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2无疑是足球史上最古老最常见的阵型之一。这一阵型曾铸就了许多球队的辉煌,同时也衍生出许多诸如4-4-2菱形站位之类的著名阵型。但好景不长,新的战术阵型例如4-3-3以及许多由此演化而来的阵型逐渐挑战了4-4-2的主流地位。看看近几年的世界足坛就不难发现,除了少数球队仍坚持4-4-2外,因为这些球队大部分更倾向于在中场占有人数优势。: S; a/ z! H X6 U/ b4 B
; x" M' v6 }4 G/ L# X2 ]( f
0 @0 F; V' ~ K. C9 @传统4-4-2阵型
- P6 ^, E5 z0 k2 w; k& P/ g2 H! X6 \% j) z& ^; _& |' q
* @8 O: C) L( {5 @这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阵型,它的优点在于保持防守端阵型紧凑(两条线各有四名球员)的同时,在进攻端留有两个攻击点。该阵型将进攻重心放在了边路,边路球员和后卫可以相互配合向两名前锋输送炮弹。
% i4 F( h9 l1 \; m9 D" J1 y, a& B6 j3 R
" J& a% X0 c7 E' n q0 Y, @* ]尽管阵型在不断演变,但整体来说4-4-2的基本阵型没有改变,只是在进攻时一些队员角色的调整使得阵型显得与以往不同了,比如说边路球员。在4-4-2最鼎盛的时期,边路球员用于拉开球场宽度并固定在两翼活动,但不久之后往往只有一边仍在为球队提供宽度,而另一边开始更多地选择内收,成为潜伏前锋身后的“影子杀手”。不败赛季的阿森纳采用4-4-2阵型,但他们的两名边前卫都选择了内收,取得的进球数几乎与助攻数相当。还有一种阵型变化来自前锋队员的角色调整,从前他们经常寻找机会与中卫争抢空档,争取禁区范围的活动空间,但这一次变革的重点还是主导“影子杀手”区域。如今一名前锋游弋在最后一名防守者身边,让另外一名前锋伺机寻找该区域的空档。& V3 |6 s! u2 p) s1 f. e
6 B! p' I" \; u8 f0 r
无论是哪种变型,4-4-2最重要的莫过于两名中前卫,包括他们之间的配合以及为全队攻防提供的平衡。前些年,尤其在英格兰,中前卫被要求具有全面性,既要能覆盖到本方和对方禁区,又要有得分能力。切尔西队史进球纪录的保持者兰帕德,就以他出色的后排插上得分能力定义了中前卫这一位置。
" a* o( k$ H8 e3 @$ O: C0 g" L ^ g* i5 |" H9 K* ~; Z
) P) p8 }1 {! o6 B, \
2 `% t' L. J) S2 S' Z O' { C' ]8 K
走下神坛1 W+ G- ?) k4 d0 u& b
* q i. L6 z* ?+ O2 i2 V& n
0 e4 D. c; u0 Y3 m
尽管风靡一时,但4-4-2阵型免不了受到新阵型的冲击。在与433阵型交手时,4-4-2阵型总会受困于中场人数上的劣势。一种解决办法是撤回一名前锋,不过这种办法仅仅是纸上谈兵。随着433阵型以及各种由433衍生出来的阵型逐渐成为主流,4-4-2阵型只能接受走下神坛的命运。/ f6 s) \5 l: `0 g+ T
, R9 J& \2 z' T8 D8 e& C
2 g0 W. L: j% E; N改进、适应与进化, E+ P4 {7 u0 W) h$ B" K
- U/ n/ S1 k1 d' C# ?4 e, m8 j6 F
战术大师们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能够从其他阵型设计中获得灵感,从而运用在自己的4-4-2阵型之中加以完善。完成这项工作需要打破一些传统,促使4-4-2的适应与改进,从而重新让4-4-2在足球技战术上拥有一席之地。进攻性边后卫的出现能够替代传统边前卫拉开宽度的作用,而得到解放的边前卫们则可以支援中场,在对阵433阵型时甚至可以形成4打3的局面。两名前锋则将各自占据一片区域各司其职,其中一名负责在对方后防线和中场之间扯动,拉开空间,而另一名作为桥头堡与对方中后卫周旋。
