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开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启动水价调整:长沙居民用水价格从每吨1.88元上调至2.58元;广州公布的两套水价听证方案,分别比原标准高出0.7元和0 .6元;重庆计划推进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
7 K4 R A i& [! z( }
% y" b4 [( m& F- ^- B0 G6 } 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今年要深化水资源价格改革”。不过,专家指出,在价格调整的同时,我国自来水的水质也有待提高。( v/ a. u+ E$ ]( J, j
: j+ a. V8 }/ f# [$ m5 g7 N7 Q3 X& r3 q
供水行业:亏损还是盈利?
0 {$ m* q; H7 U7 q I( Z' i# e3 e7 @5 [: X! D' ^: l/ x
新年伊始,就有多个城市启动水价调整。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不是偶然。“今年的物价水平预计呈整体回落之势,这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创造了机会。”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说。
* E- ~$ n5 H! ]: Y% w- w% f" k! Q7 p+ r
除了时机有利外,水价调整的一大动机是自来水公司的亏损。如广州自来水公司就表示,2008年至2010年公司分别亏损5081万元、2.07亿元和3.91亿元。亏损的原因是水价偏低,与供水成本形成倒挂。
. j. l* n2 q' z5 o, ~
1 B& }7 ?- D4 l 在自来水公司“哭穷”的同时,陆续发布的水务上市公司财报却频频报喜。如江南水务表示,预计2011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并且去年上半年公司自来水业务的毛利率高达64%。无独有偶,成都兴蓉投资、北京首创股份等上市公司自来水制售业务的毛利率也分别达到52%和26%。7 Y3 Z& p( F( ^. D& U$ _) D' G) C
5 D6 { x( S$ m( O+ N9 S& A
不过,中国水网研究员肖琼指出,水务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和高毛利率不能代表供水行业现状。因为水务上市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其盈利水平一般高于行业平均值。且很多水务上市公司在自来水业务之外,还涉足房地产、工程建设等领域。此外,高毛利率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水务是重资产行业,每年的管网折旧和财务成本很高,扣除这些后利润率一般。4 u% \1 G2 d2 ^5 F2 y: M
6 l" q7 S n; ~5 N
“事实上,根据我们测算,供水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1%,相当数量的自来水公司处于亏损状态。”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
1 ^" e: \$ `* i `" R. x1 `: J4 E$ x, i" _9 O3 e3 h
成本核定存两大难题
D u5 `- p0 N6 {
! Q9 h6 U! z1 ~- q% [* z W7 P 如果说水资源费和用电价格的上调不可避免,那么引水工程所产生的巨大成本是否应该摊入水价,引起不小争议。因为这种情况在全国具有普遍性。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以及水源地遭到污染,多个城市实施了引水工程,而这笔费用是财政买单还是百姓买单,在成本核算时变成一个难题。' Y- c3 u1 Q1 m) f: Y0 H, _) W: k
0 j; i, H; y( Z E2 [! e: x" a& N
傅涛说:“按《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引水工程成本可以计入水价。”
4 f. p/ a! x. } b; o
$ J6 \4 ^8 n8 k' h% n6 j 他同时表示,将引水工程成本摊入水价需有两大前提:一是考虑公众的承受能力。当前,我国人均水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尚不到1%(国际水平是3%),未来可酌情提高至不超过2%。二是水价提高后,要加大对困难群体的补贴力度。相比工程投资,这样花钱更有针对性。" k8 { \2 _5 b6 |9 M: l- ~7 F
: K$ l6 V; H7 Y; i2 h1 C/ S
另一个成本核定难题则来自于供水时的漏损问题。广州自来水公司公布的漏损率为15.45%,这个漏损率在国内并不算高,不少城市的这一指标超过20%。漏损率越高,意味着白白流失的水越多,自然抬高供水成本。对此,骆建华指出,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如日本东京,供水漏损率可控制在3%左右,这显示我国自来水公司在控制漏损上还有努力空间,包括加强管网改造、提高管理水平等。0 T9 Y; c. J' o4 k+ d2 Z
# V' s5 v m# M
从“低质低价”到“优质优价”3 ?4 p) r) b# `& W, w6 B( q
5 |$ ? k9 w/ s% h2 G/ O! O# A
在不少专家看来,上涨只是水资源价格改革的一个侧面。改革的最终方向,是促使供水行业由目前的“低质低价”走向“优质优价”。) m9 e9 @& Z) x# k
' p$ i l9 m6 o
要改善水质,除了更换水源地和进行管网改造外,还要加强水质的监测力度。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最迟到2012年7月1日,我国自来水的监测指标将由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从目前情况看,能够完全达标的自来水公司数量很少。在提高水价后,供水行业要加大在水质方面的投入。”傅涛说。
# t) S6 @3 {/ Z; H7 D/ t
( G+ H) ~# L+ d: n! g 从长远来看,水资源会越来越珍贵,水价的继续调整也不可避免。而每次调整,都是与用户的一次博弈。为了让消费者信服,已有不少专家呼吁建立水价与水资源费的联动机制。) T, I. g3 \( i" ]6 {. }
。3 ?1 Y7 N, F- B3 j0 q(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