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东污臭自来水成"另类":仅供洗涮,严禁入口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8 23: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c2 V3 J3 g0 r* I
# ]: r# @7 x) h7 S; J$ R# W4 c " o0 c* s, ?8 E9 K7 u6 v

1 H" f& a/ D9 V+ u) @& f  从外村来的送水车,几乎是蓝塘镇3万人每天的“饮水之源”,这里人不喝本镇供应的自来水。本报记者 王梦婕摄. y, Q$ g0 _+ u) R5 z1 r
' e0 k+ k- q/ i
  “沉淀了3天,水还是灰的、臭的。”廖伯瞅了一眼厨房里的白色塑料大水桶,摇了摇头,“快20年了,这里的自来水喝不得。”) h& `  j6 I  }8 _8 s  R: z

- l% p$ z+ ^4 G  廖伯住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蓝塘镇圩,在这个常住人口不足3万的地方,“水”让人十分无奈。由于政府供水工程“年年只会流脏水”,近20年里,镇民几乎都靠买山泉水和打井度日。同时,还必须为每立方米“脏水”掏钱1.5元。' H6 \. C# X9 R, {" [

. i/ y5 ]( t/ ^8 ]' P/ E. Q9 l  对这一发生在全国最富省份的“怪现状”,县、镇两级政府的解释都是:“没钱”。3 V7 J0 F3 l0 ^9 @! [

; |3 g3 l8 i; w8 P: n& X# R  “另类”自来水:仅供洗涮,严禁入口
8 M4 h9 h6 d  L% O% _1 K% m$ e3 T, d4 P0 S+ X5 q& e6 m
  “专业处理井水变黄、饮用水净化安装,手机×××”。
6 h2 l% _: W$ ^3 M7 v: e! I  U# v' @2 I+ j5 R2 Z- E" U
  走进蓝塘镇,主干道上每隔几百米,便冒出一个这样的红色横幅,提醒你这是一个水质很“另类”的地方。
; P$ o. [3 A( X4 R, O  p
; ~+ N, C0 K  M. \  “我们镇的自来水,只洗衣服、冲凉、冲厕所,你不要喝。”在路旁的商铺里,一提及“自来水”,几乎所有的镇民,都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O3 y# R/ y7 y+ B1 j3 j3 V

0 U: O" _' S+ W1 Q- `, a  在老街一户人家,记者打开水龙头,一股明显呈浅灰的液体,流泻而出,伴随着异味。水中,能清晰地看到杂质颗粒上下飞舞。“你看,沉淀一会儿桶底就是厚厚的灰,一下雨,水里还有黄泥浆。”另一户甘姓人家告诉记者,“有一次,我还在水里看到了红线虫。”
5 c/ n$ Y( t5 k1 o/ }2 W1 Y, d# F
  在老街,家家屋顶上高高竖起的不锈钢蓄水罐,似乎都在诉说“过滤”自来水的必要性。而在有白色洁具的人家,记者看到,面盆里早已积上了灰黄的水垢。
: E: L, L4 A& l. `" g+ W0 V! N% c3 b! X: b7 C! a( ]4 H
  “太恶心了,从1995年、1996年以后,大家就渐渐不喝自来水了。”在甘家媳妇的印象里,她只在近20年前,喝过“这里烧开的自来水”,从此,就靠买附近村子的山泉水度日。* [  z* W  m" |) \0 f5 i

