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生平:( E' h, p9 h0 v- G. |
明孝宗朱祐樘,汉族,明朝第九位皇帝,成化六年七月初三日出生(1470年),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因病英年早逝(1505年),享年36岁。宪宗皇帝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明宪宗逝世,太子朱祐樘即位,年号弘治。孝宗即位后,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当时的朝政焕然一新。弘治一朝,名臣辈出,孝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使明朝再度中兴盛世。后来人们把孝宗统治时期称赞为“弘治中兴”,孝宗去世后,上庙号孝宗,谥号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弘治十八年十月,孝宗被葬于明十三陵之泰陵。孝宗去世后传位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0 Z6 Y$ d b3 b+ O, U8 {: _
二 他是践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
! R) p. V% ]; D! {4 `. V# {'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曾写过一篇专门批评专制君主的文章《原君》,其中有“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一句。大概中国古代的成年皇帝,很少有不淫荡的,大都三宫六院,嫔妃成群。明代的皇帝尤其如此。但有一个明代皇帝例外,那便是孝宗朱祐樘。有人说,他可能是中国皇帝中惟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他的一生中只有一个皇后,而且没有其他明孝宗像的嫔妃。皇后张氏,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人。按照明代中期以后选后的制度,皇后一般都出身于平民之家。张氏的父亲张峦,原只是一个秀才,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也就是说从地方学校保送进了国立最高学府读书,成为国子监生。张氏出身于这样的读书人家庭,家教自然还可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初六日,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孝宗成婚。
4 ~0 I6 h( V; {0 i" q. B 同年的九月,张氏被正式立为皇后。张皇后在弘治四年(1491年)的九月二十四日生下了皇长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武宗。朱厚照一生下来,面貌非常清秀,“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举止非常。因此,孝宗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对于张皇后自然更是宠爱。晚明学者黄景昉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皇帝、皇后像民间的夫妇一样,每天一同起居。这在封建皇帝的私人生活中,真是少见。
* }1 u5 }" s9 g# E, g7 ~ S- v' a三 原因 : : }3 y G/ r+ b- r+ m
身处粉黛成群的后宫中,孝宗这样的情形的确让人费解。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0 a7 O; o2 f& f7 n7 \( u& ?3 I2 }( F
第一,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男女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9 W8 R+ O4 L( h% C; X
第二,孝宗幼年为避万贵妃的迫害,6岁以前一直是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他对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随之而来的宫闱斗争,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可能是他不愿有过多嫔妃的一个原因。8 g1 O @4 \! O5 Q9 N5 Q9 ^2 s
明孝宗弘治皇帝名朱佑樘,成化六年(庚寅,1470年)七月三日生于西宫。明宪宗成化皇帝第三子,母淑妃纪氏。因万贵妃所生第一子及贤妃柏氏所生悼恭太子夭折,成化十一年(1475年)朱佑樘被立为皇太子。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代中期的一位仁君。他的童年生活却非常不幸。他的母亲纪氏是广西纪姓土司的女儿,纪姓叛乱平息后,少女纪氏被带到皇宫。纪氏端庄、聪慧,被选送内书堂学习,然后被派充内廷书室看护藏书。宪宗朱见深常到书室看书,对纪氏很满意,一次临幸,纪氏怀孕。当时宫中最受宠的是年长宪宗17岁的万贵妃,她恃宠而骄,为所欲为。将所有妃嫔视为眼中钉。幸而有好心的宫女照应,纪氏在冷宫中生下皇子朱佑樘,一直偷偷地养到5岁。人到中年的宪宗一次为子嗣忧心时,才第一次见到自已那胎发尚未剪、拖至地面的瘦弱的儿子。宪宗不禁泪流满面。第二年,朱佑樘被册立为太子,接着纪氏暴亡。 + G- [' O6 w" D/ r6 c% r
