 ], i- v3 _0 \, S" f4 @) M% v6 f& I, r1 i ]+ h
1,细节上,技术缺陷突出。曼联之所以在英超崛起并保持长盛不衰,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球队在老爵爷的调 教下一直强调集体性和技术性。然而本场比赛,除了“92造”们的细节技术依然实用让人放心外,其他球员的个人技术,实在让人不敢恭维——代表,维尔贝克。华丽的马赛回旋,漂亮的连续拨球,维尔贝克的“想法”,尤其是关于脚后跟技术的想法,总是让人惊叹,但其完成想法的能力,确实在不敢让人恭维。纵观全场,贝壳除了依靠纯跑动带出空间外,可有原地突破或精准直塞的机会?可以说,当纳尼在上半场被对手狠踢一脚而有些“跳出”状态外,曼联在场上除了二老,其他队员的各项基本技术环节,都让人看得揪心,德赫亚的大脚、众球员的传球准度、传跑配合和调度水平。甚至,有些“不负责任”地说,在球场上,二老外的其他球员,除了琼斯的右脚兜弧线还算靠谱外,其他球员所表现出来的各项基本技术能力,与对手相比,几乎没有高明的地方。不高明!对手可是“英糙”的诺维奇,不是西甲的马竞或意甲的巴勒莫!情,何以堪?) }; R$ N3 z" ^: X" c3 C
+ f ], i2 z+ `, n @
4 E. q7 N- X% M) k
, [4 _& ?' y7 x" c
2,整体上,站位和积极性。以斯科尔斯+吉格斯+卡里克的正常水平,莫说在英超对阵老八诺维奇,就是在欧冠上对阵除宇宙队外的任何一家豪门,都不至于节奏失控。那么,本场比赛节奏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个人认为,队友过于松散的站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除开场取得领先,中段的连续倒脚,以及最后时刻的全力反扑,在比赛大部分的时间里,曼联的中场在对手疯狂跑动逼抢下,被“切割”的四分五裂。从战术层面上看,左路的吉格斯虽然状态神勇,但早已不是飞将军的威尔士老将,更多时候起到的是“传接”而非“跑传”的作用,所以相对来说位置比较飘忽。右路的纳尼不是瓦伦西亚那种“抱边”型球员,收放自如的他本应当是中路出球配合最理想对象。然而本场挨踢后纳尼的“十”状态让他上不去也下不来,停不住还带不稳,纵然半场结束时曼联的左中右控球时间比为“17-50-33”,可左路“有人不在”与右路“有人等于没人”的局面在根本上没有得到改变——通常踢边路习惯上前助攻的琼斯,本场尝试起脚助攻机会寥寥,也可以从另一方面看出球队在边路被对手压制的多么被动。被切割的四分五裂至各自为战的阵型,斯科尔斯与吉格斯即便再能控制皮球,由于出球线路受到干扰和限制,所以无法真正“静下心来”将球踩在脚下或与队友做短距离互传配合。至于“回传”,左路通常杀到对手禁区的埃弗拉已经算是边锋而非变后卫,琼斯 +埃文斯+费迪南实际上的三中卫组合在对手强大的压迫力下也无法从容上前接应,再加上对手身后的确“有空当”的诱惑,人丁单薄的中场让控场大师们被迫跟着对手快速跑轰的节奏走,就显得不再那么让人不可思议了。“拉开站位”,本场比赛若前锋给力,是不错的选择;可惜事实上的结果,却差点导致球队无法全取必须的三分。
/ H. T% b9 c, B0 q. ~3 \! t4 m0 a6 Y; J/ I$ N Z& e; N; |
除了站位,积极性上的缺失,更是令球队陷入被动的罪魁祸首。本场曼联队缺乏积极性?在如此激烈对抗的比赛中,获胜方会缺乏积极性?是的,事实就是这样——最为明显和简单的道理——作为技术肯定不会比曼联好的诺维奇,能多次向曼联禁区内输送出高质量的传中和中场本队之间完成精准的调度,若曼联球员是复刻对手那样的贴身逼抢,这可能吗?所以,表面上曼联队跑得很勤快,实际上,球队从个体到整体上,对于对手的实际压迫是远远不够的,从“二次球”或50%球的最终归属结果,也能体现这点。防守讲究的是“到位”,除了身位要到,人的注意力要到,该出的腿、该贴的身、该起的脚、该封的度都要到,这才算到位的防守。一对一跟防,距盯防对象三米以上,这样毫无压力的表面“到位”防守,从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说是在整体上弥补了整个后半场的空当,但每一位防守队员都不向持球队员进行真正的压迫防守,让对手从容起脚传球,这样的所谓防守,“用眼防守”,有用吗?对手技术在糙,也是职业球员!当然,从战术上讲,曼联中场无“绞肉猛男”,无专职“大扫帚”,也是积极性不足的一个客观原因。
