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皮尔洛传基耶利尼,基耶利尼短传找卡萨诺,这两个动作都是非常常规的,而德国人的防线此时的表现也非常正常,该盯人的盯人,一条线滴水不透。中后卫已经补到右后卫旁边盯防卡萨诺,后腰的赫迪拉也开始靠拢。这根本就不是机会,按照程序这时候卡萨诺把球回敲给基耶利尼,基耶利尼交给皮尔洛,皮尔洛转个身然后交给另一边的边后卫,除了能增加传球的次数和让观众打个哈欠以外,这次进攻就这么过去了。但是正是因为卡萨诺的突然转身抹过了胡梅尔斯,一下从三个防守队员中间突出来,第一时间传出过顶球越过了似乎还在惊讶卡萨诺怎么突然冒出来的巴斯图尔波,巴洛特利一蹴而就。这个过程中至少60%的功劳是卡萨诺的,剩下30%是巴洛特利,10%给皮尔洛差不多。那个文章里面说首功应该是皮尔洛,因为他发现了基耶利尼没有被德国控制——我靠,你见过几个边后卫被人控制住的?边后卫一个人占一条边,你让谁去控制?这种分析完全是对场地宽度没有概念。0 w1 u2 Y3 Q) ?0 \/ T. M
, c+ ]+ w* [* ^0 r0 ^ 实际上,对于皮尔洛的作用要客观的看待。皮尔洛五场比赛一场不落,但是看看小组赛的头三场比赛,和淘汰赛阶段的两场比赛,为什么意大利头三场比赛里面没有完全没有表现出那种统治级的气势?皮尔洛不是在场上而且表现还不错么?我认为,这个区别就在于蒙托利沃。正是他,而不是皮尔洛,有效地串联起了意大利的中前场。蒙托利沃的那种中短距离一脚出球直塞穿透防线的能力非常对巴洛特利的胃口,这两个人非常来电。而且蒙托利沃自己本身就有拿球的能力,可以围绕自己形成一个倒球的小圈子,配合脚法好的皮尔洛,卡萨诺,德罗西和巴洛特利(稍差),可以隐隐倒出点巴萨那种感觉。而且还得说,蒙托利沃的反抢能力真不是一般出色,本身身体不差,下脚又比较精准。他在后腰之前的拦截是非常关键的。不得不说,加利亚尼这笔买卖做的真合适0 D4 q, b- w: U# I w%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