8 B6 D; M& c' ~" b( j8 v! A* P9 \9 `$ O7 W
4-4-2改进带来的最大变化来自中前卫。传统4-4-2要求中前卫兼顾攻防两端。而现代阵型则衍生出许多中前卫的类型,包括纯防守型后腰以及组织型后腰。打破传统并配置一对中前卫组合来寻求平衡与稳定,也使得球队其他位置的球员在不牺牲防守稳定性的同时踢得更加灵活自由。贝尼特斯在利物浦执教期间就已深谙此道,他把杰拉德布置在边路,让两名中前卫掌握比赛,避免了杰拉德前插时身后留给对手的大片空档。许多人在当时对这一做法不能理解,因为杰拉德的位置与传统4-4-2的中前卫相背,然而贝尼特斯逆势而取得了成效。他的4-4-2阵型成功地模仿了4-2-3-1阵型中两个核心的设置,双核配置既能在后场控制全局,又能为后防线提供屏障。7 x$ _) h+ `9 d3 `
$ I; j' g* S. a8 }与传统4-4-2阵型相比,改进后的阵型通过“两边内收”将重心集中在中场区域,允许边后卫前插打开纵深。由于左右两个边前卫在中路的创造力并非百分之百值得依赖,于是一个攻击型中场可以轻松的选择拉边从而形成2打1的机会,又或是在边前卫不愿内切的情况下在中路提供2过2的配合。不像传统的4-4-2阵型,如今的中前卫不仅需要承担后场控球并向前推进的责任,还需在推进工程中保住球权,而不是像以往那样杰拉德式的大步上前,在身后留下大片空档。
1 U! M4 u' c5 F' p3 i7 l% t( d. s% j8 Z: A& c& r* q
" P, L' y% e9 o* k }
案例1:曼城- c9 _# Q( j; `$ g
[9 _6 T5 `1 B* z5 U5 z/ i" V- T6 [; h) e9 I; o% y' c
在本赛季之前,曼奇尼的球队使用的都是4-2-3-1-阵型,偶尔会变成3-5-2。但随着新教练佩莱格里尼的到来,球队开始主打4-4-2或者4-2-2-2阵型。尽管球队已经具备了许多关键的元素,但球队为了新阵还是做了针对性的引援和调整。本赛季曼城开局表现不错,在场上总能占据主动。他们在场上总保留两名不同类型的强力前锋和两名强力的中前卫。尽管如此,他们打发至关重要的两点便是进攻型中场和边后卫。
0 Z: N" Z4 u5 t; N& u4 W7 |; D) Y1 }! d, c
球队首发的进攻型中场通常由赫苏斯-纳瓦斯和席尔瓦来出任,他们虽都是西班牙人,但风格迥异。席尔瓦是典型的进攻组织者,寻求空档、出球迅速,在中路创造进球良机;而纳瓦斯则是教科书式的边路球员,紧贴边线、利用快速的步伐摆脱防守,并送出传中。. J8 j- L' G; @& _3 Z
4 R) s3 \! y# T& `* E
曼城阵中大体上有两类射手,阿奎罗和约维蒂奇当属技巧派,他们紧随中锋身后、速度惊人,伺机深入由锋线搭档所创造出的空档;哲科和内格雷多则属力量派,他们擅长空中作业,拥有了不得的做球功夫,倾向于在禁区内活动。所以纳瓦斯主要为相对力量型前锋输送炮弹,而席尔瓦则主要为敏捷型队友提供支援。
$ W( [, k# q4 b: ]& o1 a! m! T) o1 N0 `; \$ x+ R1 d
1 P" B* Z% e+ K; Q2 f l5 e
# T7 G* s% C3 z7 h
: e" i1 i }7 z, q) C9 z3 N
3 ]4 ^# o- n7 @% P曼城采用的4-4-2阵型融合了以上所有战术要点,但在主教练攻势足球的打法要求下,真正的要义在于攻击型边后卫的使用。在本赛季已经完成的6轮联赛中,科拉罗夫和萨巴莱塔一共创造了8次射门机会,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进攻能力。