- H0 W* m6 L- U1 p0 ~9 g% P0 @7 X
$ z+ n* c: V$ T
W! w! O6 _4 E
7 q5 n( q$ k w* s 节奏控不住、防守不坚强,再加上一些不走运,进攻不给力就成了必然的事情。进攻不利,这里我想说说老头子的第一次换人,值得商榷。4 e; ?$ V: z- j" I' H6 r
; s" m- C$ V6 V& K! M6 L 当时场面上曼联陷入被动,前场拿不住球,导致中后场好难截下并发展至前场的反击机会,总是很容易在“进行中”被对手轻易打断。作为本场的锋线搭档,埃尔南德斯和维尔贝克均不是背身护球或单兵拿球能力超强的强力中锋球员,从特点上看,造成如此被动局面,不能完全责怪二人。老爵爷当时果断用阿什利杨来换下一名前锋,做法是对的。扬的上场不但能在边路和吉格斯形成交换,本身的技术特点也能为球队中场控制住皮球,稳住局势和创造机会提供有力条件。然而,既然增强了中场的做球能力,为何换下的却是把握得分能力更为突出的埃尔南德斯,而非跑动更积极,但射门技术明显更糙,传控技术也不占优势的维尔贝克,这就是赛后值得我们讨论的地方。按照比赛时的情景,曼联显然需要再进一球稳住局势,假若当时换下的是贝壳,我想之后埃尔南德斯将把握住至少一个进球机会,那么整场比赛到最后,也不会出现老将救主的感人场景——如此感人的“消费”,我宁愿在欧冠决赛。另外,卡里克犹豫的突击将单刀变成横穿、维尔贝克错失那个头球前,若斜传给吉格斯的球不是高球而是贴地球,能让吉格斯直接射门而非转身再传,曼联也早应当取得再次领先——技术细节上的缺失,比不进球更加让人担忧和遗憾。9 _4 ^. d6 a2 o* D* S
$ m Z/ M( r( `5 |( J8 K+ ]
- ~7 |3 Q' {7 [8 p2 g8 ^7 A* R: F. ]# r; p) [5 t
说完“是什么”和“为什么”,自然最后是“怎么办”。怎么办?我想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在曼联拥有一支正面能力优秀,能传(鲁尼、贝巴)能射(豌豆、贝壳、欧文)的锋线群的情况下,增加一名背身技术拿手,能控能稳的大中锋,势在必行。而若解决了“头”的问题,当曼联中场的向前“输送”要求不再如此之高,后卫不再需要过度助攻,那么曼联中场的控制力和后场的防守力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问题得到缓解。谁?乌拉圭人,卡瓦尼!
0 `( u, s5 r! q
: j5 N& w, v- D0 k0 J q
( h$ V2 F3 f, v9 _
9 V0 G- X8 f( r( q# S1 W0 E& ~' u) H$ y+ e
多次机会不进,必吞“浪费”的苦果。一度,我们又将再次亲身体验一把足球场上这条金科玉律,尤其是当吉格斯那脚射门轰中门楣之时。幸好,老吉自己及时将问题解决,解说里不断重复的反转"DNA",这次也没有让曼联球迷失望。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二老同在,我们还需再多说什么呢?冠军,曼联继续向前冲!
; f' x8 X1 ^2 h; p6 ]0 \7 j( {9 t) i" g8 Y6 W5 T8 m
. C; E0 p1 O+ D2 O# C9 E% k( j c, B. O, ^; V+ }/ o
PS:每次枪手迷们绝望的时候,阿森纳又总能血性回归一把。这一轮比赛,我是彻底明白了,热刺是比阿森纳更“娜娜”的球队,所以贝尔、莫德里奇们,还是趁早跳出苦海,投奔光明来吧!
; j$ y i$ p, T9 @% X1 B* ?: ?: n4 D2 @1 O) e3 k
! J6 `& q( Z# e7 b6 R 该贴已经同步到 pengyou333www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