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吊瓶班”无一人考上重点大学 校方:至今仍在反思
4 E$ C0 U, U0 W, e
* D- r! m7 Z0 d/ A3 Q
8 Q* p+ v& z6 b. g
" `, }5 n* ]! l( b3 ^5 P 数月前,湖北孝感一中高三某班集体挂吊瓶,边打氨基酸补充能量边复习。近日,该校领导首次正面回应,称对“吊瓶班”事件进行了反思,并表示今后不会再集中组织学生打吊瓶。据介绍,“吊瓶班”50多名学生无一人达一本线。: J/ \8 B4 a) K) P+ W
" u( m6 R- s- S: G7 ]0 p! M 5月4日晚,湖北孝感一中高三(3)班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一张边打氨基酸补充能量边复习的照片,被传上微博后引起网友及媒体的强烈关注,一度被调侃为“史上最牛‘吊瓶班’”。(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2 o0 a, t7 x# ^' y% |1 o# w. I
) l- c. g( g2 y4 L5 E
眼下,高考早已结束,各大高校也即将开学,曾经的“吊瓶班”学生考得如何?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孝感一中进行探访,而该校领导也在风波之后,首次正面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b- x m. z+ V# J! S. Q( p
' h9 D. L+ x w( N9 h 考试成绩
0 d; s/ l3 Y# L' ?. s: p% s+ G) v: h- j# e+ x2 n
“吊瓶班”无一人考上重点大学# _0 P4 q# s7 N* s' x# F2 e7 { Y" p
$ s4 y5 p2 \. t3 X" O) y% {. L 前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孝感一中时,教职员工们正在开会安排开学等新学期相关事宜。
$ `3 H. c/ G% @7 y/ R$ l5 p) b/ h3 z. F2 o
“就在刚刚开会时,我们还反思了‘吊瓶班’事件。”该校副校长张胜华苦笑着:“我们在会上用了一句当红的网络语言来评价此事,那就是‘躺着也中枪’。”0 {* I* a3 F' F8 H" X# g# Q
1 l( }$ Y9 s. T* `0 }& U6 j# e, y 那么,如此刻苦备考的“吊瓶班”,其学生今年高考成绩如何呢?面对这个问题,张胜华略显尴尬,并以“一般”二字概括。
, M/ e' P" o! u2 U+ ~9 i5 {% I5 O1 E4 D! u* s
据介绍,该校今年有近1300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达到一本线者222人,达到二本线及以上者659人。遗憾的是,“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 V" L3 n+ r# X4 g
( e% i! U* e* j: {. i4 ^8 S “这并不能说明他们‘考得很差’。”对于这个成绩,张胜华解释说,该校近20个高三班级中,1至5班是文科班,而其中5班是快班,1至4班是平行班。该校222名达到一本线的学生中,文科生只有十几人,且均出自5班。“平行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要差一些,所以没有一人能考上重点大学。”. N% y7 V t. d' P% @4 @( d. T4 T
& Y' W4 P a C6 B, S 许多人认为孝感一中是当地“最牛”高中,事实并非如此。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孝感市最好的高中是同在孝感城区的孝感高中,而孝感一中其实只是孝感市孝南区直属高中。
# i# [) I/ f' d( g7 z* m& f) H2 C$ @& U* H6 Y0 j
校方反思; j3 k1 T% h5 W
- k% I+ s' i: j+ E U! T' R
今后不会再集中组织学生打吊瓶
n" F% Y2 b. ~3 _+ ]# e
- j+ Y% _* O$ k1 f( j0 Q$ O$ `" `* ^, o “吊瓶班”事发时临近高考,该校当时下达了“封口令”,禁止老师、学生议论此事,也拒绝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7 G! l- a& t8 K, U U' t
+ V0 Z# C) h0 n2 G; W& ]8 D) [ “吊瓶班”引起外界强烈关注,给该校带来莫大压力。5月上旬,随着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纷纷跟进,网上的议论声也来了个180度的转变——最初大多数人对学生们还是持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后来则变成大面积的批评及嘲讽,不少网友认为“吊瓶班”背后是应试教育在作怪,于是“教育有病、学生打针”、“当代范进、可悲可叹”等评价频频见诸报端。 }. w( H" {2 g1 d- Y
. r2 v: T$ ~* y! y( n
与网上一边倒的批评声音不同,“吊瓶班”的学生及家长们大多认为“打吊瓶”可以理解,甚至为“吊瓶班”叫屈。比如高考前一天记者曾在该校探访,一名“吊瓶班”的女生就认为“外界对我们的关注太过了”,她认为备考紧张身体吃不消,打氨基酸补充能量和吃鱼肉补身体一样,没必要大惊小怪。, y9 @* M/ d' y- S
* h# v8 Q* @# c5 W2 x
这一观点目前仍未改变。该校高三(4)班女生杜婧今年考过二本线,并非“吊瓶班”的她一直在为“吊瓶班”同学鸣不平,觉得“那真是一件小事情”。前日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考前打氨基酸跟吃营养品(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P+ Z$ t5 R9 J
8 o$ ]3 d) H& b6 @0 ~* q 一样很普遍,为什么会招来这么多批评?作为学生我们想考好一点难道有错吗?“(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1 V2 d. G, c1 n0 H& v. t8 F: t8 R
( G T0 x6 m9 ]. r# u% {
孝感一中对面“华昆副食店”经营者也说,高考前打氨基酸在当地很正常,“一件无所谓的事情怎么就让孝感一中出了名?”. F. h) k8 \- p$ Q' g/ g7 {& ~
. F+ `( F5 u6 Q6 O6 { 专家说法! k4 T+ k/ n W/ |7 m+ q
/ i0 L1 T. N7 b) e% _; i
打瓶氨基酸还不如吃个鸡蛋
; q0 p, _2 y$ w2 ^3 n
) E/ N! Y L( l+ i5 E- ]3 f 中南医院中医科张莹雯教授认为,氨基酸主要来源于蛋白质,打一瓶氨基酸跟吃一两个鸡蛋作用差不多,但是类似补充氨基酸和吸氧等项目就不能经常做,如果超量会产生副作用甚至中毒。, e# Q" \$ ?& t! _# T) z" }# ^$ L
* R; z, U2 I' } V) w 该院心理咨询室副教授肖劲松认为,高考前部分学生容易出现紧张、焦虑甚至失眠等症状,家长及老师应引导他们在心理上放松,从容应考。集中打吊瓶等做法无疑会让部分同学更加紧张,心理负担加重,反而不利于高考的发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