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赛季揭幕战澳大利亚大奖赛一样,倍耐力将携中性胎和软胎征战中国大奖赛(4月9日-12日),由于上海气候条件相对寒冷,马来西亚大奖赛之后,轮胎策略又一次成为关键因素,这里多变的天气和流畅的弯角,完美契合倍耐力轮胎系列中最通用的轮胎。
# ?# h' ?+ `2 h. E% A; ^5 j8 ^0 I( a, L. T
米兰,2015年4月6日——近年来,中国大奖赛一直以呈现轮胎策略的精彩较量而著称。中国大奖赛的赛道有着诸多高速弯角,赛道表面平滑,超车机会众多。这一切和上海温带的气候环境一样,使得P Zero白色中性胎和黄色中性胎将成为最适应的选择。6 o9 c9 J8 J# c
9 E3 t$ c; n9 G0 v. c Paul Hembery,倍耐力赛车运动总监:“通常来说,这里的气温要比我们在马来西亚所遇到的温度低上很多,但中国大奖赛的天气真的很难以预估。去年的中国大奖赛期间,天气情况相对稳定,但与之相反,之前的许多年,这里气温起伏不定——因此,这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变量。在上海,左前轮将是面临压力最大的轮胎,同时赛道的牵引力需求也会加重后轮的工作强度。尽管在我们参与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这几年里,我们没遇到过炎热的中国大奖赛,但翻看这里的历史气象记录,高温也存在可能性。这会让轮胎的工作变得非常艰难——上赛道是一条庞大而宽敞的赛道,如果在加上高温因素,这将产生大量能量负荷。但是,就像我们在马来西亚看到的那样,轮胎所面临的挑战将会增加。由于上赛道的庞大,使其有着众多超车点和赛道缠斗,从策略角度来说,我们通常预期这是一场两停的比赛。”
$ p$ E( D! y* K
8 f5 b: v. S/ i$ k 轮胎面临的最大挑战:
! A+ q; a) x9 F. t
" L" J5 ~- q4 N9 h+ [" p0 n, u6 r5 G 中国大奖赛每个单圈约80%的时间是在弯角中,这意味着压力几乎全部施加在轮胎上。频繁的出弯加速意味着车手需要有效防止轮胎空转。在中国,车队通常采取中等下压力水平的设置,使赛车在弯角中和直道上都能保持相对的最高速度。0 n9 Q" V2 {2 b1 M. k
- ^- h* T7 k- {3 A: `5 N
低温的天气状况意味着颗粒化对两款配方轮胎来说都是问题,磨损和性能衰退加速,特别是前轮,情况更为严重。由于高负荷弯角数量较多,前轮将面临承载很大压力,像是一号弯,几乎是个全油门弯角,而大力制动时,重量全部转移到赛车前段,这也会加重前轮负荷。
" V- p7 L' ]% e$ T) ]. y( f. O* w8 h6 p4 x
P Zero白色中性胎是一款工作范围较窄的轮胎,而黄色中性胎则工作范围很广。因此,这一组合也被证明将确保轮胎具有大范围高效工作的能力。
5 o: X7 X8 h0 c* V" ^' Z2 f" \
/ ], M* e( i# e 在13号弯,赛车被施加了最大下压力情况下,轮胎触底面积较之赛车静止时显著增加。
k. d! j: M! K1 n5 c) r
' r) o8 C- P" j% n: c 去年策略及冠军回顾:去年,刘易斯·汉密尔顿赢得了比赛,他的两停策略是软胎-中性胎-中性胎。和今年一样,比赛也是56圈。汉密尔顿在第17圈执行了他的第一次进站,随后在第38圈再次进站换上又一套中性胎。比赛的前15名都使用两停策略,其中中性胎最多连续跑了27圈,而软胎则是17圈。9 t) g( P/ f- N2 i( ^0 p* `
" y4 j6 x" v1 O/ q3 S- L# Q 两种配方轮胎预计圈速差异:每圈1.2-1.4秒3 f+ | S) C3 C# v/ C
6 v4 q- H q# P$ Y 比赛天气预报:空气温度在11至15度之间,有时多云,正赛日下雨概率为10%,赛道条件也将因此变化。3 g" R+ T# Y3 q/ W: \: X
2 x6 R$ p- A/ A( b7 @2 s 倍耐力团队比赛号码选择:#12,Max Damiani(倍耐力F1首席工程统筹)
I" U0 J T, t" }& V' l) n3 I5 a0 U% U/ }( X E* Y1 Z& a
“对我来说,我选择12号。有两个原因:尼基·劳达驾驶的法拉利T12赛车,是我儿时我父母给我的第一辆玩具车,因此那是我和汽车联系的真正开始,而尼基·劳达依然是围场里最好合作的人物之一。第二个原因是都灵队是我钟爱的足球队,12号看台是都灵队最忠实的支持者经常观看比赛的地方。有一种说法,12号看台也是绿茵场上真正的第12人……”
- O5 @8 b) Q$ c+ u* m
, q: r' d; g4 k6 D( D, a$ ~0 r 倍耐力本周的Twitter关注:@f1speedreader。这是加拿大作者和评论员Gerald Donaldson的推特账户,他撰写了一些精彩的人物传记,包括胡安·曼努尔·方吉奥和詹姆斯·亨特。同时这里还有一些关于复古或眼下热门事件的精彩观点。同时也可以关注他的博客
" m% L, `7 i6 M" d3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