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祭扫商业味浓引争议 有人扫墓时烧小姐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22: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于路途遥远或工作紧张,清明归家扫墓对许多人来说已成“奢侈”。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代客扫墓”,以及“IPAD”等奇葩祭品,引发人们对于清明祭扫商业化倾向严重的诟病。3 G8 Z( C( j" c+ Y) G$ g

" q4 {6 ?* X4 o; g4 A祭品“跟风” :什么流行卖什么" _  G0 Q0 A9 `& t$ g

+ u2 G* v( x* T3 m8 t/ S  c8 ~& L近年来,除了鲜花、水果、之前这样的传统祭品,据媒体报道,在武汉一家出售祭祀用品的店家门口,摆出了当下最流行的纸扎“苹果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甚至连“充电器”都一应俱全。外形以假乱真,且价格不贵,基本上在10元到50元之间,“现在的祭祀用品也跟风,一般都是流行什么卖什么。”祭祀用品店老板在介绍这些“新潮”祭品时说。
; f8 q$ S9 n8 X6 e( ?. x  I/ M2 o2 y# W6 j8 h# _
除了“流行”的纸扎电子产品,往年就有的纸扎“别墅”、“西装”、“金项链”今年在市面上也仍颇受欢迎。“去年开始流行‘轩尼诗烟酒’套装与‘豪华轿车",有店主称,名牌烟酒礼盒、豪华汽车也成为市民选购祭品时的“新宠”。而纸房子作为传统祭品也在形式上推陈出新,三层小楼里,游泳池、麻将房、KTV室、车库、院子一应俱全,仿真度也越来越高。
1 W. ~- |' y" W- U! @- p* h* B/ m7 ?  u
“中国人讲究‘事死如生’,人死了应该享受活着的东西,古代厚葬之风极盛就是这个原因。现在社会发展了,有了新的生活用品,连冥币都有人民币样式的了,(新的祭品)属于正常。”华中科技大学历史学博士夏增民认为祭品的多样化可以理解,以前也有烧“电视机”、“冰箱”的,如今有手机这样的新祭品也算不上“不庄重”。但他同时也指出,有报道说有人扫墓时烧“小姐”之类的,这种恶俗的行为应该反对。
% N" v# |* W: n* E1 u5 O/ d
3 e4 |% d! z8 J: O职业扫墓人现身说法:“专业队伍”实为兼职
) b% H# o# y6 N3 `9 D
4 T1 m/ K: P3 {  L3 W清明祭扫传统的变化不仅仅在祭祀方式上,近年来,连祭拜的人都渐渐发生变化。" L- w# H4 W6 Z# I) R

8 F: v" v, C0 ^% |  s7 @- S“我们为那些不能亲自来为已故亲人、已故师长及已故友人进行扫墓的孝心者,代尽孝心和情意”,这是北京一家代客扫墓的网站上打出的服务标语,中新网记者拨通了这家代客扫墓公司的电话。) ~5 y& d7 y  {5 R0 q

6 K4 z. C; C: n5 z“你是记者吧?”一个东北口音的男子接起电话时显得尤为谨慎,但打消疑虑后,他开始热情介绍他们的“业务”一般会有两人同行,一人扫墓、另一人则负责拍照作为付款凭证。异地扫墓的服务费是500元/天,差旅费或特殊要去的祭品开支由客户自行承担,但如果是北京本地的公墓,则是680元/天。
- P: g' v: J; L$ H. o
. z2 |( B1 F( y3 {) i/ s: C  ~6 I6 k* q“我们开车去一趟,买东西(鲜花、水果等祭品)得100吧,还有来回的油钱,而且到那地方不一定能马上扫上墓,有时候得排队、要走很远,一天两个人只能扫一个墓,还是相当于500。”电话那头工作人员对自己提供的服务质量打着包票,“我们干这个不是一天两天了”。
. Y! L3 {$ L8 s5 \, W5 x' u: N' c8 j9 Y2 |
网站上也赫然贴着他们的“庄重承诺”正装得体,前天洗澡、早晨洗头洗脸、刮胡茬、棕色皮鞋,黑色袜子,庄重肃穆。
3 x- ~; r/ N2 r  Q
: `& w3 O* i( k# u8 R! k而随着进一步的访问,记者发现,这只所谓的“专业扫墓队伍”的真实身份其实是装卸队工人,利用空余时间兼职。对于异地扫墓的要求,对方表示“坐火车、坐大巴都可以,但要提前10天打电话好买票”。. {* c; s6 c* `; O4 J- ^" ^

