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残奥会进行了7天,每天11点在主新闻中心举行的例行发布会已经诞生了每天必问的“明星”问题:“(中国的)金牌要回来了吗?”4 {, F+ \' e5 Y# v
5 S1 R( X$ S4 I, O& \3 V 从9月1日以来,这个问题已经被记者们连续问了6天,每当有人再问这个问题时,会场就会爆发出一片善意的笑声,组委会官员也很无奈地笑着说:“和昨天一样,我们还在和乌克兰代表团商谈此事。”
( R U- _6 W' V+ k9 u- z$ \" f7 H j
其实已经有5个“昨天”了,那是指8月31日残奥会田径比赛第一天。当时中国运动员吴晴获得了伦敦残奥会田径项目第一金,项目是女子铁饼F35/36合级。由于是合级比赛,最终的成绩是由运动员的最远投掷距离加上残疾系数相乘的得分决定,而不是由投掷距离单独决定,但是大会的成绩统计提供商欧米茄工作人员忘记了加上残疾系数,结果仅仅是以投掷距离为依据就宣布了成绩并发了奖。根据错误的计算,乌克兰选手玛·波马赞获得金牌,中国的吴晴获得银牌。
1 T# r7 m6 `2 {+ V( Q$ Z- e8 r" {% S& p, j, s. i d0 z _
但是组委会随后就发现了计算错误,根据“成绩加残疾系数”的计算方式,吴晴和波马赞的位置发生了颠倒,但是已经在颁奖仪式上获得金牌的波马赞和乌克兰代表团非常不满,拒绝交出金牌,甚至拒绝出席连续推迟了两天后重新举行的颁奖仪式。# x* X+ V( J: V0 A: ^% [9 y, d
! H# \& }1 M) G 虽然组委会已经向乌克兰和中国等相关代表团和选手公开道歉,并反复说明原因和不能申诉的理由,但是金牌一直无法要回来。于是记者们就和组委会较上了“劲儿”,每天都问,连组委会官员都开玩笑说:“以后这就是每天发布会的最后一个问题吧* [7 O7 k* F% n/ G* I
6 ]' j# V6 ?( i# M& W
" ^+ d9 ?- R9 c+ O( i
该贴已经同步到 百度联盟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