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假冒绿色猪肉风波后,沃尔玛又一次因为猪肉而惹上麻烦。
6 z) d6 f2 m/ r. d; i' p* C# V8 b( _# |( ]4 q
昨日有媒体消息称,达州市畜牧食品局对今年以来查获的多起经营病死猪牛肉等产品予以曝光,达州沃尔玛也因经营病害猪排骨被通报,且该批问题猪排所用的检疫证明编号对应的居然是鸡产品。
7 M# X! ]4 [1 _" @$ r# n8 ~" c3 _: V' z. s0 u5 C/ Z
业界对此指出,在零售行业内,零售商普遍缺乏供货和验货管理,很多时候只验数量和品种,如果遭遇存心换货的供应商,往往会引发质量问题。
: n. k; q9 a5 o* D2 T2 Z# u! B% R1 {0 B5 N/ ~+ F
下架问题猪肉
9 P1 s7 I, f) x
; t6 g! M9 P: T: ^% I) ]6 \& M6 y' }1 S 据悉,达州市城区畜牧部门在对沃尔玛例行检查时,发现沃尔玛超市的冻库内储存有部分呈深红色的猪排骨。随后,执法部门立即查封了库房中同批次的猪排骨94.2公斤和106公斤灌香肠的猪碎肉。& R9 B5 ?* Z: U, }
2 J! }/ [6 S; ]
进一步检查中,执法部门发现沃尔玛超市一共购进该批次猪排骨500公斤,已有405.8公斤以22.83元价格售卖。后经对查封的猪排骨检测,认定该批产品系病害动物产品。而超市提供的该批次检疫合格证明编号,执法部门通过与成都市龙泉驿区动监所核实,该检疫证明编号对应的应该是鸡产品,而非猪排骨。
1 q9 |+ X F4 z1 S7 {, S% e& c2 X+ s8 {+ B1 m9 t
沃尔玛中国区昨天表示,其已成立由总部指导的工作小组,并已在事发时下架所涉批次猪肉产品,就该批次商品停止了与相关供应商的合作。同时,其正在与达州政府部门保持积极沟通,对此事进行进一步核查。
2 j' G* }$ Z- _. A1 l0 l4 |) h' Y; u, S
这已不是沃尔玛第一次因为生鲜食品问题而发生风波,此前沃尔玛重庆门店因涉出售假冒绿色猪肉而被处罚,其实,沃尔玛重庆地区的门店在5年内被处罚了20多次,基本都是涉及食品方面的问题,比如过期板鸭、无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的牛肉干、锅巴等。
7 I* e. A! R- t" N9 m3 o% ^' e7 n, F# @% l2 S
供验货存问题7 O0 ?3 v2 w6 n s+ C+ l. A
) a, U/ ?% O: f z& h, | “通常我们都是点数品种和数量,至于合格证,我们就看供应商公司的检验检疫证明,只要对方能提供相关证明,就让商品进店上架。有些规模大的卖场,甚至有时连品类都懒得点数,仅核对数量,因此时不时有供应商将好货、次货冲在一起装箱,零售商根本验不出来。”一位具有长年卖场管理经验的沈先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上述沃尔玛病害猪排事件中,该批次猪排检疫证明编号对应的是鸡产品,很可能就是供应商明知道拿不出问题猪排的相关证明,于是将鸡产品的证明作为“马甲”穿在猪排身上来蒙混过关。
+ S8 d7 W7 _2 G' Z' }; I! ^
! h$ h* w1 h2 ? 据了解,在卖场验货过程中,肉类商品是点数斤数的,只看分量,这更给了供应商滥竽充数的机会。5 F6 V( I! t8 s3 z( Y
' f. n1 K/ r2 H1 g+ ]
同样在华西地区,日前沃尔玛华西区总监田武星对媒体表示,“在成为供应商以后,我们会有第三方的专业公司到合作伙伴的工厂、作坊,去进行一个现场卫生条件等方面的审查,确保熟食、本地生产的食品安全可靠。”' m6 [* D5 l; j* M! G! E7 B
1 Z6 }4 n. B2 G1 ^% |- |& [3 O
一位曾经送检过商品的外资零售商业者坦承,零售商检测环节有几个操作问题:首先是检测的商品。假如是检样品,那基本上供应商给零售商的都是最好的货,根本检不出问题;假如是抽检,则要看概率了。第二,检测费用极高。一个商品假如有10个指标要检,收费是按指标计算,通常一个指标要收费1000元~2000元不等,一个商品就要花费数万元,一个卖场有几万种商品,代价巨大,没有一家零售商可做到全面检测。第三就是检测的滞后性。很多生鲜商品需冷藏,为保证第二天一早开门就可售,通常凌晨2点到5点间生鲜食品陆续送到,这类货立即被放入冷藏货柜,等检测人员9点上班再检,很多生鲜货早就售出了。
) `8 u* p% N: P9 A% M [* h: \+ J0 g0 `
扩张综合征
( ^# F* R- O3 J* D% M6 m9 o; r& J% u* `, N' y
第一零售网创始人丁利国指出,在上述背景下,一旦供应商不诚信,则零售商很难监管。在海外有严格的法律,假如发生假货次货问题,则供应商会被罚款上亿美元,所以供应商的诚信是其自己生存的砝码。但中国的相关处罚力度不够强大,加之卖场要收取各类费用,为让自己的毛利高一点,有些供应商难免做各种“小动作”。5 ^7 ^2 z& m7 C# B* k) W
5 L i8 J) p- Z6 }*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算上收购品牌好又多,沃尔玛目前在中国市场有370家左右门店,且每年以40多家新店的速度扩张,是目前外资零售商中,在华门店数量最多且扩张最快的。据了解,家乐福每年新开店维持在20多家,沃尔玛的扩张速度是家乐福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沃尔玛进入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较晚,因而其在这类城市门店不多,其将更多的门店扩张目光放在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城市。
* n6 \+ G$ y$ h$ p7 G: A" [
! v0 c1 `+ ?) e, I “除了几个大品牌是全国供货,很多商品尤其是生鲜食品,零售商都采取本地采购,本地供应商质素良莠不齐,假如遇到心怀不轨者,就容易发生问题商品纠纷。过快的扩张给了沃尔玛很大管理压力,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管理难度更大。”沈先生指出。2 ^% Y5 z* G9 H
- a1 E, k( E0 K0 k6 {
是否所有零售商都无法管理供应商呢?其实不然,有部分时尚新型便利店业者正尝试独家对应供货方式,其部分商品采取同品类只与一家供应商合作,但该供应商也只与该零售商合作,这种“一对一”的关系迫使供应商必须提供真货好货,否则一旦出现问题终止合作,则该供应商等于失去所有的生意。但业界坦言,卖场商品品类太多,全部都“独家合作”是不现实的。; J' Y* K6 N, Q! }2 W% T# X
1 ^0 H1 o+ X+ H% l. p5 X
该贴已经同步到 高帅富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