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联赛终场哨响时。
7 F8 ]& A& B+ q& A
Z7 g8 u$ t5 R9 }$ e6 G
8 B* i, Z( u8 `$ `1 u4 H' d& a4 T5 y/ u
2012-2013赛季的全国排球联赛,在关注者的重重质疑中匆匆开始,于忧心者的声声问责中草草收场。! J; m$ d* Q. Y
2 Q+ ~& v- Q' H- w; n4 S3 s
伦敦奥运周期国家男女排完败,中国排球人才匮乏的归因言犹在耳,本应是发现和培养人才摇篮的全国排球联赛却未见任何积极举措推出,最终上演的是以让路全运为由提前开战、压缩赛程的“走过场”式联赛。6 H5 H, I* L4 r$ ?
! b; ]& r: b8 y/ b, d. |, l
随着比赛的推进,主管部门保守的政策、僵化的思路、闭门造车的观念、漏洞百出的赛制、赶集式的赛程以及争议颇多的电视转播问题渐渐超过比赛本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相比搞得红红火火的中超、CBA,开展到第17年的排球联赛仍是一潭死水,从1996年第一届联赛就在追求的排球职业化, 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作为中国排球的管理者,排管中心自然难辞其咎。3 [6 h" i2 b: P8 S
6 ?5 C7 [* m& R; G: g" U% o5 G5 L% ? 但是面对接二连三的责问,担任排球管理中心主任16年的徐利在离任前表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和任何文件上,从来都没有说中国排球联赛是职业化的联赛”,并断定现阶段国内不适合发展职业排球联赛,这样的回答令广大热爱中国排球、一直翘首期盼职业化、期待中国排球再次腾飞的人们感到十分愕然。
* }7 V4 M8 V& H0 G
7 a1 R9 S+ z8 C0 ] 中国排球的管理者怎能如此不负责任?$ E" Q9 b+ P" |- s: u/ U9 m: ^
w0 ^( k5 V" M; u7 y5 e: o: h L3 k+ Z 从联赛创办之初就致力于推进的排球职业化,只热火朝天地搞了两三年,新鲜劲儿过了,困难来了,就转而紧盯中国女排,确保国家队成绩,长期忽视联赛,更谈不上积极给政策求发展,长时间疏于管理、不思进取之后,却得出中国不适合发展职业排球联赛的结论,这难道不是管理者在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1 D* U# V, S. q9 r% Z3 i
% B; m* M2 U0 k: J* L
中国排球职业化,到底是不能还是不想?$ [& z" [6 x8 Q8 \
; X4 n9 B4 l" T8 q8 _ 众所周知,体制和全运会的束缚,确实阻碍了以人员流动为显著特征的职业化进程,使得期望依托市场运作获取生命力的排球联赛举步维艰。但是作为项目管理者,排管中心只管搭建联赛平台,坐视赛事低水平运转,十年鲜有推动联赛发展的政策出台,管理联赛的水平每况愈下,招致媒体批评不断。但是一遇问责,就全都推给体制,归罪于全运会的束缚,但这是否能成为排管中心低水平管理联赛十几年不求任何改变的理由?" M) u+ C( b7 w" _& G
Y3 V1 R- ~$ |+ s; T1 e
排球不改革,继续沿老路走下去,能有出路吗?5 A2 U, T% G; w, K" {8 o V
; C; A' J$ v+ ^5 A
伦敦奥运周期,男女排国家队成绩均出现滑坡,每次剖析原因,必归因于排球人口过少,主教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作为项目的管理者,排管中心从来没有在激活排球市场、打好群众基础上下过功夫,动过真格,也从来没有虚心向其他项目、向排球先进国家学习,一直死抱着老一套的观念不放,直到伦敦奥运周期男排、女排、沙排均两手空空,完败收场。然而在中国排球这个灰暗的冬天,管理者们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少触动,更也没有谁在忧心如焚地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排球寻找出路。! Z) v9 H, |) _# n6 M' F' F4 O4 O
3 L& ~* J8 ~0 A, R% l$ ?4 n0 M9 q 以上种种,令无数热爱中国排球的人们深感忧虑。曾带给几代中国人光荣与梦想的排球,会不会就这样蹉跎?十年之前,有“铿锵玫瑰”之称的中国女足跌入谷底,至今一蹶不振,女足的今天,会不会是女排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