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揽34金难抵三大球衰落 烧钱中超应该谦虚学韩日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0: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凌晨,随着中国女篮惨败于澳大利亚,至此,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三大球,无论男女,都集体遭遇了滑铁卢。纵观历届奥运会,中国三大球的战绩总体呈现下滑趋势,难以再现曾经的辉煌。现在,三大球都黯然出局,我们这些群众基础最好的集体项目,究竟怎么了?

  刚刚过去的一天,中国代表团以34金依然排在榜首,但对三大球来说是凄凉的。女篮输给澳大利亚出局,女排更是难以置信地输给日本出局。三大球全军覆没,别说突破,连保住原来的名次都没实现。

  另一边,日韩的球打得风生水起。日韩男足双双进入四强,争夺铜牌,日本女足考虑的,则是如何争取到冠军。这放在20多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那时候中国女排一直让日本队无法抬头,女足遇到日本,赢六七个球一点都不意外,而男足,就是客场赢下日本后获得奥运出线权的。可20多年过去,别人进步神速,我们的退步更神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争金夺银。

  不要嘲笑日本现在只有两块金牌,真正该嘲笑的是我们自己。三大球崩溃的原因,根本就不是拼搏精神不够经验不足,而是人才储备不够,换一种更直白的说法,就是没人玩。中国足球只有两万多名注册球员,女排更惨,一线专业运动员不到400人(男排类似)。能打到现在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为什么没人玩,原因很多。最根本的原因还就是奥运会,以及国内模拟奥运会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全运会。三大球投入多,拿牌少,不如别的项目来得容易,于是各级体育机关不重视。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体育总局也发话了,下次全运会,足篮排每个队员都算一块金牌。但这就能改变现状吗?

  虽然大球类项目逐渐走在职业化的路上,但举国体制的旧思维和金牌战略,使得职业化不停地受到干扰。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三大球搞成了少数人的事情,运动员脱离社会,封闭培养,大多数人都是看客,或者说,被所谓的选材方式排斥在外。没有庞大的青少年基础,想三大球出成绩,就是天方夜谭。

  金牌战略与半吊子职业化结合,产生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功利。由此衍生了年龄作假、假哨黑哨、假球赌球等一系列问题,不仅是足球,篮球也有,而且还很严重。为了照顾地方利益,管理者大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伤害的就是这个运动的声誉——既然圈子里都是黑社会,那谁敢把自己孩子送进去?中国的青少年中,参加选秀的比参加运动的多,也算奇观。

  再看日本,不仅有完善的青少年培养体系、联赛制度,还有巨大的社会氛围,来鼓励孩子们参加球类运动。《排球女将》、《灌篮高手》、《足球小子》这样的影视作品,吸引着更多孩子参与运动。这和我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的孩子喜欢的是穿越,穿越救不了三大球。

  人才匮乏,导致缺少了有天赋的专业球员。我们最好的足球前锋就是郜林了,但我们的足球掌门人都公开讲,郜林的天赋有限。缺少有天赋的球员,就很难输出到欧洲的俱乐部去提高。日本、韩国都有大量球员在欧洲踢球,中国以前也有一些,可这几年越来越少。人家不带你玩,自己就越玩越差。

  应该说,经过反赌扫黑,足球正逐渐走向正轨;篮排球联赛也初具规模,有了形状,只是前些年败家败得太多,现在需要很长时间还账。韦迪曾经提出城市足球的概念,其实不仅城市足球,校园足球更应该抓。

  有了一个完善的面向社会吸引培养人才的渠道,再有一个维护它的环境,用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到奥运会上去争一争。要是仍然像现在这样,天天挂念着金牌和政绩,总是盘桓走弯路,那么三大球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悲剧。

  需要反思

  男女足球太糟糕

  人才储备不足的危机,不仅存在于篮球、排球之中,中国足球队伍的情况就更是糟糕了。

  据美国《侨报》报道,本届奥运会决赛阶段,中国男足依然缺席,而昔日“铿锵玫瑰”的女足没能拿到资格,令人伤感。近邻的日本女足,曾经是中国队的手下败将,而今已经成长为世界冠军。如此迥异的发展轨迹,不能不令人深思。

  伦敦奥运渐入尾声,其他项目的中国健儿还在争金摘银,中国仍在拼命烧钱的足球联赛以及背后的足球体制,需认真反思。

  在本次奥运会上,“三大球”这些群众性最强、职业化最早的项目却集体沉寂了,实在是中国队在此次奥运会上的一大遗憾。总结经验教训,拓宽群众基础,完善青少年选手培养、选拔机制,是避免未来出现人才断层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韩日进步 应该谦虚去学习

  韩国最大的门户网站NAVER对韩国足球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报道,该文结合亚洲另一支强队日本足球进行了分析,标题为:韩日能成为伦敦奥运潜力股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介绍,伦敦奥运会男子足球8强战中,韩国队与英国队的比赛最终以韩国队获胜结束,韩国和日本队都进入了四强。由此,世界级足球比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中韩国和日本的身影也第一次出现在决赛级别的场地上,这是值得人们翘首以待津津乐道的话题。