! g& u. X6 Y5 O6 o8 {* v0 e/ O7 o  在蓝塘,送水生意异常火爆。
& T. K( U& D; o0 ^9 N
; @4 M/ [8 q7 E! a7 z0 ]  一台农用车,几十个塑料汽油桶,里面装的是蓝塘人用来“煮菜”、“煲饭”的山泉水。早晨六七点,记者就听到拉水车的突突声穿镇而过,8点刚到,售罄的拉水车,便已鱼贯而回。
' q- K7 B* S  e# c8 _
! Q/ P# t: o- O0 d& b& x9 m- u  “25公斤一桶水,卖两块钱。省着点用,一家5口人能喝两天。”廖伯告诉记者,这里“另类”的水质,让他眼见附近村子的“送水专业户”从1个发展起来,“如今有了10多个”。
8 h4 p4 I7 K  ?5 H2 W  w( U* e* w* u8 i
  一同飙升的还有打井的人数和价格。在位于蓝塘镇主干道的新街,中国青年报记者一路走来,几乎每家都称他们已经“杜绝”了自来水,“用的全是自家井水”。“七八年前,打井的人变多了,现在打一口井要三四千元,还有很多人家打。”在镇上住了半辈子的肉丸店店主邓伯叹口气说,“其实,井水又涩又苦,但总比自来水好一点。”
1 x+ X! @& v* z- D* ?/ M" J, _; R6 }6 A& I4 V, @9 ~( \6 V1 s
  但对老街人家来说,水井这个“蓝塘必需品”也是奢侈。记者看到,老街的房屋密密麻麻,两户人家往往只隔“一线天”。“门口很难打井,只有用自来水。”廖伯特别希望,自己能成为镇上“有井的”那一半人。
+ O. ?' P" z" L( r) e
' y/ \+ [3 Y6 Y9 Y4 r  更让他不平的是,自家每月要为这“不得不用”的污臭自来水,花掉45元。
- ^: e# T& E# U, L0 U8 S7 m3 j. o
5 S) b5 u. p' _  “20年了,水费从每立方米6毛涨到1块5,水质还越来越离谱?”面对记者,他问出了一个憋在数万镇民心里的问题,“一口干净的水都没得喝,大家的水费交哪里去了?”
) [) z, d* O+ J/ t. P& U; x) M# q- h  v: ?! F
  “古董”供水线$ y" _  b4 G5 \$ ^* c% k' M

1 ?/ N' T, j4 M5 {' B  镇民的水费,交给了私人老板。
& ~& S; v* j9 f$ J% D2 Z9 N7 Z2 v/ g  q1 p1 @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作为该镇基本民生工程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已经以“官商合股”的形式,存在了30年。7 x+ V* C7 m* S+ i4 [

1 G, w( n7 ~6 |# [- |7 D- Z$ h  只是,这个镇民口中的“政府自来水厂”,无疑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个。每当记者问及,大家的印象不是“蓝塘没有自来水厂”,就是“已经废弃了好多年”。* W. Q  E0 U; @2 E# m/ A" k
; T  {* ]8 k3 `/ ]4 W+ F
  但负责“净水”并把水输送到1万个水龙头里的,就是它。
& c+ o8 v: i" o$ N. M0 N
1 u8 G! T+ b. F9 v  在一处山坡的荒草丛里,记者找到了水厂的蓄水池,也发现了这里水质很“另类”的原因——只见约十个大池露天而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里面的存水已发绿、发臭,水面上,漂着大片的泡沫与浮藻,不时还有水虱游动,池壁上,有着厚厚的苔藓……
/ ?: j( G+ x! @8 Q+ I% w5 h9 i  r" q, ~, U# [# S5 b5 ?
  水池周遭,没有一个工作人员的身影,一旁的工作间残破不堪。只有几条白色送水管、几台在走字儿的水表,架在水池上,宣示着它还在运转。! s; D* n$ ]% G3 _3 T& w

' W9 V) Y4 a% H9 m) ?2 P% o0 z  “我们的自来水,是发黄、发臭的江水‘裸奔’来的!”住在旁边的镇民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K! k/ z  v* \0 B  n% T
0 b' Q5 Z6 p" ]7 ~
  在镇民一路指引下,记者找到了位于秋香江上游的抽水口。只见混黄的江水,伴着垃圾,被一台大水泵源源不断地抽走。一路流到蓄水池后,几乎是“未经任何处理”,就被送到了3万百姓的家中。
' o  `; ~/ f" S$ }' L' h
$ u7 w- }7 Y. W5 V; k$ n$ @  为何“政府自来水厂”,会让这样的水“面世”?  \& ~( {9 o' |" P) U# C* P

