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贫民窟之变:巴西都市另一道风景

[复制链接]

尚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 1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它是“足球的国度”,它是“桑巴的国度”,但今日,它的标签不仅是足球和桑巴,更是最好的能源矩阵、第二大投资选择地、大豆和多种农产品的最大出口国、第四大汽车市场、美国外债的第五大债权国、第六大经济体。
' e' p; p4 C% k) a
' G  X+ @8 o0 l. X1 Q: A  是的,它就是巴西。4月11日至23日,记者历时12天,先后飞行69小时,在圣保罗、伊瓜苏、玛瑙斯、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5座城市间穿行,细读巴西,收获绝不寻常。" |) b* n% S1 H9 M; w" R

  d  ~2 L6 y. u  ——本报巴西采访组记者手记$ @1 s/ k5 u/ v1 V
; \7 D; v, w& u
  10年前著名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执导的《上帝之城》在全球上映:鳞次栉比的贫民窟就像雀斑一样镶嵌在巴西大都市内部的被抛弃地带,大量被舍弃的人群游荡在这个国度的边缘……; \, E- b1 s' p; l; ]
$ }  @- s/ @! p% _2 m% H7 {
  10年后,作为为数不多进入贫民窟采访的记者,我们来到这里,所见所闻中强烈感受到,巴西贫民窟正在向城市社区转变,而它的悄然蝶变,成为巴西民生保障提升、贫富差距缩小的一个生动缩影。
; X1 x/ s: W7 F) v3 G  \7 s1 H* O" B/ X* s
  江苏提出,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江苏正走在“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江苏”的道路上——巴西在民生幸福上所做的探索与得失,颇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4 b# m! _3 H+ b( h* p7 W  m

' ^  _) F6 D9 _. q8 b, S" A, k  政府“还债”带来“法维拉”蝶变
! g4 s3 ]8 ]$ Y9 y5 O
" K& b/ A& l; G& y* R: q: R1 E! x  在巴西,人们称贫民窟为“法维拉”。巴西圣保罗市的“法维拉”最多的时候超过了1600座,而所居住的人口至少上千万。
" R8 Y: f9 @6 O( A8 ]
, F! \" Y) }) n2 d, r) U  对于“法维拉”的成因,圣保罗市政府住房建设局局长助理玛利亚-迪尼斯直言,这与从60年代开始至90年代中期巴西本国的经济形势和政府政策有着直接关联。当时伴随着经济的过速发展和政府强力推行的“迁都”政策,东南部沿海的富裕城市内,涌进大批来自东北部贫穷农村的劳动力,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就业不充分,这些人为了生存只能抢占城市公有土地,搭建简陋住房,渐渐地,形成了最初的“法维拉”景象。
* n6 }2 g' y* }5 A$ Z# ]8 f/ @" C9 k& t2 K; G. J" ~
  “如果说6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是巴西贫民窟出现和扩张的爆发期,那么从2000年之后,几届巴西政府都在为以往的过失‘还债’。”巴西驻上海领事馆副总领事若艾尔·桑帕约说。8 O1 h4 M; s6 b% H
0 _0 C8 O: f5 s8 }/ M6 Y$ o
  “我们所做的并不是要让贫民窟的居民搬家,让贫民窟消失,而是通过政府对现有贫民窟的原址改造,让它变得更适合居住和生活。”圣保罗市从2005年就开始着力改造贫民窟,一群统计学家和分析师前往贫民窟,进行详尽的人口调查,并且绘制地图,画出每一处房产,注明其实体状况与需求。该市住房建设局局长助理玛利亚-迪尼斯对记者说,市政府每年的财政支出中,至少有4%会用于城市住房的改造或是改建计划,其中大部分投向了贫困区住房改造。
0 r0 T& m0 V- a+ Z
* _) L9 v; f3 x  里约热内卢也是巴西贫民窟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个城市600万人口中曾经有三分之一都住在贫民窟内。在新华社驻里约分社的帮助下,本报记者探访了里约最大一处贫民窟阿莱芒。这里所有的房子同样盘山而建,陡峭的山体上住房自下而上拥挤排列。而在这片居住区的山体之间,来回忙碌着的红色高空缆车令记者十分意外。3 }4 }6 A/ l5 h# D
! N% a6 w, ]+ H. e& P
  “这不是观光缆车,而是政府为我们投资建设的空中交通线。”46岁的爱迪奥·桑塔纳一直生活在阿莱芒,他告诉记者,这些漂亮的“大家伙”是政府两年前花费8亿巴币,专门为贫民窟居民修建的,横跨天际的缆车在阿莱芒共有六条线路,当地居民每天免费乘坐出入。不仅如此,山下的缆车站点已与城市中的公共交通实现了无缝对接。
% m7 q3 s' c# D0 J: j
5 L& V1 l7 ?: [  居民沃迪带着3岁的儿子奇亚多正准备外出,见中国记者前来采访,好客的他主动将我们带入家中参观。他家在一座四层绿色公寓楼内,是政府2009年出资建设的安置房。沃迪的家跃层结构,一楼客厅、餐厅和厨房,二楼两间卧室,屋内冰箱、液晶电视、洗衣机、橱柜设施一应俱全。更令人意外的是,沃迪是一位薪酬不低的政府公务员,而并非想象中的贫困者。
3 `) j5 j; I/ Q) w5 A- ?$ r/ D0 E8 j
6 G' r( R8 ^! j+ S( j  “巴西的贫民窟正在向城市社区转变。”巴西驻上海副总领事若艾尔·桑帕约告诉记者,经过政府的大力投资改善,现在的贫民窟已不是印象中贫民聚集的地方了,公务员、教师等在这里并不鲜见。        下转A6版
* E6 A6 L! h4 @& E
4 c( O* w% X! @3 \  上接A1版 而随着政府配套设施的完善,很多居住于此的人反而都不愿离开。
& {% M. J, M0 Y3 _, w! B
0 D! V) E/ i  v; o  恢复穷人造血功能,救助不仅“零饥饿”
6 }4 p: [. L& o. `$ _3 k; S* v. p4 x8 D0 Y9 ]9 f
  改变,并不只发生在贫民窟。/ I$ P: T* o, a, Z

