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明破碎的足球梦:兴衰皆"关系" 实德必转卖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5年,徐明的“足球革命”盟友、深圳健力宝原总裁张海因经济问题步入牢房。当时,本报记者和徐明就此事有过交流,他叹了口气:“唉,张海耽误了我的足球大计。”

  徐明的心中一直不缺乏“大计”,他的很多思路都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他的财富王国更是一直神秘莫测。只是7年后,当张海已经提前出狱,徐明却同样因为经济问题被相关部门控制。如果说此前的张海耽误了徐明的足球梦,那么现在呢?徐明还在想着他的足球吗?

  2012年3月14日晚,实德集团突然失去了和老板徐明的所有联系。据说一段时间后,他的哥哥徐斌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里面传出徐明的声音,嘱托他接管实德集团的一切事务;而所有事情的处理,将由徐斌领导下的三人小组来决断。

  银行业的消息是最灵通的,几大行马上暂停了对实德集团的贷款业务。一家在大连设立分行的地方银行消息闭塞,他们在徐明失踪之后,还满怀欣喜地从一个国有大银行手中接过了对实德集团的业务,几天之后才发现他们接过的是一个巨大的烫手山芋。

  3月31日,实德集团内部发出一份《关于做好稳定当前经营工作的紧急通知》,称“3月14日与徐明董事长失去联系后,集团已向大连市委市政府进行书面报告”,并宣布由徐斌牵头组成董事会领导小组,代行职责。至此,徐明“出事”成了公开的秘密。人们关心的是,接下来实德何去何从?

  实德集团的业务涉及面很广,贷款总数惊人,因此外界传言它已是“空架子”。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从实德目前业务的成长性来看,空架子一说并不确切。集团前些年在主业塑钢型材上的收益不大,有几年甚至因为国际石油的涨价而亏损,但在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一直处于盈利状态。这种盈利为集团带来可观的现金流,只是因为近几年实德集团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地产上,在北京、哈尔滨、大连、重庆等地大肆拿地,徐明的资金压力一直很大,尤其是还贷压力。

  作为商人的徐明,信奉胡雪岩的瓦罐理论:“9个瓦罐8个盖,就看你是否有本事灵活运用,随时让9个瓦罐都有盖子。”他也确实有这个本事,因为涉猎银行和保险等金融类行业,他可以在资金运作上长袖善舞、游刃有余。但徐明失踪,银行业又对实德集团采取收缩之后,集团的正常运作出现了问题。

  这个时刻,没有多少造血能力、几乎完全靠集团投入的实德足球俱乐部,就成了集团内部最凶狠的“吸血鬼”。但同时,因为它极具社会价值和影响,又成为和有关方面谈条件的最重要砝码。

  今年4月之后,实德集团不再给俱乐部输血,到6月球队欠薪已经达3个月,而且大幅拖欠承诺的赢球奖金。当时,曾有部分球员向中国足协反映情况,恳请足协依据纪律条款,放自己为自由身。而实德俱乐部也希望能靠卖球员解决燃眉之急,据说俱乐部总经理林乐丰( 微博)曾直接致电恒大老板许家印,希望对方能体谅自己的现状,以3000万买下实德后卫李学鹏。

  许家印和徐明并没有商务往来,但因为同是足球老板,两人曾有过一些接触。徐明曾偕同赵本山,参加了恒大集团位于清远的一个旅游城项目的庆祝活动。因此,对林乐丰的请求,许家印表示应允。

  除了这个努力之外,实德俱乐部还将自己标价3.8亿对外出售,一度和红牛集团走得很近。红牛当时考虑收购一家中超俱乐部并迁移到云南,他们对有近百座奖杯和十几年辉煌历史的实德十分青睐。双方在大连进行了几次会谈,在会谈条款接近一致时,作为红牛集团的顾问,前英格兰主帅埃里克森也被请到大连,现场评估实德队的价值。

  实德和红牛的接触被本报率先曝光之后,大连方面也产生了巨大反响。有人认为,这是实德俱乐部的一个策略:如果大连市无动于衷,实德就这样高价位卖掉球队,不仅甩掉了一个大包袱,又能给集团增加一大笔收入;如果大连市过问,还可以和大连市好好谈谈是继续还是托管,并能在条件上占据主动。

  不过,现实仍然困难重重。13年前,当徐明从王健林手中接过万达队时,收购合同上曾明确写明:如果未来球队要转卖,必须留在大连市;另外在重要球员转会上,俱乐部也不能独断专行,需要征询大连市的意见。这就基本上堵死了把球队出售给红牛的可能。李学鹏作为大连新生代球员的代表性人物,大连市并不希望他被卖出去,而且即使卖出李学鹏,对于俱乐部的未来正常运作,依然是杯水车薪。

