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起猝死悲剧引发反思: "强我少年"仅仅是口号?

[复制链接]
累计签到:1137 天
连续签到:1 天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起因“跑”而生的悲剧,其中3起发生在高校在校生的身上,而唯一的非在校生丁喜桥也只有25岁。当人们还在感慨逝去的生命如此年轻时,不少高校因为害怕出事,取消了长跑项目,东华大学也暂停了冬季三公里跑,这不禁让人疑问:中国学生的身体,已经如此弱不禁风了吗?
累计签到:1137 天
连续签到:1 天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6:46 | 只看该作者
反思·缘起
+ a% ~! h  N" n/ P7 r9 T: y# B+ V5 m+ p$ h
长跑引发的悲剧
7 f! ?; p# z" q; G# e  a7 k# g- F4 W
11月18日至11月28日,短短11天时间里,广州、上海和湖北相继发生了4起与“跑”有关的“猝死”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1月18日,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上,21岁的大三学生陈杰在冲过10公里比赛的终点后倒地,心跳与呼吸骤停,最终不治。同一天,同一项赛事,25岁的广州某地产公司员工丁喜桥在5公里马拉松比赛终点前300米倒地,在与死神抗争8天后于医院去世。11月27日,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内,一名外语学院的大三男生在跑完1000米体能测试后突然晕倒,急救无效去世。11月28日,湖北省襄阳隆中职业技术学校21岁的熊浩然,替人参加1000米体能测试,在完成500米时倒地,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累计签到:1137 天
连续签到:1 天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6:46 | 只看该作者
反思·现实) u# y3 X% \$ d: K+ j
7 d+ I8 h5 }5 ^; F/ b
4 j' Y7 M" v$ H1 l; i, v' x) n6 ]7 D
学生体质持续下降
% H( s2 ?2 W8 z/ B9 d
# r% I2 k+ s- b* w! ~7 D那天家里一位正在上高中的亲戚,拿着一枚银闪闪的奖牌回了家。他很高兴地说,在学校运动会的1000米跑比赛里,他以3分46秒获得了亚军。记者当时心头一震,因为清楚地记得,自己当年参加北京市体育中考的1000米跑时,成绩是2分56秒。
" G6 q  }8 r9 v) j* v+ u/ z/ G0 {: H* b4 o
《北京市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报》的数据表明,与2005年相比,初中和高中男生1000米跑城市男生成绩下降了4.96秒,女生800米跑城市女生成绩下降了7.98 秒。大学男生1000米跑成绩下降4.28秒,此外在握力、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项目上,均是双降!调研给出的结论是,大学生的握力水平、爆发力、力量耐力和耐力素质持续下降。
7 M7 h5 v- ~( U  R: f7 |2 P4 j# u) }1 c4 v) r! W
“体质差,而且是很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接受采访时说,“大学生是中小学生的延续,身体素质问题都集中爆发在大学生,耐力、力量、速度连续20年在下降,这是我们体质调研反复论证的结果。”
& w/ g" O, a' E* U1 K. R
* `3 L2 J. [9 ^0 `) o%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运动协会副秘书长赵迎则表示,去年9月他们推出了“强我少年”工程,包括形体测试、人体成分分析和体能测试,他们从全市16个区县抽取的32所学校所建立的数据显示,在北京不是肥胖儿一个问题,还有将近40%参加抽样的孩子存在营养不足。
累计签到:1137 天
连续签到:1 天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6:46 | 只看该作者
反思·官方; i" F" b1 ~& X( C' e3 \/ H
, Q, q  b5 r$ w! t0 u) o8 h4 K
内因很成问题
/ u9 ~" I5 `  v4 }
+ ^9 I2 W7 x( Q, C5 _* d" L频出的“猝死事件”,让社会舆论的焦点对准了体育教育,记者联系到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方人士,他表达了自己的苦恼与无奈:因为一串统计数据就能抹杀相关领域许多人的辛勤工作和众多成绩。他认为在现阶段,不是政策和设施的问题,更多的是人内因的问题。  Q4 r) ]/ D3 D! b/ W% I$ G' d2 {
2 G# x0 K0 c/ S5 F% r, @7 V
“现有条件下,能做的都做了!但再怎么创造条件,修缮设施,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引领,都是外因。”他说,“不可能叫校长和老师去一个一个盯学生吧!学生即使去锻炼了,达到了每天一小时,达到了每天做操两次,问题是出汗了没有?是否达到了一小时的锻炼效果?”
8 l$ U# k8 q# ?! e: Q' T, o4 I
该人士表示,现在中考体育报名引体向上的孩子,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就因为现在孩子的手普遍没有力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社会竞争、未来就业压力巨大,加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家长和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意识,积极性不够。
* w$ S* v) U2 }: d% e" t9 [$ X/ F2 b# l' n7 T+ `! @. S1 p
“什么时候国家发文件让老年人去锻炼了,可老年人为什么踊跃地健身?”他说,“这是因为他们知道,不锻炼身体,寿命就无法延长,这就是内因起的作用。可我们的孩子和家长现在意识不到,所以现在孩子的颈椎病、心脏病、糖尿病和血脂高都多了,我们简称‘中小学生成年病’。现在学生体质不仅是学校要抓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时间,还需要全社会、学生家长、学生本人都来注重,这才是最关键的。”
累计签到:1137 天
连续签到:1 天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6:46 | 只看该作者
爱好自然没热情3 }2 y1 B( a7 ~$ s: m

2 e0 G; A( ?, |( E1 g记者采访了两位今年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北京籍新生,他们的想法非常有代表性。: V3 v) r& v3 F2 \# h' q7 ?

