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裁判三声长哨,国米 0-3惨败给博洛尼亚。在梅阿查的辱骂、抗议声中,斯内德痛苦的蹲在地上,似乎像打完一场三天三夜的阻击战、伤痕累累的士兵一般虚脱了。他右臂缠的绷带格外显眼,提示人们他是在带伤奋战。他长久的沉默不语,不愿移动,仿佛一座雕像一般一动不动。这一幕人们并不陌生。1994年玫瑰碗球场罚丢点球的巴乔如此,2010年世界杯决赛后的斯内德也是如此! ) x# b2 k7 A1 ^5 X4 r9 F6 W ) Y, V2 |4 ~$ n1 L, j至少在这一场比赛里,斯内德可以体会到自己2010年决赛的那种落魄心境。他坐在那里,是因为他拼光了全部的体能。他一动不动,是因为他想不通为什么踢成这样球队还会输球。他痛苦、他失望,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因为这一战,他真的已经玩命了!. s. |7 `9 D# s( z% H9 j5 e
! B4 i5 I- j; u
让数据统计说话。斯内德今天传出6次威胁球。而其中至少有5次,是绝杀。第14分钟,他的弧线球,帮助帕齐尼距门10米处攻门,可惜高了;第18分钟,他的弧线球帮助拉诺基亚距门8米处头球攻门,可惜球被后卫挡偏;第19分钟,斯内德的弧线球,帮助麦孔小禁区线冲顶,可惜球被对方神奇门将扑出。第29分钟,斯内德右路精确传中再度找到了麦孔,但麦孔近在咫尺的头槌轰炸却又贴着门楣偏出。第67分钟,斯内德的任意球找到了拉诺基亚,但距门6米处的头槌又被吉莱奋勇扑出……这五次机会,都是距门10米范围以内的正面冲顶,居然全部没有进,匪夷所思。 % ]7 f$ l& t0 w/ c1 a: T' \% J. ^" s
上一战,斯内德个人狂射13脚,于是被媒体斥为是“不会组织”、“浪射王”。今天斯内德改玩传球, 58次传球有17次失误,证明斯内德今天为了传威胁球而有一些失误。但作为一个进攻组织者,斯内德还是凭借他优异的脚法,传出了6个关键球,其中5次都是小禁区内单挑门将的绝杀。他能够做到这样,真的已经难能可贵。' r+ I* G( O- F) n2 i
$ O% A; |4 x( N要知道,一场比赛一个核心传出1-2个绝杀机会,通常都可能左右比赛。2010年世界杯上,斯内德2次给罗本送出单刀,但都被浪费,赛后全世界都在为斯内德鸣不平,可那一战他也就传出3个威胁球而已。然而在国米?斯内德为队友创造机会,屡被浪费;一气之下不传球自己单干,照样被骂。甚至有媒体说,斯内德复出,是国米从7连胜到5轮1分的关键……这样“里外不是人”的日子,斯内德确实很不好过。 2 w+ ~% X6 L- R* S9 |7 n( p' b5 M! U" m0 z d
可以肯定一点:从上一战斯内德狂射13脚,到这一战斯内德六传绝杀,在国米兵无战心的崩溃期内,斯内德是一个把全身上下所有气力都用在球场上的斗士,哪怕队友都放弃了,他还在那里不断的尝试,斗士精神,可歌可泣。 7 _' Z' I+ v1 P0 k; G+ `+ M! E |/ y: ~' B. e' M$ M. Z$ s
但同样可以肯定的是:斯内德狂射也好、不断送威胁球也好,他的努力改变不了比赛的战局,甚至可以说,他越努力,国米就越没有合力。《米兰体育报》指出,斯内德越拼命,队友就越不会踢!于是国米变为“斯内德+10个人”的球队,斯内德踢一种球,其他10个人踢另一种球,相互煎熬。2 R: L/ G+ \1 J; i; J
5 k: \) M U; ^5 J. s7 n4 T5 n在脑海中检索,人们会想起穆里尼奥对斯内德的评价:“他是一个把一脚出球、快速组织作为踢球第一准则的球员,要打出更快的节奏就必须倚重他”。穆帅时期,国米靠闪电快攻打天下,斯内德如鱼得水。可如今的国米,锋线老迈、中场老化,球队斗志不佳疏于跑动,斯内德仍然想打快,可队友能跟上这种节奏吗?让事实来说话吧:斯内德今天传出6次威胁球不假,但4次都是靠定位球、角球传出的。运动战里,他只有2传,一次是传给法拉奥尼远射,另一次是右路传中麦孔头槌,那一次也是边线球的机会!- c i" N; {4 d1 `7 \+ R
5 Z* D& e% P* j: c) x5 g: n8 n# a$ w也就是说,斯内德如今,只能在国米利用死球、定位球制造机会,运动战里,他与国米其他队友不合拍就是事实。或许埃托奥的离去,使得国米没有打快攻的资本;或许莫塔的离去,使得国米在中场无法具备快速转移的能力;或许穆帅离去后的多次换帅,让国米彻底荒废了以快攻建队的战略……总之,斯内德在这支国米的命运实在很尴尬:他确实是奋战到最后的斗士,但他越玩命,效果越差;他越拼,距离离队就越近。 : z% {8 J' t3 ]$ P7 p2 a! r% J/ `& z+ a2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