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兰和阿森纳的欧冠强强对话最终以一场屠杀而告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出人意料的结果?赛后著名的战术分析网站ZM对比赛进行了解析,在他们看来,枪手没能利用自己的优势踢出特点,而米兰则充分发挥了在中场中路的优势,打出了高效足球,赢得了一场大胜。: E" B. T# H; D* M
! s- q/ h. C; T首发阵容
* w e6 l% {( m/ i* x/ [! u
1 U( L7 ~1 S9 I1 f, p) z( r 米兰用惊艳的表现统治了比赛。阿莱格里沿用了菱形中场,西多夫出现在中场左侧,但很快因伤退赛,被艾曼努尔森取而代之。梅克斯而不是内斯塔担任首发中卫。* I8 C& ^: b. ]. L0 _$ q' s- h6 i
; t2 w0 ^" v( N# W2 ~
温格派上的两名首发边后卫并不出人意料,吉布斯体能状况让他足以担任首发,但却无法让他踢完整场比赛。罗西基以主力身份出现在中场左路有些出乎意料。
1 ?2 ]: Q+ y9 F6 F8 [9 j
; T. U- G! e9 D) K6 E- A! Y N0 d 本场比赛对阵双方风格完全不同,米兰充分利用了他们的优势,制造了一场屠杀。" Q- S9 ^& W- `2 l' l
' N' i( B' G) s
7 R) B9 o( E$ c: \- G8 e
双方首发阵容5 G6 R+ @' m- U& z8 k6 v
; S3 l6 ?$ m2 u1 k! Q) D中场较量
8 W4 V) S' }. x: Z" Y9 P/ i- k& s( A
这是本场比赛的关键所在。米兰在中场中路区域有着4V3的人数优势,但阿森纳却获得了大量控球权,半场时枪手的控球率达到了55%,全场比赛控球率更是高达57%。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阿森纳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他们的理想策略是将防线回收,化解对方攻势,并打出快速反击。他们应该不会想要如此长时间地控球。令人吃惊的是,本赛季注重边路进攻的枪手本场比赛转移球非常慢,似乎很愿意在没有给对手带来威胁的情况下控球。
4 _) t' a6 k& H9 w# ~8 X) i2 I" U H& o4 ^5 x+ J0 f' f9 l
米兰则没有获得大量长时间控球的机会,但他们在控球后却充分利用了在中场的优势。我们没有看到枪手在失去控球权时有什么明显的策略,他们本来可以有两种策略:一是让宋位置前移,放空博阿滕,这意味着阿森纳可以紧盯范博梅尔;第二种策略本来更有可能出现:他们可以让拉姆西回撤,放掉范博梅尔,这样宋可以盯防博阿滕,而且这样一来枪手也能控制米兰菱形中场里左右两侧的中场球员。
/ q/ T/ a [+ h
3 L& J* p z" s4 S4 N3 h) { 但枪手没有完全执行任何一种策略——他们疲于奔命,追着对手跑,似乎没有一名中场球员清楚自己的职责,结果就是范博梅尔和博阿滕都没有完全被抑制住。阿森纳在无球时更像是在打4-4-1-1,他们的两名边前卫回到了防守位置上,拉姆西位置稍稍靠前,但实际上阿森纳在边路未必需要额外的帮助。& _" F' \3 g3 {( }8 v2 ^" U* j! \
/ J- {" a$ B( C- N$ d0 B9 X' i
宋在米兰控球时基本上就在盯防博阿滕,但当枪手得到球权时,“宇宙宋”开始前压,位置要比博阿滕靠前——这意味着枪手在丢掉球权时面临着危险。米兰的第一个进球似乎很能说明问题,博阿滕启动时,他的位置就要比宋更靠近枪手球门。博阿滕的射门精彩绝伦,就像小组赛攻破巴萨球门时一样,他倾向于在进攻中向右侧跑位,而罗比尼奥习惯移至左边路。$ r) k; U& x; e7 M
8 l* x; K2 B8 H* [0 s8 T6 j
枪手未能利用宽度, l# w. ]+ f$ t' @
7 }% l; i0 N. i. t7 p: [
米兰的中场中路的优势并不出乎意料,但枪手本来应该可以用边路的速度来对抗红黑军团。结果他们在比赛中始终未能将这套策略实施到位,温格出人意料地安排罗西基首发,这似乎说明教授甚至都没打算充分利用边路优势,更不用说将这套战术实施成功了。罗西基的表现谈不上糟糕,但他更愿意从边路内切,这让枪手的进攻显得非常狭窄,无法拉开宽度,这正是米兰愿意看到的。范佩西被三名米兰球员重点照顾,在整个上半场显得孤立无援。
& I7 |2 `' h8 n- }, {* Y, @- J, T7 U" N
下半场比赛中,罗西基有一次突破了梅克斯的防守,法国人最终用一张黄牌的代价阻止了枪手的这次进攻。这似乎是整场比赛枪手唯一一次突破米兰的防线,这也说明了米兰在防守对手快速打身后时有多么难堪,这也更让人感到困惑:枪手为什么不多打这套战术? s5 H+ t" p9 f3 d c" @' I+ a
( y+ s& ~" Y+ |1 b/ ^7 W
拉姆西本场比赛表现糟糕,在防守反击时经常作出错误的决定。他的长传同样令人难以恭维,但至少威尔士小将总是尝试着把球分到边路,而这恰恰应该是枪手的战术。纵观整场比赛,沃尔科特似乎游离于全队之外,无法更多地参与进攻。) j( G) Z. H4 _0 P7 u
* D- s3 s& W& G- m# x d: J