  无论如何,在徐明出事之后,实德集团已经没有力量继续承载大连足球的未来了。为了将大连足球的最纯正骨血留在大连,最终在当地一些有识之士的鼎力相助之下,本赛季剩下的这段时间里,实德队由大连市体育局暂时托管。

  徐明的足球缘,到此宣告终结。而他曾经在中国足坛上面演绎出的各种剧目,依然留存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徐明介入足球圈,在1998年就开始了。

  1998年9月,大连万达队在足协杯半决赛中被当时尚在甲B的辽宁队淘汰,万达董事长王健林赛后赶到新闻发布厅大发雷霆。此后,他又单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中国足坛的假黑严重不满,将退出中国足坛。此举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并受到当时大连市某领导的批评。

  1998年12月9日,王健林公开宣布:万达俱乐部1999年将实行股份制,实德集团以每年投入1000万元、合同期5年的代价入股,购得俱乐部和球队的冠名权。这是徐明进入足球界的第一步,这一步他其实迈得很小,因为他对于俱乐部、对于足球没有一点支配权,只是作为赞助商出现在公众面前。

  但知道内情的人明白,大连足球在大连是极为特殊的,能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介入足球,并非偶然事件。而且,徐明的介入还带着明显的官方痕迹:实德集团当时是通过大连市有关部门的介绍,以支持和援助大连足球的名义介入进来的。

  1999年,因为主教练徐根宝和老队员的纠纷明朗化,万达的成绩一落千丈,一度落入保级漩涡中。王健林在年底处理了几个球员,此时他还踌躇满志想要继续干下去,他花800万买下了大连毅腾的一批小球员,其中包括冯潇霆、董芳卓等。另外,王健林还亲自去武汉红桃K队挖来了主教练科萨诺维奇,并草签了聘任合同。

  但后来的形势发展让王健林也无可奈何。元旦前后,徐明宣布实德出资1.2亿收购万达俱乐部,据记者了解,这1.2个亿购买的是当时的万达足球训练基地,和位于大连中心商业区一栋6层的体育用品商场,球队球员是完全无偿转让。在新闻发布会现场,王健林根本没有出席,似乎也表明了一种态度。

  徐明买来了球队,正式进入到了足球圈,他也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因为实德队的成绩和荣誉并不只是球队和球迷的事。当时大连市某领导出席了实德收购球队的新闻发布会并讲话,称实德队在2000年拿到冠军是100分,亚军就是不及格。

  徐明开始行动了,他首先以高薪合同稳住了因王健林退出而准备投奔申花的科萨,然后又亲自找到已经和英国谈好合同的郝海东,不仅给了360万的最高年薪,而且承诺不给他设立诸如出场场次和球队成绩等限制条款,还通过大连市有关部门给郝海东施压。最终,郝海东是2000年中国甲A联赛中最后一个注册的球员,他拿到的也是最后一个参赛证。徐明还让科萨把球队拉到西班牙冬训,当时的实德不论是队员工资还是赢球奖金,都是中国联赛中最高的。

  在入主大连足球的前三年,徐明许多事都亲历亲为,并不计成本地投入。在许多人看来,徐明进入足球圈与大连市有意打“足球名片”的背景有关,他把足球当成企业运转的棋子,向政府示好的敲门砖。在这种情况下,实德成绩的重要性就非同一般。

  从2000年到2002年,实德几乎囊括了中国足球的所有冠军,还差点拿到了一次亚洲冠军,可惜当时米卢的国家队抽调了实德多名主力。即便如此,实德还是拿到了亚优杯亚军,这也是中国职业联赛开始以来,中国俱乐部队在亚洲赛场拿到的最好成绩。此时徐明在大连可谓呼风唤雨,实德集团也迅速壮大。

  2001年,大连市的领导层发生变动。实德队此后经过了一年多的惯性发展,到2003年时徐明感觉到,实德队在大连已经很难得到此前预期的很多优惠了。事实上,大连市新任领导班子对足球并不感冒,徐明只能琢磨另辟蹊径。

  徐明的手法让所有人都想不到,他以足球为龙头,进行全国性的扩张。

  作为一个商人,徐明的特点是绝不浪费自己手中的资源。大连巨大优质的足球资源,让徐明甚至感到有某种压迫——对人才无法尽其用的压迫。那些年,大量的大连足球人才远走他乡,这些人对实德队来说属于鸡肋,但把他们放出去,一是壮大了对手,二是可惜了资源。于是,先是大连赛德隆队应运而生,然后是四川大河队等也加入到“实德系”行列。