2 W0 H/ U8 j/ v4 U' F0 ?
( |, U6 o% d6 d' s2 w在该阵型中,曼城队员在控球区域(图中蓝色区域)掌握控制权,并向前发展至射门区域(图中红色区域),在该区域内转化了一系列的进球(译注:笔者漏掉了这张图,请看官们自己领悟一下)。) z3 Z0 I X+ K" N- M, p
1 \8 o5 k) ^! t6 K& \- n1 m U
对于大曼城向往的打法来说,边路区域是至关重要的。克拉罗夫/克里希乐于助攻,他们在左路的前插与右路的纳瓦斯和萨巴莱塔形成两翼齐飞,给大曼城的进攻注入一股强心剂。双前锋的配置也让球队在禁区保持了足够的威胁,避免了单前锋遭遇对方两名中后卫时的形同虚设。四人组合(两名中前卫+席尔瓦/纳斯里+阿奎罗/约维蒂奇)在球队对阵4-3-3或4-2-3-1阵型时建立了人数上的优势。这是4-4-2改进的核心变化,即在中间区域避免人数上的劣势,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控制。8 ^; d, h9 h8 Q+ \' F+ g
% k) e, d( g! X. d5 F" o+ k
如前所述,曼城采取积极主动的比赛方式,这意味着球队需要在进攻端投入大量兵力来控制比赛,阵型压上以保持对防线的压迫。因此,前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现代足球其他体系中,通常只设置一名前锋作为前场支点。但在改进后的4-4-2阵型中,除了作为支点的一名前锋外,球队还需要另一名前锋创造杀机,就像4-2-3-1里的前腰扮演的角色一样。哲科和内格雷多轮流作为曼城的前场支点,并在对方禁区内大范围扯动,而阿奎罗则可以向边路或是对方腹地移动,在局部形成2打1、3打2的局面,帮助球队将进攻推进至对方危险区域。不过两名前锋的工作效率常常需要被打上问号,因为如果一名前锋(通常是阿奎罗)经常回撤太深的话,那么曼城就需要另一个点来给对方施压。所以这一阵型的缺点,举个例子来说就是4-2-3-1的中场往往明显比4-4-2的“二前锋”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更具防守意识。
% X# z f, _: l9 C( N3 V8 o0 ~: V2 B- n0 M' Y* g
! B2 ~, r" h* M9 U! f. {# u
3 Q1 b% G/ P9 j, _! `
+ J0 C- H- I1 O
上图清楚的表明宽度的重要性,以及该体系是如何利用这条已被现代足球遗忘的走廊。
) V+ ^9 d( E7 b7 ~
x" t5 f6 [% N' n( J9 [ e
" {9 \, r; z; w8 b统计显示,曼城队35.2%的进攻由边路前场区域发起。我们用两支注重中路渗透的球队来对比一下,阿森纳和托特纳姆热刺的这项数据分别为23.5%和15.2%。来自Whoscored网站的下图比较了曼城(左)与阿森纳(右)在进攻区域上的侧重。曼城的4-4-2阵型充分利用了两条边路,同时内切队员从中路创造了不少机会。反观阿森纳,比起曼城他们更多注重中路的进攻,但相较两翼齐飞他们则往往是在用一条腿走路。
2 k% S1 ?3 o( t4 ?4 ?& c5 c( {! S
9 H. A5 D' a4 [; C# k4 c! i$ d9 N6 ]3 U8 W
+ N! L9 K, g# b" G0 R
2 H9 p5 h' d% J4 q" K6 ~
8 C m2 A9 y! `" t% t; h从防守的角度来看,曼城比一般4-4-2阵型的球队防线更加靠前。伴随而来的问题就是,在对阵配备三中场和高压迫打发的队伍时,中场由于缺少选择导致经常丢球。只设置了一名中场拦截手,导致曼城经常给予对手在中场形成3打2的局面,但如果他们的防线回撤致使空档压缩则情况就会好一些。5 W3 t/ J6 f' b h4 n9 h; o
! O' s8 u- P' |; |$ S- ~9 {8 Z" b1 [3 J1 y( S