伊布& A& i( v+ z$ N% T
$ T6 L* D' |; a 米兰的另一个强点就是伊布,他让枪手感到无解。瑞典人似乎总是能用各种方式让枪手的两名中卫感到无所适从——维尔马伦在速度方面被伊布搞定,而科斯切尔尼在伊布移至左路时没有贴身盯防。伊布在本赛季此前的比赛中送出的关键传球的次数冠绝米兰全队,本场比赛神塔回撤接球做得非常好,他用传球穿透枪手防线,比任何一名米兰球员创造的机会都要多。: Z! X4 l: q: e( R" K# s) {% A
0 f1 K- \) D: N- Z
伊布左移在比赛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在枪手的两名中卫里,维尔马伦可以更好地贴身盯防对手前锋。科斯切尔尼更愿意坚守位置,他给了瑞典人太多的空间。本场比赛枪手先后尝试了三种中卫组合(科斯切尔尼-维尔马伦、朱鲁-维尔马伦、朱鲁-宋),这显然也没有给他们带来多大帮助。
; }% |6 R+ w) ~* E
' M. f ?) Q: s8 K4 J. J
0 e" G+ _' [5 s7 V) a) f
伊布传球路线! ? R! j6 F/ P+ U, C. o
换人
) a+ E9 Q" X3 y! w' b. B- U5 u9 |, u5 o: k$ z. Q
温格从比赛一开始就没有选择两翼齐飞的打法,而半场结束后就撤下沃尔科特似乎证明了教授的这种选择。他让亨利顶在前面,采用了一种中场宽度很窄的阵型,罗西基来到左路,拉姆西右路,枪手改打4-4-2。从理论上说,在中场中路布以重兵更利与阿森纳做好防守。但在半场落后的情况下需要追赶的情况下,这种安排似乎有些奇怪。; d \& S$ A/ K
* g5 m7 V9 @$ E# s5 Q* F8 d
3 q4 Z9 ^3 h6 u9 M8 Y 枪手半场换人后阵型对比
: e O- y0 L) s; U+ J/ m- Y 沃尔科特控球时表现糟糕,但他显然要比拉姆西更适合踢边路,后者进攻中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内切,罗西基在另一侧也是如此。这意味着枪手此时的阵容包括双前锋和四名习惯于内收的中场,他们尝试着用米兰的方式对付米兰,教授的这招显得太过被动而且保守。张伯伦在比赛最后阶段登场亮相,在边路发动了几次冲击,让人看到了希望。) F: x4 W& I j( y. J5 F' F
2 R% G; |" U, D i2 g7 O
公平的说,亨利上阵之后表现相当不错,范佩西不再孤立无援,两代枪王擦出了火花,荷兰人的射门迫使阿比亚蒂作出了精彩的扑救。
! E! R7 s2 f# i9 v
K5 E+ z* O: b+ C 米兰在下半场用安布罗西尼替下博阿滕,他们的中场逐渐变得平行——安布和范博梅尔共同坐镇中路,艾曼努尔森和诺切里诺分居两侧。这似乎是阿莱格里应对张伯伦登场的变招,米兰希望给边后卫提供更多保护。
! }2 _4 U+ ^+ _& Z! l- B7 u/ F
米兰的反击依旧出色,他们的移动和决定证明这支米兰踢得不仅仅是简单的肌肉足球。伊布本场比赛表现出色,他完全配得上最后的那粒入球。
5 J7 a* M5 f$ K( |. H+ K. T, A
( n! g6 T6 [( q1 U0 N0 ^结论0 R9 h: {5 G6 B7 T
. a" ^) b) W8 b 本场比赛双方显然风格迥异,两队在某些区域占据优势,在其他区域表现堪忧,一支球队的优势恰恰是另一支队伍的劣势,反之亦然。本场比赛中,一支球队专注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米兰控制了中场中路,并在身体对抗方面完胜枪手。客队则很少从边路发动进攻,我们似乎很难看出枪手本场比赛的既定策略,也很难看出他们在控球时到底想做些什么。
4 E4 ]# ~3 r8 e- y
* Q$ [+ t: B9 R' B8 k 米兰确实表现出色,但他们主要依靠着充分发挥效率而不是靠技术取胜。本场比赛米兰只有5脚射门打在球门范围内,也没有完全统治比赛或是完成连续娴熟的配合。米兰就是在向前推进时完全压制了对手——ZM网站曾质疑过米兰的这套战术能否在对阵强队时起到作用,毕竟他们在意甲强强对话中记录不佳——但这支阿森纳实力较弱,米兰毫不留情地拿到了胜利。6 d- x' Q4 h) B& I. t) m# Y1 s, Y
% U" Q+ A9 M: Q6 M0 ^2 U 这个结果让枪手感到震惊。从两队球风上来看,米兰似乎是阿森纳理想的对手,红黑军团在速度和宽度方面处在劣势,但阿森纳却没能在比赛中展现出他们在这方面的优势。令人惊讶的是,枪手本场比赛没有积极主动地从边路发起攻击,这令人感到费解。
. z3 M' K, L. F8 [4 ^ r8 e( X$ Y8 Y9 p6 o* R8 n3 ]+ r& l
温格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曾长期与弗格森大打口水战,“教授”曾如此评价爵爷:“他的弱点是他不知道自己有弱点”。(教授本人的能力和成就确实不容置疑),但从本场比赛来看,温格的弱点是他似乎不知道自己的球队有什么优势。
' g# n7 W0 d- ~3 Z$ I; r! H
4 R& E' B. A4 G
9 \: B6 [, q1 h7 c 该贴已经同步到 __狼、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