  客观上说,徐明的这些做法对锻炼人才是有一定益处的。如果没有所谓的“实德系”,董芳卓、冯潇霆、赵旭日等人必须在实德二线队中翘首仰望郝海东、李明 们的背影,出头遥遥无期,也许就此沉沦下去。但对中国足协来说,“实德系”的出现无疑是对其公正性的一次挑衅,那几年徐明几乎成了整个中国足球的敌人。在中国足协的勒令下,徐明不得不将他控制的关联球队转卖,不过在徐明看来,这只是一种左手换右手的游戏而已。

  对徐明来说,足球为实德带来的不只是金钱,更多的是威望、声誉、在这个地区的超级影响力。徐明需要这种影响力,这可能使他的商业帝国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壮大起来。四川大河队的成立,使徐明在四川的融资和生产基地的建立一路绿灯。通过足球直接或者间接的“润滑”,实德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达到了空前高度。

  既然实德在大连的未来预期一般,徐明就加紧了自己在大连之外的足球扩张步伐。他甚至想在实德分布全国的生产基地(或者即将成为基地)所在区域中,都拥有自己的球队。在这个思路下,四川大河、珠海安平(中邦)、大连长波等队改头换面出现,包括实德预期要购置的辽宁队、八一队等,都将为徐明的这一目标服务。尽管中国足协一再三令五申,反对一切形式的实德系,阎世铎甚至亲自前往大连和徐明协商奉劝其收手,但此时的徐明不可能收手。

  徐明的目标是要建一个巨大的“传媒集团”,以足球为其中的主要媒介。从这个角度出发,他要做的就是垄断中国足球,成为中国足球在世界上的代言人,并以足球作为其商业帝国向全球扩张的栈道和桥头堡。果然,在不断巩固自己在中国的足球地位的同时,他开始逐步实施自己的足球战略,首先是亚洲。

  通过足球,实德集团成功地使自己的知名度扩大到了日韩的商业角落中,实德同日韩的商务合作进展异常顺利,与日韩几家大的化工企业都开始了密切的合作。实德也有着与西亚展开合作的迫切愿望,毕竟他们做石油化工,而西亚出产原油,而因为亚俱杯和亚优杯的关系,西亚国家(尤其是沙特和阿联酋)也开始认识实德。实德和沙特沙贝克集团的合作,最初就是由足球牵的线。

  亚洲做得差不多了,实德还需要将影响力渗透到经济最发达的欧洲。“实德在欧洲的合作伙伴达到15支,在南美有两三支,全球共要达到20支左右。”徐明自己先吹响了进军欧洲的号角。

  在2003年11月底到12月初,徐明旋风般游走在欧洲,走访了曼联(微博数据) 、拜仁(微博数据)等8家大俱乐部。最初租借张恩华等是一种试探,是他对欧洲市场和欧洲接受能力的试探,等到运作孙继海留洋,才是他真正出手。在出售孙继海时,徐明已经基本摸清欧洲俱乐部的思路,他一直坚持200万英镑的价格,最终他是谈判的胜利者。因为这个价格和孙继海的争气,使实德一举扬名世界。后来以350万英镑将董芳卓出售给曼联,同样也是这种战略的具体实施步骤。

  后来,徐明又一口气运作了阎嵩、胡兆军、张耀坤 等人前往法甲试训的计划,当然,这些计划造声势的意图似乎更大一些,最终没有成行。2003年12月中旬,借着阿根廷博卡青年队来访,他又把李尧运作了出去。

  “他甚至有可能做到,只要国外企业想同中国做生意,首先想到的就是实德。他大概是对WTO概念理解的最为透彻的中国人了。”徐明的一位商界密友这样评价他。

 徐明在2004年发动的那场轰动一时的“G7足球革命”,在中国足球史上有什么样的作用,可能在未来才会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徐明之所以要发动这场足球革命,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辛苦经营好几年才蓦然发现,在中国,什么都是一阵风,这阵风一过,就很难再涌现热情了。

  2001年和2002年,是中国足球最热情高亢的时候;而2002年世界杯之后,足球在各个城市都大幅度降温,政府也远离这个前两年还被当作是城市精神文明一部分的运动,徐明已经无法利用足球在地方获得多少利益和声望。如果不真正掌握对中国足球的控制权,通过真正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职业联赛,他们这些投资人都是出了钱却只能旁观的傻子。

  尤其是2004年,中国足协严厉要求徐明解散“实德系”,而他本人也感到,手中的珠海安平和大连三德已经在地方上得不到什么政策性优惠。于是,在这一年的上半年,他将这两支球队都出手了。

  徐明希望能真正操控中国联赛,然后把中国的职业联赛做成真正的市场化联赛,通过市场化,让他投入的资金盈利,并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他在等待一个机会,而北京国安的罢赛给了他这个机会,实德随后效仿罢赛。徐明借助这个契机,联合国内一些足球老板(除国安外都是民企)展开革命攻势,对中国足协开始逼宫。

