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是解决所有烦恼的最终途径:书中自有黄金屋: Q; q# M3 x. A( g( F4 s' d' j
4 Z- d0 b% J8 n6 I, h3 [7 L小孩子之所以看上去很幸福,一是因为五六岁之前,心智还在初始阶段的时候,对未来没有任何概念,完全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就意味着没有烦恼,可以沉浸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上没心没肺的玩大半天。但前提是上面有成年人可以罩着,帮他防范潜在的风险和伤害。
! ^& _8 c( Y ~7 n% Z/ ^
" w4 G$ G4 N& o; p l' [1 _五六岁到十八岁之间,会不断接触各种新东西,新概念,新朋友。对于一个心智简单的个体而言,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可以足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可以学到新的东西,所以仍然是快乐的,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盼的感觉。但这种快乐随着年龄增长,和应试教育的压力增加,而不断衰减。
, Z! T4 m1 C$ E& p' R; Y! m7 T. r* m) c" G8 |
即使是物理条件不好,家庭穷困,但至少十八岁之前还在长个子,只要还在成长,不管是哪个维度,成长本身,就是让人有幸福的理由。
. M: {/ B% F3 D9 R, [7 c4 K+ T2 o- Z& F) ^4 w) w! M0 S
但过了 25岁之后,绝大多数人就不会长个头了。很多人也基本不去长知识了。信息的接触面,社交的接触面,日常活动的范围也就基本停滞不前,结婚生子意味着各种要负担的责任压力增加,休闲时间迅速减少,这就是幸福感开始迅速萎缩的转折点了。然后很多人永远无法摆脱此泥潭,只能骂骂咧咧,长吁短叹,怨天尤人。
8 [: q5 ]2 x0 ?6 D& ~3 \* ~: D8 S! L8 T( n0 j
所以要获得幸福感,一定要系统的寻找可持续的新的增长点,尤其是财富,闲暇时间和知识的增长。但这世界上有很多信息迷雾和骗局,很多外表上的增长点,进去之后发现是一场空,甚至把以前的积蓄都亏掉。这是客观现实,面对此现实没有简单的药到病除的捷径。
' p9 _) \5 @7 T' x
. e/ a$ E- m6 d但从成本上看,当今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大量持续读书 (总量要上千),读各个领域行业的书,读各种便携的电子书,成本更低,能够更快的识别陷阱,摆脱泥潭,寻找获取新增长点的方法了。* ~: D& R- D/ e7 J8 |+ g
/ |" N F' k7 A( E; Q总有人议论读书不如做事。但实践上,现在大部分情况读书所能触及的空间,和耗费的成本,远远优于普通人"做事"所能企及的空间和消耗的成本。信息技术高速进步,可以通过读书获得更多的不同观察角度,验证事物的真伪。读书和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做的那点事的效率之差异,在不断拉大。
# u* Z' J2 S( ]$ I8 Y.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