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联客场3-2击败切尔西,英国《卫报》邀请著名技战术分析网站ZM的编辑迈克尔-考克斯,从技战术的角度对这场比赛进行了深度解析。考克斯指出,红魔抓住蓝军左路容易被攻击的弱点,拉菲尔和瓦伦西亚两名右路好手轮番攻击收到不错效果。+ O2 @; T& c; k m: I# ?( W
8 n9 ]5 U0 ^* u+ @7 @. |% u- S
# k+ o9 e2 g# a0 G3 p: N
阿科尔腹背受敌 & s6 X8 s9 E2 F7 Q/ P
在首发阵容方面,因为特里禁赛和兰帕德受伤的缘故,迪马特奥的11人很容易被猜到。意大利人还是以4-2-3-1迎敌,托雷斯突前,阿扎尔、马塔和奥斯卡在身后支援,米克尔和拉米雷斯组建双后腰。后防线上,卡希尔和路易斯联袂中卫,阿什利-科尔和伊万诺维奇一左一右。
- \: V# |0 ~) Q% c, `' H& z s% c
相比较而言,弗格森的技战术就很有悬念了。老爵爷最近力推中场菱形站位,使得他的用兵有了两套方针,对手很难预测弗格森会采用菱形踢法还是双边翼阵型。结果,苏格兰人选择了走回老路,阿什利-扬和瓦伦西亚一左一右担任边路突击手。弗格森此举是认准了切尔西左路空虚的弱点。
& E: |. z5 ^$ k! K- M
2 ^/ H" x7 ^, i: R6 i5 ]路易斯避无可避的乌龙让曼联早早领先,落后的切尔西必须打得更加积极主动,红魔则选择了防守反击的策略。弗格森选择主攻切尔西的左路,本赛季蓝军左路容易被攻击成为常态。这是因为阿扎尔太过突前,而且喜欢频频内切到中路。这就使得阿科尔镇守的左路暴露在曼联面前。阿科尔要面对瓦伦西亚和助攻上前的拉菲尔,以一敌二难度可想而知。
% H( c) M* P6 g7 {' c7 d b T4 K# l6 U7 j( t. i
瓦伦西亚速度快而且防守不弱能客串右后卫,这就使得瓦伦西亚不仅可以跟阿科尔正面PK,还能跟上助攻上前的阿科尔进行堵截。本场阿科尔对瓦伦西亚的防守做得还是不错的,厄瓜多尔人6次试图过掉科尔只有1次成功。不过,曼联辅以拉菲尔在右路的进攻,这样就造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阿科尔双拳难敌四手难免顾此失彼。
" t! n W1 X) E" A
& `' i$ C1 g5 f! H/ u6 J曼联的第二个进球,将切尔西左路空虚的弱点暴露无遗。曼联后场长传,助攻上前的拉菲尔一个挑传过了阿科尔的顶,瓦伦西亚突入右路空挡,把球扫向门前,皮球穿了路易斯的裆来到点球点附近,埋伏在那里的范佩西扫射破门。这是曼联右路二人组的经典边路进攻,拉菲尔和瓦伦西亚身披2号和7号,这分别是右后卫和右前卫的标志性号码。! g* p/ P5 R: `* u- d- v) D1 t+ F
. o! F+ R3 \. [
曼联选择防守反击主动交出控球,切尔西随后在控球率上优势明显,这也给曼联的防守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曼联的进攻球员不得不回撤协防。起初切尔西踢4-2-3-1,米克尔和拉米雷斯打双后卫,米克尔经常压上进攻,鲁尼不得不回撤得更深来看防米克尔。切尔西改踢4-3-3之后,米克尔成为唯一的后腰,此刻鲁尼才得到了解放。那个时候曼联主打4-1-4-1,鲁尼和克莱维利都承担了不少防守任务,这也让两人很不舒服。
. c4 @+ y2 P/ \8 g$ F2 C/ K
I% A! x' U8 \' x) X鲁尼在禁区前沿被阿扎尔断球,他随后跟上去在身后铲倒了阿扎尔吃到黄牌。正是小胖的这次犯规让马塔任意球扳回一球。在上半场结束前缩小了比分差距,蓝军下半场动力十足并最终扳平了比分。回到同一起跑线之后,两队都放慢了节奏,比赛显得有些乏味无趣。
! S1 l0 e+ A0 A( ?! |
6 t6 p$ O* k' F' I- Q! d( Y0 J6 O7 n5 f1 ^' e
伊万诺维奇的被罚下,让曼联重新燃起了求胜的欲望。虽然主裁判的争议判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弗格森在曼联人数占优后加强进攻的思路还是值得称道的。11打10的时候,主教练往往会按兵不动,直到发现对方死守才发现攻击手少了。弗格森在人数占优后果断用埃尔南德斯替下克莱维利。墨西哥人和范佩西组成双前锋,鲁尼则担任前腰。切尔西在人数减少为9人之前,曼联一直在进攻中投入5名球员的兵力,控球率占优是必然的结果,埃尔南德斯则是抢点的一把好手。3 s J& X3 Q& T" _' D* X- Z
" m. A w# _+ ~6 o8 s3 |$ P( m7 ^$ f8 K
迪马特奥的换人是合乎逻辑的,他试图保平,这是可以理解的。伊万诺维奇被罚下后,阿斯皮利奎塔填补他的空缺,伯特兰的上场是为了给科尔提供更多的保护。埃尔南德斯进球将比分再度超出后,迪马特奥遣上斯图里奇意在扳平比分,但最终没有成功。
" e; h+ t. e3 P/ ? i( G) y! n. T1 ~% T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