  徐明联合了7家俱乐部,领袖人物是他和张海,为了准备理论依据,他组织了一群人研究国家的法规和行业规章,并总结出一整套应对中国足协的办法。徐明他们提出的口号就是“政企分开,管办分离”,这也是中国足协组建职业联赛以来面临的最大一次危机。

  当时身为中国足协掌门人的阎世铎,面对G7联盟的挑衅苦不堪言。双方僵持不下,徐明在北京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研讨会,并扬言如果中国足协不答应自己的条件,那么G7联盟就组织自己的联赛,彻底和中国足协组织的联赛说拜拜。

  徐明和张海在北京和广东都折腾得风生水起,但这场“革命”的却迅速失败,让人猝不及防。据说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找到徐明密谈了两个小时,在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徐明一言不发。足球革命很快偃息旗鼓,一年后张海入狱,回头再看这事,如同一场笑话。

  徐明开始明白,他对抗的不是中国足协,而是更大的一只无形之手,他毫无胜算。从此,他对足球失去了所有热情。

  2005年,是徐明在足球上最后的一份热情投注。因为实德系的帮忙,本来已经在人员实力上大为损减的实德队,在那年意外拿到了两个冠军。

  不过,这两个冠军并未能给徐明带来预期中大连市的支持。事实上从2003年之后,大连市对实德俱乐部的支持极为有限,而实德对大连有关部门的怨气也逐渐提升。此后,俱乐部总经理林乐丰多次半开玩笑地说,要将实德队迁出大连。

  徐明把俱乐部完全交给了自己的副手隋信敏打理,他对足球的兴趣降到了冰点,从2006年开始,他没怎么出现在训练基地。他深知此前设想的用足球带动生意的想法,只是空想而已。他也没有热情向球队投钱了,本来集团的投入,仅仅够球队勉强维持。

  “以前主场比赛经常有副书记、副市长赛前看望球队,徐明就拼命把成绩做上去。但后来领导不重视足球了,连体育局长都不去看球了,徐明对足球的热情也骤然降温。”实德俱乐部一位中层人士曾对媒体说。

  此时,徐明的心思完全放在了生意和各种关系的处理上。从庄河某屯走出来,一步步成为大集团老板,他知道各种资源和关系是他前进的法宝。在实德集团里,他聘请了不少老领导任职,有的是从大连市退下来的,有的是从辽宁省退下来的。徐明表示,聘请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有经验和能力,他希望给他们创造条件发挥“余热”。

  在规划双岛湾石油项目时,徐明通过关系从北京请来了一位高级领导来考察。当这位领导飞抵大连机场时,站在停机坪上迎候的赫然竟是其几个大学同学。原来这几个人被徐明聘到实德集团任职,专门为这位领导的到来而准备的,希望用此举获得其好感。不过,徐明此举并没有见效,预计投资400亿的双岛湾石油项目最终未能获批。

  在足球上,徐明也很愿意听从领导的意见。有一次他跟随某领导出访德国,这位领导向他提到了科萨(当时实德还没有确定该赛季主教练),徐明就把科萨叫到了德国和这位领导见面。在酒店里,领导做指示,徐明掏出小本子紧张地刷刷写着,科萨对此印象很深,后来他向本报记者以表情和手势回忆着徐明的恭敬和紧张。

  从人情世故以及恭谨上来说,徐明是一个不错的办事者。这些年来,他年年都要去英国几趟,去欧洲的其他国家也有不少次,有些是商务,有些则另有目的。

  徐明的办事方法让他赢得了不少朋友,在他出事之后,很多债主或者和实德集团有商务往来的朋友都尽力维持,没有给实德集团制造太多麻烦。只是,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关系”的他,最终在关系中越陷越深,自己也跌了进去。

  其实在2011年下半年,徐明一度重新燃起了对足球的热情。在该赛季下半程到本赛季,徐明在足球上的花费超过了2亿,这几乎是前几年投入的总和。有消息说,这是因为大连市有关部门对足球开始有了热情的缘故,徐明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再次得到大连市的支持和鼓励。

  当然,他的这次热情勃发,也和中国足球现今的大环境有关。实际上,这股足球热已经席卷整个中国,经历2002年之后十年的大萧条期,现在有复苏迹象,连老朋友王健林都砸出5亿赞助中国足协。

  只是现在,复苏已和徐明没有关系了。13年来,他在中国足坛做的一切都已经成了历史,新的历史,他已经没有能力书写。



该贴已经同步到 黄石球迷的微博
累计签到:11 天
连续签到:1 天
沙发
发表于 2012-9-26 13:4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听老师讲,现在谁不和政府搞关系,下场就是“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鄂ICP备11007229号 )

GMT+8, 2024-11-26 04:43 , Processed in 0.04865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