. Q- u) {7 l9 K% @“事实上,请人代为扫墓一直是有传统的,比如,你没有时间回家,请墓所在地亲戚扫墓时代劳,但烧香等扫墓用物的钱自己得出,当然不必给亲戚付酬。”虽然从民俗角度的确有亲属代扫墓的传统,但夏增民并不认同“职业扫墓人”的出现。
- t, n1 P. [1 t: v9 y0 ~( ]
8 i) e; c6 Q& x, z' K他指出,可能是家在外地的人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回家扫墓,迫于道德压力和社会压力而不得不雇人扫墓。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则表示,花钱找人扫墓是对先人的一种亵渎,“反应了社会的一种浮躁,没有真情实感。”0 @5 p& I. Z2 R' s1 i) B

+ M# u5 V$ x. ~! c随着现代人离家工作、定居的增多,这项特殊服务已不是北京的专利。在一家知名购物平台网站上,提供“代客扫墓”服务的商家遍布天津、重庆、武汉、四川、新疆等多个省市,收费也在200-1000元不等,但仍呈现“咨询多成交少”,成交量最高的也不超过2单。
% b) w" E7 `1 e3 \4 ?! E& r; M: Z2 j; o
与其清明大办 不如在世多尽孝
. W8 m5 A/ M) \& h2 I% P% J8 n
6 L+ `; e5 Z6 y/ n对于清明的商业色彩渐浓,网络上的讨论声音也很热烈,有人认为,祭拜祖先、寄托哀思的节日和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显得“不够严肃”,还有人犀利指责那些用奇葩祭品祭奠先人的行为属于“生前不孝、死了胡闹”。: J  Z2 W4 z  B- D2 j# P

, b# V5 D  h3 e5 p! X4 S纵观当下,祭扫的方式在不断推陈出新,清明祭扫传统该如何面对这些变化、国人又应如何尽孝?引人思考。
; p0 B' Z8 o; s/ n/ ?
* _5 y- D5 m3 C1 M' P# h# o民政部近日发布了5项公墓服务行业标准,并且规范了公墓单位可供应的文明祭扫用品种类。而在此前,也有一些省份开始推广“无火扫墓、鲜花祭奠”,还有一些无法回家扫墓的网民在网上设立灵堂,在线点香、寄托哀思。
# q- k, ?- t  ?3 T! f8 m
# x) @: R9 z$ c( I, f) r“感觉太虚幻、太虚拟。”虽然自认是资深网民,但夏增民也表示无法接受网络祭奠,“还不如在家里摆上亲人的照片,致以哀思,同样很好。”他认为,有条件到墓地致思最好,清明时节,在古代,除了祭扫,还有春游踏青的效果,但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也可以遥致哀思。
  W% l, E5 c0 F- H
2 o2 w0 J& O2 O" L9 G: Z, Z“清明回家扫墓是个传统”,夏学銮指出,但集中在清明扫墓也容易造成拥挤和不方便,如果实在距离遥远,“网上点香、栽树、鲜花祭奠……现在有很多新的(祭扫)方式。”他还表示,孝心应该是常年都有所表现,不一定非得到这一天才能思念,也不一定非要到清明才能去扫墓。; U% y- }( h) |* F! z+ P7 N) D
4 ~0 N1 \% L) f+ w
而苏州市民政局和苏州市殡葬协会曾发布的一份《文明祭扫倡议》或许能为现代人带来一些启示。这份《倡议》鼓励市民选择绿色节地的殡葬方式来安葬亲人,并认为子女在老人死后借丧葬活动之机摆阔气、讲排场,不如趁在世时应多孝敬,让其老有所养。(完) , R% z7 L: i. @, O; z' N

尚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4-5 13:13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说呢
; E0 N5 z) q#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累计签到:1137 天
连续签到:1 天
板凳
发表于 2013-4-5 16:55 | 只看该作者
...................# G4 E, a5 A'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鄂ICP备11007229号 )

GMT+8, 2025-2-22 21:29 , Processed in 0.04216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