: P. x, i$ ]7 C- s7 F5 k  在巴西街头,我们为一些餐馆提供的“1元餐”(约4元人民币)所讶异。这是政府对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一种午餐福利:在政府投资开办的大众餐厅,低收入百姓只花1块钱就能吃到一顿营养均衡、干净卫生的午餐。
# d, b5 t( X/ A' ?& R4 N9 E: t5 o
  2003年1月巴西左翼劳工党领导人卢拉执政,就职当天就宣布实施“零饥饿”计划,并成立了社会发展和反饥饿部,承诺要让所有巴西人都能吃上一日三餐。“1元餐”由此应运而生。" C. _; }+ F( }' x! P  d

) B  ]7 z2 M3 _6 q& I, h$ O  “让国民不饿肚子只是‘零饥饿’计划中的一项内容。”在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教授法比亚诺看来,政府救助计划的最大亮点在于开始积极向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对贫困人群的下一代投资,防止贫困的代际传递,使贫困家庭通过政府的救助提高自身脱贫能力,融入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 Y2 z% ]/ `" r+ ?0 P  ^! x
2 n! @1 D7 e* s6 R. K6 T
  这确实是一份颇有远见而全面的救助计划。巴西政府在发放救助金时特别强调,被资助家庭必须保证家中青少年上课的出勤率,否则将立即失去政府的援助;同时,政府大力投资职业教育与培训,让众多低学历的人通过培训成为熟练工人,以改变他们的收入与生活状况。5 |- I1 {# _2 w& i9 n! l
% a+ i& u. y2 Q- W9 x$ a
  阿莱芒社区居民爱迪奥·桑塔纳对此深有体会。这些年,政府不仅给予他们这样的贫困家庭以资金补助,而且还在贫民窟内开办社区学校,免费教授英语、电脑、护甲、按摩等课程。爱迪奥19岁的大儿子正接受工程机械方面的培训,如今三年学业已经完成了一半,明年结业后就将进入政府提供的岗位就业。2 U/ [- S# i  i* W9 F' b# W

6 J/ C* |' r7 x  J4 N  巴西政府还在2003年实施了一项名为“第一次就业”的计划,提供资助鼓励企业雇佣年轻人,获得政府资助的企业必须保证1年内不辞退年轻工作人员,并向年轻人提供低息创业贷款和提供经营指导和培训。
1 _3 a; z. h( ~7 x/ [
% b0 k( D, b+ u8 V, i+ S  把世上最珍贵的东西给人民:希望!0 T6 ~* Y' P6 y. j& ?1 u+ b* {

" s% L. I! Y+ ^9 a4 B% _  据统计,自2003年开始推出“家庭救助金”计划以来,已有1200万巴西人解决了饥饿问题。如今,巴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逼近1万美元大关,贫困人口比例减少了一半,基尼系数更是连续11年下降。- Z* F7 i1 w: Y

$ P0 C* j3 r) I6 C6 M/ f) }# }9 Y  “一方面要减少贫困人口,另一方面则要扩大中产阶级的数量。”巴西总统府新闻部国际关系局局长奥古斯托·佩斯塔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10年来较为稳定的经济增速和持续连贯的社会政策,让超六成的巴西人跻身“中产阶级”的行列。
# T" ^, O/ V, ]2 z5 L- l) z5 S$ d6 R7 O9 ?! s% }
  巴西对“中产阶级”有这样的定义:家庭月收入在1000美元以上,有独立住房,有1辆以上小汽车,每年有固定休假时间,每年乘坐飞机旅行1-2次。
" j# r- T" H. H, z% l5 A7 {9 q2 M# G
( X" {4 A- Y. K/ j# Y' d" `- R  奥古斯托介绍说,现任总统罗塞夫在去年6月又宣布启动“无贫困”计划,这是“零饥饿”计划的升级版,即在其任期内要使1650万巴西人摆脱绝对贫困状态,并集中力量使他们能掌握保持经济收入的“一技之长”,来维持已改善的生活。+ n/ |6 o! t8 C8 q. ~7 L
# T% s+ T1 b0 ?4 A; f6 N8 A% w
  联合国有关机构在评价巴西过去10年所取得的成就时说,巴西政府把世上最珍贵的东西给予了巴西人民,那就是——希望。4 p- ]/ V& K8 }  G

8 P+ n1 W7 @' _6 H1 p6 h8 Z 该贴已经同步到 易水寒冰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足球推荐|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足球推荐论坛 ( 粤ICP备13687314号 )

GMT+8, 2025-4-26 13:19 , Processed in 0.04570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 2018 baxi.tv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