案例1阵型小结* g" a: M1 G4 G% r; f) ]
• 积极主动的比赛方式5 x$ M7 m& E1 ]" X4 m4 t- h& B
• 内收球员的边中结合
+ v# n! n+ i/ U$ D, c• 站位压上的边后卫
4 d- ~) o9 Z1 o' a. Q/ {• 为不同进攻套路设置的两名前锋
+ V! Q* l2 m: s6 y* S• 与中路渗透截然不同的边路利用
' }0 z/ ]$ j9 X9 D4 y/ F* ?! X0 \• 前锋不后撤会带来防守问题
( N, N& p( @0 @/ @# j* V8 {' `
! ~' Z9 ]3 ?5 X
) J- G; Q! R |7 E案例2:马竞, I3 ?* @) V; i8 c* _+ Z9 O- @
G9 m' |; ]! w4 n7 O
. ?8 x K, ~! `. t$ i4 |在西蒙尼的带领下,马德里竞技正在挑战西超双雄的垄断地位。尽管年年都有优秀球员流失,但马竞在近几年总能迅速完成重建并日益强大,这一切要归功于西蒙尼的足球哲学给球队烙下的印记。然而对于西蒙尼来说,在他略显稚嫩的执教生涯初期,他似乎对4-4-2情有独钟。/ t r# i* A1 X/ w' s8 k6 m' T
$ [5 }4 i5 U2 t2 k/ ~与其他球队不同,马竞并没有像前一个案例分析的那样采取积极主动的比赛方式,尽管那种方式能够充分激发球队的进攻潜能。相反,他们采取了较为被动的守势,向我们充分展示了4-4-2阵型中两道防线的强度以及蕴藏其中的防反杀伤力。6 X, J8 R! y& ]0 [4 V$ S# V) P' y
3 f7 U. h6 B p: u& p7 }9 `% G( l
与曼城不同,马竞并未寻求进攻方式的多样化。取而代之的是他们在中场配备了四名技术出众的球员,没有一个是传统意义上4-4-2阵型中的角色。进攻端他们拥有两名优秀的射手,两人拥有出众的个人能力使得西蒙尼的体系能最大程度发挥功效。四名主力中场球员分别是科克、加比、马里奥-苏亚雷斯和图兰,他们不仅都是出色的传球手(图兰和科克尤为出色),也拥有顽强的意志力,与打造该阵的足球哲学不谋而合。
1 K- B5 @" `7 {4 [& U5 {& s
+ P7 o* L7 {. P4 X2 O) I! i
! e- g U- x9 u! I
4 V. r5 a0 [; B0 ?5 _9 }5 W2 ?( f$ r. h6 k* Y, ?9 n) O3 C; ~
! @/ _$ L/ f2 C: q) _; R为了展示马竞的战术思想,我们可以将场地简单地划分为若干区域,而这看似简单的区域却可以衍生出最复杂的技战术。图中黄色区域代表马竞球员最活跃的区域,非常集中,很难直接攻破。他们的防线囤积于中后部,在中路进行压迫,马竞球员在跑位时经常压迫对方球员至中部,那里可是最密不透风的地方。2 v5 _- y6 `/ e
! E0 H; R" N1 x0 B8 G一旦赢得球权,球队的反击重点便出现在图中蓝色区域,而且一旦皮球进入蓝色区域,那么就会有球员向对方防守队员的盲区进行无球跑动,寻找渗透和创造进球的机会。如果球权丢掉了,那么球队就会立刻在图中红色区域即“压迫地带”进行拦截和反抢。如果对方设法将球转移出了红色区域,那么球队又会立刻落入常规拦截阵型。黑色区域表示两名“边路球员”在这里进行攻防转换。由于马竞在中路囤积了4到6名球员,对手势必倾向于选择边路进攻,这时马竞就有充足的时间拖延对方进攻,恢复阵型,回到初始的防守站位。
4 [* b0 m; `4 D" F- U8 s4 K7 k' O) c
观察一下组成4-4-2的单体组合,我们不难发现两种体系的不同之处,虽然两者大体是同样的阵型。曼城的边路球员“内插”是成为进攻的突破点,在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进攻手段;而马竞球员的“内插”则是由守转攻时分散边路,一旦球在对方半场时才会向中内收。" }. @- X+ F+ J, q8 C9 n! h8 Q