  那么,这次奥运会男子足球比赛中韩国和日本能够取得如此大跃进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2002年韩日世界杯之后,韩日在国际级的赛场上继续保持了极大的韧性和极强的拼抢精神。同时,在韩日世界杯之后,他们对于欧洲和美洲球队的恐惧也逐渐减小。第二,2002年之后韩国和日本有很多运动员走进足球的故乡——欧洲,拥有了更多更好的经验。第三,韩日世界杯之后走向海外尤其是欧洲的韩国和日本选手都成功的适应了国外的环境,而且成功的带来了亚洲足球发展不一样的视角。

  挺进决赛 日本女足好榜样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日本在伦敦奥运会半决赛的那天,宣称无论如何也要获得一块奥运奖牌。当日,夺得胜利的日本女足队员在场上相拥,喜极而泣。她们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奥运会上取得奖牌,我们是最棒的团队。我们即将站上最高的舞台,我都不知道如何用语言形容了。”

  上届北京奥运会上,日本女足止步于半决赛,随后又在铜牌争夺战中输掉比赛,无缘奖牌,本次伦敦奥运会日本一雪前耻。本次首发的8名队员都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她们要弥补过去的遗憾,她们渴望获得奖牌。

  日本队在等待着决赛的舞台。“人们都有渴望。既然已经进军决赛,我们期待着获得最高荣誉,我知道想要染指金牌必然很艰难,不过我对取得金牌的决心不会改变”。日本女足势头正好,日本将尽全力奋战到终点,摘取最后的金牌。

该贴已经同步到 让足球飞的微博
累计签到:1 天
连续签到:1 天
地板
发表于 2012-8-9 18:04 手机发帖 | 只看该作者
三大球不行的国家多得很,

尚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0:09 | 只看该作者
  无缘四强 光荣之师很失落

  曾经的光荣之师,被给予了三大球中最高期望的中国女排,即便是和日韩交手,都显得有点吃力,更遑论世界冠军了。

  据美国《侨报》报道,女篮遭遇强敌落败尚且情有可原,而一向为国人称道的中国女排2比3不敌日本,无缘四强,多少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深为惋惜。毕竟,这是一支历史上曾获誉无数的光荣之师: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铜牌。在中日两队的交锋历史上,中国队胜多负少。有网友称,已经不记得上次日本女排在奥运会上击败中国队是什么时候了。

  中国女排目前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全国女子排球一线专业运动员总共只有不到400 人,亟须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对基层教练的激励体制有问题。男子排球的情况更是惨淡。如此少得可怜的后备力量,谈何形成人才梯队,这与中国排球所承担的奥运争金夺牌任务确实极不相称。

  两支巾帼之师虽然最终落败,毕竟还是闯入了八强,小组赛中的成绩也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男子三大球的唯一代表中国男篮,竟以五战告负,创下20年来参加奥运会的最糟战绩。

  战胜中国

  日本女排很高兴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伦敦奥运会第12个比赛日,中日之间进行了女子排球1/4决赛,日本队以3比2击败了世界排名第三的中国。这是日本自1988年首尔奥运会以来时隔24年首次进入4强。这次比赛是日本在奥运会上第一次战胜中国。

  日本队与中国展开了激战。中国队的平均身高高于日本9厘米左右,且实力强于日本。尽管日本看起来实力不如中国,但在比赛中日本多次获得主动,占据场上优势。尽管这场比赛进行得十分胶着,但日本队凭借江端幸子、木村沙织的强力扣杀,取得了第1局和第3局的胜利。在最后一局中,日本队中道瞳的强势发球奠定了日本队的胜利。

  日本教练真锅正义在赛后发表言论说:我们越过了一座大山,下次比赛还有更难跨越的大山在等着我们,不过,这难不倒我们。这场比赛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中国队发球非常不错,换人后,我们的传接球变得更加稳定,木村的负担也大大减轻,这是一场非常棒的比赛。

尚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0:08 | 只看该作者
  青黄不接 中国篮球很无奈

  据美国《侨报》报道,上届北京奥运会,主场作战的中国女篮在铜牌争夺赛中不敌劲旅俄罗斯,无缘奖牌,但对于正处在新旧交替中的中国女篮来说,这个成绩也算是差强人意了。本届奥运会,中国女篮在小组赛中表现不错,3胜2负,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遭遇上届奥运会亚军澳大利亚队。中国队在老将苗立杰、陈楠等人的带领下奋勇拼杀,但终因实力不济惜败,无缘半决赛。

  和女篮一样,男篮的老将们也是赛场上的顶梁柱。35岁的王治郅说,这是自己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希望下一个奥运周期内,选拔出优秀的年轻球员,将来由年轻队员组成的中国队成长为世界强队。他更期望,国内的CBA联赛能在浮华背后,有本质的提高。

  他直接点中了当下男篮的命门,也就是青黄不接。现在队伍中的新人难堪大任,在比赛关键时刻,还是王治郅、刘炜、朱芳雨、王仕鹏等老将在场上拼杀。这是中国篮球的无奈,也是中国大球项目的无奈。

  中澳女篮之战是两个相互熟悉的对手之间的一场硬仗,结果中国姑娘没笑到最后。

  ——路透社

  这是一场最艰苦的胜利,中国女篮并不肯对更强大的澳大利亚女篮屈服。

  ——澳大利亚人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鄂ICP备11007229号 )

GMT+8, 2025-2-6 16:59 , Processed in 0.04168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