1 k% ]: X+ R- X2 h/ M7 ^. z/ _  对此,蓝塘镇党委主管自来水工作的林颂辉委员的解释是:自来水工程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按照设计标准,最多只能满足5000人的用水需求。“由于年久失修和人口剧增,蓄水池已经超负荷运行。如今,管网老化堵塞,沉淀池、过滤池也基本无法用了。”
5 Z2 I" r  _9 A- Q2 R7 l0 Z8 q
1 S) r1 K6 W( g) e) ?- o- ]  但在当地百姓看来,一切都是“官商合股”供水的错。
5 }& A( G" B2 |3 F! o* E# J: y3 }* `0 y- `$ g- H4 ]5 m
  “合股”供水:水质离谱,工程“烂尾”
5 E% d5 @; Y6 ]3 S0 ^) ?! A: }5 A2 H/ x+ r: p
  “在今年2月以前,30年来,蓝塘镇的自来水公司,都是由私人老板承包经营的。老板出钱铺管、维修和收费,政府负责监管水质。”该自来水厂的工作人员一针见血地告诉记者,“如今,老板不赚钱,哪有劲头治水?”' O- T* D2 S  P( f3 V

1 Y/ ~& o, g4 t3 H$ s6 p  林颂辉委员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证实,目前这家所谓的“政府自来水厂”,是由私营企业松柏公司投资299万元建起来的。但很多年前,水厂收上来的水费,就只够松柏公司“保本”了。7 _/ V) d# T& ]! {! K% B
7 k+ z4 W% B3 E4 |
  “镇上每月用水大约1.5万方,收取的水费不到3万元,但抽水的电费就要用掉1.3万~1.5万元。”林颂辉委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剩下的钱要养活8个员工,老板每月也就赚几千元。”
: D/ i5 W( m. N* R- Q
8 _5 n  _6 f& L1 C# W4 ?- R  但20年来,企业没动力治水,政府去了哪儿?5 Q) P6 q! \1 }" E: _$ W! T

7 W0 D( _2 h, [5 r0 I5 ?  对此,直接负责监管水质的蓝塘镇水管所工作人员陈某曾向媒体表示,虽然自来水供应属于水务部门的分内之事,但镇政府与私企“官商合股”之下,水管所实际上已经没法管了。“虽然水管所直属县水务局,但也要配合镇政府的工作”。
! c- M/ |" \  ]: f, c4 y: v6 P' O( p6 Y8 U% J! Z: h* e$ z% [
  对镇上百姓来说,“官商合股”带给他们最大的痛,还不是一用20年的污臭水,而是几度烂尾、搁浅的新自来水工程。% z% |/ U, J1 w) f6 H

4 z/ d0 Q0 q5 J2 a0 g+ u7 J  “20年里,镇里也试着修过几个新的供水工程,但都是动一下工,就停了。”廖伯带中国青年报记者去了其中两个烂尾废址:在秋香江凤凰岗,记者看到,镇政府称1993年就开建的新沉淀池、过滤池和清水池,均已完工,但目前荒弃;6年前,镇政府再次牵头在镇第三中学后山上,搭建起了新水塔,但此后便无进展,停工至今。* ]6 O: G' N9 ], x

* Y) _& `0 ^8 o9 j$ j  “一次是资金没到位,一次是因为征地补偿纠纷。”蓝塘镇主管自来水工程的副镇长刘海洋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 U; f5 @/ t: S# g/ t7 }: X. Z. F6 I
  而被征地的镇民则认为,既然是“官商合股”,政府基本不出钱,“自来水工程就不是公益项目,而是老板受益”,因此,他们提出分红的要求“很合理”。
4 e6 d( F# V1 ?# [, U- R
0 B( H& \; v  w. F  几番折腾下,3万镇民喝上“放心水”的希望,20年里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破灭。
" p' z/ v- T. A! h  q* h1 ]
, ~2 A: F. Q& ^5 Q& {  “我们也不想这样耗着。但提供‘能喝的水’不是政府的事吗?为什么每次都要坐等企业掏钱?”面对记者,废址附近的被征地镇民说出了他们的最大心结。
" H6 j3 C$ J8 }( Q' K+ Z! T2 s# M8 D3 Y
  政府“没钱”?$ S3 G7 N) l* Q- Z3 x' U
% D) Z/ ^/ r4 {/ h% r
  在镇政府眼里,30年一直与私企“合股”供水,却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9 H  c# e3 e, {% ]# i9 o' \

