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 F z0 B1 R* v谁能想到一向擅长点球的德国球队,会在家门口栽在拿手好戏上。监事会主席赫内斯赛后感慨,当半决赛对皇马射丢点球的队长拉姆第一个将球打进,诺伊尔又扑出马塔的射门时,他觉得冠军已在向拜仁招手。然而主帅海因克斯赛后却承认:“点球大战开始前,我就有些恐惧。”老帅之所以担心,是因为确定点球名单时,惧怕承担责任的情绪在队中迅速蔓延,“我没办法把一些球员绑着送上点球点。”
( `, [' x' }/ O* j
2 Y- d* _# h, ~" s: V% w/ G) a季莫舒克咆哮拒踢
. v" _- U3 I6 w
7 V$ N/ x$ c6 z2 ~) @" K《慕尼黑日报》披露,赛前一天训练,拜仁只有穆勒一个人练习了点球,可偏偏他在进球后就立即被换下。穆勒在120分钟比赛结束后走到场边,此时不少拜仁球员都不愿去踢点球,乌克兰队队长季莫舒克甚至绝望地咆哮拒绝。穆勒赶紧冲上前,希望通过怒斥和推搡唤醒队友。然而季莫舒克一直低头看着地面,无论穆勒说什么,他就是不停摇头。赛前,施魏因斯泰格还曾称赞乌克兰人经验丰富,得到全队的完全信任。7 s7 X) b& R. t9 S- ?! e
! ]- U) }4 u7 C2 n, Q
此时教练组正在统计点球大战名单,主动报名者凤毛麟角。穆勒只能一力劝说诺伊尔踢点球,德国国门对此没有异议。在诺伊尔即将走向球门时,助理教练问了他一句,诺伊尔点点头,助教随即在名单上写下他的名字。点球大战进行到第3轮,诺伊尔是在队友提示下才走向点球点,不少媒体因此以为他踢点球是临时的决定,其实规则规定,点球大战开始前便要排好出场名单。
% T4 N1 b1 c4 v7 t* U. G9 T3 N+ q# ~ \
当时为何愣神?诺伊尔赛后解释说:“我一直以为自己是第4个踢点球,直到发现没有队友走到前面,才意识到现在该轮到我了。”诺伊尔一蹴而就,不过这也是拜仁射入的最后一粒点球。德国媒体赛后一致称赞诺伊尔,并为他感到惋惜。拜仁名宿、前比利时门将普法夫表示:“诺伊尔的表现非常好,注意力高度集中,对于失球他实在无能为力。点球大战,诺伊尔承担起责任,很好地完成了任务。”1983年拜仁与萨洛尼基PAOK的联盟杯1/16决赛点球大战中,普法夫也曾站上点球点,不过他当时直到第10轮才出场,实属情非得已。
, K/ C3 C/ ^1 _4 m- Y% w$ T3 W6 l9 j* c" U$ z0 w
比遭曼联逆转更痛 G! ?7 O1 G9 e8 M
/ b9 G6 j8 D8 z
欧冠决赛点球决胜,拜仁本赛季前两次点球大战均首轮出场的阿拉巴停赛,里贝里又已受伤下场,克罗斯在欧冠半决赛射丢过点球,罗本又刚在加时赛失手,范比滕等人也不愿操刀。如果点球大战进入第6轮,站上点球点的就将是小将孔滕托。/ K0 y$ z% x4 H. q
' {4 c0 ] p$ p0 }2 G" a4 s
作为欧冠决赛宣传大使,布莱特纳赛后批评部分拜仁球员不敢踢点球,“我非常难过,也很失望,因为这些球员竟让刚出场没多久、尚未完全热身开的奥利奇去踢点球,而我们的门将本应集中精力防守对方的射门,却不得不站上点球点。每一名球员都应该足够男人,无论他已多么疲惫,小腿是否已经抽筋,都应该去承担责任,将球射进球门。周六晚上失败的点球决战和失败的欧冠决赛,将会伴随所有球员这一辈子。”/ n6 E; @# D) h' F# l* I) a; c
9 ~6 A: q" _ K" z1 G赫内斯赛后批评球队:“也许我们没有足够的球员,拥有无论如何也要赢的意志。我在场上没看到像当年耶雷梅斯那样的球员,恨不得在对手热身时就狠咬他们小腿一口。”2000-01赛季欧冠半决赛,耶雷梅斯膝盖手术12天后就坚持出场,在对皇马的次回合攻入致胜球后留下经典名句:“这样的比赛,你不会感到疼痛。”1 u- }" D8 m& b5 u7 ?4 R
0 g( ?7 J' N8 ~
董事会主席鲁梅尼格也在赛后晚宴上感慨:“相比1999年最后时刻遭曼联逆转,这次的失利更苦涩,更残忍,也更没必要。或许英国人都没明白他们怎么就赢了,但这就是足球。”
6 I; |( `1 n&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