0 k: V8 l2 t( @! r在北京一所外语院校念书的小李,目前与体育的全部联系,除了观看NBA和欧洲五大联赛等赛事的直播,就是体育课了。他说:“体育课我也就是当个玩,不会出汗的。现在就是懒的动,从高中开始就一直这样。不少同学也这样。”
( Z% Y( ~3 F; h& L6 R3 n- t8 A" U. n; V' B# v
女大学生小卢说出了另一部分大学生的心声。小卢虽然体育成绩一直很好,也称自己是个“有运动细胞”的人,但是她也没有日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她说:“体育这事儿看起来可有可无,我没有当成一个必须要做的事儿去做。”& p  a0 [+ c5 t( S3 ^

: V7 j5 z) }& Q7 _4 R6 X* g+ ^2 h无论是“懒的动”,还是“体育这事儿看起来可有可无”,这反映出当体育不再与升学和应试挂钩之后,不少大学生失去了继续参与体育的热情和动力。
6 p8 B0 v. n2 o1 J; N3 b; ~6 G# g. A, w# |. W  t. }2 {
记者调查过程当中也发现,一些初中生,初一初二在学校的体育课上“消极怠工”,初三体育中考前却突击练习,甚至请专人培训辅导。更甚者是,在小学体育课的跑圈儿训练中,部分孩子就采取了“假装打喷嚏”、“假装系鞋带”等方法打马虎眼。如果学生本人没有把体育当成一项个人爱好,变成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无论体育是否与升学挂钩,他们都会缺乏参与热情。
累计签到:1137 天
连续签到:1 天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6:47 | 只看该作者
反思·父母
6 w) m$ [  J" J# X' i8 R+ B7 ]3 ^/ a3 ~) r5 g5 K) h
家庭影响最重要
) y) ]8 @& r" I  |8 R% a2 F7 L. D  T) U2 a  L9 H# `  L6 i  R9 S& o
张女士的儿子今年升入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的初一年级,她表示自己很乐意让孩子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张女士的丈夫邢先生就有非常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上大学的时候就天天跑步,如今不仅喜欢打羽毛球,而且每天还坚持一个小时的快步走。“我认为,体育对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有很好的良性影响,坚持下来,自己心里就会非常有成就感,所以我一直想要培养孩子的体育爱好。”邢先生说,“孩子有一定时间锻炼身体,也是一种缓解,如果持续学习,那就把孩子学坏掉了。”
7 ^2 o9 e3 J  o/ [) X7 y, f5 D, I$ @, E) ^
小邢已有了自己的体育爱好和习惯。“每天上学午休时间,如果有足球门,我就会去踢,我喜欢足球。”小邢说,“即便没有球门,找个墙我也要去踢。”而小邢也表示,即便将来高中体育不再与升学分数挂钩,他也会喜欢上体育课。他说:“因为我喜欢体育!”
7 e) p, R& R: b+ \3 G9 R  t1 n! Y" l+ N% {) u* M6 k" k- E) V# Q
纪女士今年上三年级的女儿小张,也非常喜欢上体育课。“踢球,我也可以,学武术,我也还行,自由活动时,我就和伙伴儿一起玩编花篮的游戏,每节体育课的内容都不一样,挺有意思的,我很喜欢上。”而纪女士夫妇,也都有着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爱好。纪女士自己喜爱打羽毛球,并且在公司的羽毛球比赛中拿过名次,为此她给女儿报了一个羽毛球培训班,“想法挺简单的,锻炼身体,让她多蹦跶蹦跶,也许将来还能陪着我一起打打球,给我添个伴儿。”纪女士的丈夫张先生,每周都要和朋友去打一次篮球,他说:“体育能让人产生一种酶。一定要给女儿培养一个一生的体育爱好,因为好身体是最重要的!”
累计签到:1137 天
连续签到:1 天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6:47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专家
# h4 ?3 {9 [2 h- Y; l# O) C# v
别再傻应试了6 \5 `5 U# }% l4 v6 v9 u2 H
* D" C1 y& l# y0 `% R
“体育与升学挂钩”的强制锻炼方法,是刹住目前学生体质监测数据下滑最有效的措施。这个观点,北京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毛振明也认同,但他认为这是在“以毒攻毒”。他表示,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孩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而家庭在对待孩子参与体育的问题上,必须转换观念。: k2 R0 a4 V# E) X: W5 l

1 p7 K! P' J6 s7 }) L! X2 @! E) K  S& m9 E0 a; O8 @8 K
毛振明认为,目前中国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让学生、家长、教育者都屈服了,因此要达到“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性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就是在开始阶段增加强制性。“至少让体质别再这么快下降了!”他说,“在这个锻炼过程中,加以引导,可能一部分孩子能体会到,感冒少了,学习效率提高了,结交了一些朋友,有些项目真的挺好玩,从而爱好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0 k& w7 v& g, @( W, V$ i( V* F
  I/ }0 f, B( j! |; c' ?( n$ L' [毛振明认为家庭必须转变对体育的观念,“在不良状态下,多做题和多写字,有可能就晕了,这时候去做几十个跳绳,多做几个俯卧撑,跑一小圈,回来效果一定会更好,这是帮他们做得更好,这是有科学道理的。”他说,“孩子的身体是一辈子的大事儿。通俗点说,就算你选个女婿,你肯定首先也是选个身体好的,恐怕最后才会去考虑哪个孩子数学好。企业用人也是,先要有精神的,能力强的,有德行的,一看这人可能就老要请病假,人家也肯定不要你。所以别死应试、傻应试,别就为了孩子能多几分,做毁了孩子一辈子的短视行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鄂ICP备11007229号 )

GMT+8, 2024-6-26 18:22 , Processed in 1.29740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