. ]5 C2 K( V) Q/ g* X5 Y& F; l. X% f( j0 H" J. n* }9 i
q, F* H( k: s! v6 e6 d4 B8 X+ Q9 N2 k6 A5 b D$ L2 D) z7 y4 ]
2 H& i' T: U w& M3 w另外,马竞的边后卫也与曼城有所不同,他们在比赛中更注重平衡,尽管在本方领地马竞的整体防守表现并不那么令人信服,但他们的确在防守时众志成城,坚决贯彻他们的体系与足球哲学。左边后卫菲利佩-路易斯在进攻中的投入比安分守己的右边后卫胡安弗兰更多后者更注重持球向前推进而非盲目前插。% I2 n- C$ K# L7 t, c
: N" L$ ?2 W v) u/ a4 K
. t! l% @& O0 b) [
( M* u: \3 o* o( o9 H D9 Q9 K4 }9 N
7 N/ G2 q& }' G9 _马竞战术体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锋线,迭戈-科斯塔和比利亚都为战术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比利亚在比赛中不断冲击对方防线身后的区域,迫使对方防线收缩,从而为己方中场球员在反击中争得更大的空间。迭戈-科斯塔则是一个防反利器,充当箭头人物。首先,他面对防守时的铁血作风意味这他更倾向于争抢下所有的二分之一球,为全队树立榜样。其次,马竞得到球权后,他作为支点可以在前场争顶,带领全队上前摧城拔寨。在反击中,他习惯扯动到边路,而比利亚则上前压制对方后卫线,这样在中路他们就创造出了大量的空间,然后科斯塔或者伺机反越位前插,或者进入禁区等待队友传中进行抢点。8 v; Y+ H |6 ^( j
4 O2 P g4 c6 ?6 l+ k
7 B3 v: ]4 n& p
% G. n% c) e1 D- |
下图展示了马竞的反击风格,尽管进攻主要是从两翼发起,这主要源于球队不断施压所争取到的空档,他们绝大多数的射门还是来自于中路。
$ o, m, P- h. p. Z7 v: d; P# R7 O6 V( f0 A5 _
, Y! m6 l# m* d8 R
' f* a" R3 F8 W/ g6 l+ @: a% z, C. Y* @$ Q! c
' M! E0 A7 \7 v2 }$ B案例2阵型小结: S) L7 _8 A) f/ ^* N$ j5 Q
• 防守反击的比赛方式4 o% x8 l, o: k9 q
• 注重站位和空间,而非控制或渗透8 C$ ]: |* V4 w, ~# D( W) i" D' W
• 像司令塔一样的边路球员
& t. w4 v/ C' c$ T( e• 平衡攻防的边后卫
4 k/ h$ J5 U; e1 p• 加固阵型、参与防反的游击型前锋1 N0 U) `' D) j# N
$ A$ G# _+ q" W- a7 z& d5 a6 a5 \7 d2 r; x$ d
深入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积极主动的打法还是被动的防守打法都能在这样的体系中发挥作用。这套体系自身还在不断改良中,并慢慢的被诸如皇马等豪门慢慢采用,当然它也称不上完美。4-4-2阵型的优点在于在攻防两端都打下了基础;而缺点也存在于某些转换中,一个更为优化的中场阵型仍能在关键区域主导球权。只有经过一些年的考验我们才能判断这套不断改良的阵型是否取得了成功,或者也仅仅只是一个过渡阶段。这股4-4-2的清新之风能否重新再次引领足球潮流,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y; n1 M* o% E5 F% e1 \
" c7 ~! z5 b# d/ \" c. C
, i, z3 q# d9 q1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