% ?' x/ M7 ?1 I, v  《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城镇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主要由城镇所在地人民政府负责,工程建设资金以地方政府和企业自筹为主落实。
# v' t  L# i; T/ K% I# Y
3 l& c/ v8 M8 n7 P  但蓝塘镇党委书记贺世敦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作为广东省的特困镇,蓝塘近20年来“换了5届书记”,却始终凑不足重修一个供水线所需的几千万元。
+ W& Q1 H$ ?: u* H$ r/ {
+ m0 m. I6 v/ d% X0 P5 t) ]  记者在镇、县两级政府的信息公开栏里看到,2011年,蓝塘镇的一般预算收入不足600万元;其上属紫金县有80万人,但一般预算收入也仅3亿元。# z, _6 G$ H% d/ y; t  L2 q) _7 W
# Z% i1 Y3 e3 w
  “不得已只有‘官商合股’,政府能筹多少给多少,剩下的企业补齐。”刘海洋透露,但20年里,“政府能给的很少”。“很多年头,镇财政本身还有100多万元的‘缺口’,要靠上级支援”。
0 o3 M7 I8 H' m2 n$ C* y% p: n* P$ \  z4 e
  紫金县委办公室新闻组叶战祥副组长证实了该镇的说法。“蓝塘一年的收入,只够维持正常运转。”他说,“县里一年收入3亿,每年也有5亿~6亿的缺口,要靠上面配套。”
7 i. U6 O) V# d# H/ L. ]# N6 G4 @( {+ h/ E# V% T& @+ _# ?
  没钱的结果,就是一次次的工程烂尾。. a; E' ?" `2 v

! o9 S; y! K: x& P. d5 N  记者在镇政府提交给紫金县的材料中看到,镇政府的4次“尝试合股”,屡战屡败:除了1993年和2006年的两次外,2002年,计划建一条16.5公里长的管道,从布新村羊角坑引水,总投资1200万元,但因资金不足而中止;2010年,又启动了重建自来水厂的想法,总投资1786万元,又因合股方资金投入问题,“胎死腹中”。# s3 l4 E! I: m! Z, H

; X, q0 o" r8 Q0 M$ u. c$ h7 w  数次烂尾也激起了镇民的不满,猜测随之而来。2009年,县、镇政府曾向国家发改委争取到了50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修自来水工程,镇上“几乎妇孺皆知”,但至今未动。“‘官商合股’有猫腻”、“是不是谁吃了这笔钱”等类似猜疑,已在镇民中间流传。) _0 S1 P: A0 M7 O
# D8 Z0 @# E( F% A* g2 D7 b) ^
  “几次烂尾之后,重修一个自来水厂的造价也水涨船高了。现在,修一个供10万人用水的工程要3800万元了。”2 O' t1 N! I4 e& O
3 f: U/ H! U5 W* C6 C
  对此,刘海洋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释,长期以来,由于“资金太吓人”,不敢启动招标,500万元一直没用,“还放在国家那里”。
8 b3 A8 w* Q3 c- Y! K! S* K0 d4 I* ?1 ]1 o
  今年2月,长达30年的“官商合股”终于结束。经媒体报道后,蓝塘镇、紫金县均承诺将全力推进新的饮水工程建设。但巧妇如何做“无米之炊”?仍是个未知数。
  E/ o$ ]& K8 Q$ C, q& p! X2 H. j
, m4 E/ f+ d* X% G2 ?2 }$ O  截至记者发稿,绿藻和污臭物,还在蓝塘镇的水里肆虐。) N+ ?* Q6 x% D! u2 E2 s

0 |) E" R; u7 Q0 m/ V: e/ S/ A 该贴已经同步到 高帅富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鄂ICP备11007229号 )

GMT+8, 2024-9-21 03:30 , Processed in 0.54108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