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984年许海峰为中国“击落”奥运金牌,让“好多好多人”体会到了奥运锦标所激发的自豪感和愉悦感,在每一次四年的等待、每一届盛会的迎来送往过程中,一个重视金牌、为冠军喝彩以及追寻成功者成长历程的“奥运关注模式”,也不知不觉形成并固化了。今天,我们不回溯这种模式的存在背景、土壤,不想讨论中国奥运“唯金牌论”战略的得失,只想说,快三十年了,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失败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本着内心真实的诉求、从体制的高度反思失败。
3 D8 \" U1 S7 c# U# T6 U+ D( x7 z5 |% x0 S7 c3 v+ ^
吴景彪“丢了”金牌,他嘶吼、泣不成声,说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所有人。老外们不解,因为在他们的概念中,得银牌也特光荣、特“吹牛”,好比同一天,英国BBC在奥运专题节目里乐不可支地报喜,说自家的艾米斯丹得到自行车女子公路赛银牌了,赛事第二天东道主总算“没白混”,怎么别无二致的银牌,倒把中国运动员给整得跟千古罪人似的?
, s: k+ W- c& x& F# B
- U x% C* B: F) n0 V H; ` 我们当然明白吴景彪的心路,但是这一次,与理解一起冒出来的想法,不是遗憾、同情,而是烦躁、气恼,甚至想找个“说了算”的人问问,过去经年,我们中国人都得了那么多金牌,2008年还以东道主身份办了一届近乎无与伦比的赛事,到如今,难道所谓国家的荣誉、历史的使命、国人的期盼,还需要完全靠金牌来兑现,像山一样压在运动员们的身上吗?
' s- U9 L. g( @. C; P3 ~! a- J: m# V* u. S6 X: G3 t
比吴景彪还不济,周俊干脆连成绩都没有,这对自悉尼奥运会将女子举重纳入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之前三届奥运12战豪取11金1银的中国女举而言,算是奇耻大辱。但经过一天多的沉淀和发酵,连中国代表团都觉察了,原来外界最在意的,不是这块金牌飞了,也不是女子53公斤级项目为哈萨克斯坦夺冠的那个叫“祖尔菲亚”的姑娘到底是怎样的身世,而是17岁的小女孩儿周俊,成绩平平、经验稀少,怎么就被举重队带去了伦敦?“周俊事件”能否会成为一个揭开长久以来国内奥运选拔体制中最不可告人的“机密”,促使未来选拔更合理、公平、透明的契机,再有就是大家也在担心,莫名的惨败千万别把周俊给“伤”了。) W0 _+ b6 H; V Z1 k; N) A% g
. T% W* H7 a5 I
竞技体育当然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每一个运动员都有金牌梦,可奥运的核心意义是“重在参与”,换句话说,每个运动员首先要享受参与的快乐,并把这种快乐传递给世人。试想一下,要是只为金牌而来,37岁的体操“前名将”丘索维金娜、迟暮的“蛙王”北岛康介等人,干脆就不会到伦敦,至于朴泰桓、菲尔普斯们,失败后肝肠寸断“想不开”也说不定吧。0 y9 F% e, ?+ ~( v0 U+ \
2 @ Y5 X7 r2 } 生活是美好的,体育的最高境界,是帮助人类感知和实现生活的美好。但愿,透过这次国人对伦敦奥运会金牌的一点点“漠视”,对失败感同身受的理解,包括对体制的诘问,未来能促成中国体育奥运战略的一次整体反思,也能让我们的运动员轻松一点。$ k2 h. A% i9 A& c* Y
" w' F, }2 p& E s4 @5 }
1 Y2 h# g; c' w2 \1 \1 P 该贴已经同步到 sw5325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