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击毙“基地”组织前头目乌萨马·本·拉登的一名前海军海豹突击队队员11日首次发声,向《先生》杂志记者叙述击毙本·拉登的过程,说退役后经济困难,遭到军方抛弃。, x/ d `3 X" i, f S+ p. T. \
& y% u3 k. R4 G u 三枪爆头+ P) E- Q( A% M) H& o
3 W+ R9 ^2 C( i4 A) \; |" F 《先生》刊登一篇标题为《击毙本·拉登的人……生活窘困》的报道,没有公开那名军人的身份,以“那名枪手”指代他。
* p/ ?/ h5 Y1 X9 d
Q ?# x( O0 g, @ 根据这名队员回忆,23名突击队队员2011年5月2日夜晚突袭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什图省阿伯塔巴德镇一座大院,在3楼遭遇本·拉登。本·拉登当时双手放在最年轻妻子的肩上,“推着她往前走”,旁边有一支AK-47型突击步枪。
4 J/ X: `* Q/ D3 z7 ^6 U0 ?$ {: f- P6 \$ a ^8 W& q K+ |
他说:“不知道她(本·拉登妻子)是否穿有防弹背心……本·拉登伸手可及一支AK-47。他是一个威胁。我必须打中他的头,他就不会有机会把自己炸死。”
" s6 C6 `2 @: o) R) E) V H6 f8 K7 U# Z& Z6 y
他说:“我击中他的前额两次。砰!砰!他第二枪时倒在床前的地面上。砰!(我打中)相同位置……他死了,没有动,舌头伸出。”
* `6 K+ z1 e0 }& C- n" J8 }: L* e+ s: w
影片原型
6 s+ Y- [$ e# j( t& U0 r+ P7 R( B: G" I
“那名枪手”完成突袭任务后返回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一处基地,把一名中央情报局女官员带至巴基斯坦见证本·拉登的尸体。
# O6 G3 A1 \1 Y/ t7 v' W% _; J n; x+ i2 ], N* s
他说:“我们朝下看,我问她‘那个人是你们(找的)么?’她当时就哭了。”. u- H9 h* M( E4 \+ {
" S/ H- I: J7 N7 n' E' \* S
他说:“我把弹夹从枪上卸下送给她作为纪念,里面剩有27颗子弹。‘我希望你的背包里有放弹夹的空间。’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她。”8 \, j5 Y) ]. ^" Q* T2 A$ E u
" J1 M9 P, P: ]& \; X( K 好莱坞影片《刺杀本·拉登》以那名中情局女官员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冷酷、专注于追捕本·拉登的女探员形象,说服大家本·拉登藏身于巴基斯坦。影片《刺杀本·拉登》获得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多项提名。
) R8 l. B; E* ^) H$ E2 D6 @
' r. C% `6 J7 {9 N+ w/ |* R 战死“更好”
. m$ Y6 H1 | [5 Z0 d" w' n
' x# c0 w @& F/ p 《先生》杂志报道,“那名枪手”退役后生活窘迫,没有退休金、医疗保险和工作。由于缺乏安全保护,他担心家人可能遭到报复。
8 j/ _1 M' D$ ~/ a6 a, q5 b7 e- @& \
他的妻子说:“他为国家贡献不少,现在他似乎已经被遗忘……我感觉不到支持,不仅对我的家庭,还有其他一些家庭。”" u; E3 p2 f8 q3 E; K
0 p; T) C! u$ v4 f “那名枪手”说,如果他执行特殊任务时牺牲,家人可能过比现在好的生活。“说来遗憾,如果我被打死,可能会更好”。
1 D2 ^+ [1 b, K& N2 n4 ?* R- N% Y& ?/ U" l: ^# }. z" D/ H9 s2 _2 c*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