. z& r' a8 h$ M: O5 Z+ g6 C& E* }
第三,张后本人的性格也许较为活泼,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绝非庸常之辈。
" q/ o; N: L. y 第四,大臣谢迁的劝谏。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极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臣也不会反对。例如,成化朝的时候,群臣因为宪宗二十八九岁还没有儿子,竟纷纷上书要求皇帝广纳嫔妃。那么,谢迁何以会多此一举呢?事情是这样的。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淑女,等孝宗服除后在其中选两名女子为妃。当时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就上言说:“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意思是说,皇帝选妃,自然是应当的。但是,宪宗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谈起选妃的事来了?孝宗号称以孝治天下,曾经定下了为宪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中素服”。因此,谢迁既有这么一说,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搁置下来。. H9 E8 j% m. O% B [+ L2 u
( {) U. T* o# Y四 政绩:
6 H$ B# P4 Q, F+ L 朱佑樘18岁时即皇帝位,年号弘治。在位期间,推行了一套明智的政治措施。整顿吏治:凡是宪宗亲信的佞幸之臣一律斥逐。于是吏部尚书万安、礼部侍郎李孜省、僧人继晓等,或杀、或贬,逐出京师;获罪较轻的或贬官放逐、或流放边地、或孝陵司香。大量起用正直贤能之士。同时,更定律制,复议盐法,革废一应弊政,政治清明,朝野称颂,人称弘治中兴。 % y* e7 q4 t& ~) `7 B6 b
孝宗在内政治道上最主要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繁荣经济。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开封黄河决口,孝宗命户部左侍郎白昂领5万人修治。弘治五年(1492年),苏松河道淤塞,泛滥成灾。孝宗命工部侍郎徐贯主持治理,历时近三年方告完成。从此,苏松消除了水患,再度成为鱼米之乡。
$ z/ b( v% O3 c8 h孝宗在位18年间,吏治清明,任贤使能,抑制官宦,勤于务政,倡导节约,与民休息,是明代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时期。但孝宗疏于武备,在军事上无所建树,对于北部边患没有采取什么强有力的措施。/ L7 N+ Y6 Y: p
明孝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对女色一生淡泊的皇帝,后宫中只有一位皇后张氏,恩爱和谐如民间夫妇,别无其他嫔妃。
2 @6 A: H4 c2 J0 Y3 K/ m由于先天体弱,孝宗于弘治十八年五月初七日卒于乾清宫,年36岁。尊谥建天明道诚纯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庙号孝宗,葬北京昌平泰陵。3 E0 s5 d2 H/ [% `
五 唯一的缺点!
8 q& G( z1 M+ ^5 w+ m/ ] 孝宗敬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君子皇帝。但人无完人,孝宗敬皇帝唯一的一点小小缺点可能就是在与张皇后相敬如宾的背后稍微纵容了一下张氏外戚的行为,这为后来嘉靖皇帝与其母亲整治孝宗敬皇后及其娘家埋下了伏笔。这也只能说他太宠老婆了一点。! k4 e/ F5 h8 f: M. s/ G
第一,弘治夫妇感情之专一,造成了皇帝的子嗣相对地较少。
4 H, v- W" M8 V/ x张皇后一生中为孝宗生了两子三女。但是,皇二子朱厚炜与皇长女太康公主,先后夭折。因此,孝宗只有朱厚照一个传人。后来朱厚照又没有儿子,所以孝宗的血脉便绝了。这在16世纪初期的一些大臣们看来,一个如此贤明的皇帝竟然无后,实在是令人痛心。后来,一帮大臣非要继朱厚照之位的世宗称孝宗为“皇考”,不无有这种为孝宗立后的心态在。孝宗单传,武宗无子,世宗以藩王身份入继,这种情况引发了明代中期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大礼议,对明中后期的历史影响深远。2 X8 P, t% {/ ^3 s$ g# G
第二,孝宗夫妇感情的专一,造成了弘治朝外戚张延龄、张鹤龄的跋扈。' C: q$ O3 q" _, J* [1 L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氏成为皇后且受宠于孝宗,给张家带来了极大的荣华富贵。父亲张峦在弘治四年(1491年)进封为寿宁伯,不久封侯,死后追赠为昌国公。张皇后的两位弟弟,也先后受封。( |( z( m" i8 I% X
张鹤龄继承了父亲张峦的封爵为寿宁侯。张延龄初封建昌伯,在弘治十六年的时候(1503年)也进封为建昌侯。孝宗还在皇后的家乡兴济为张家立家庙。据说张峦还未因女儿的大富大贵而跋扈,仍然非常尊重读书人,礼敬士大夫。但是,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以外戚骤然富贵,不免气焰嚣张,纵容家人掠夺民田,鱼肉乡里,干一些犯法的事情。大臣们纷纷向孝宗提意见,要求追查张氏兄弟的违法之事。于是,孝宗派侍郎屠勋和太监萧敬去查实。但是,事情查实了,却没有办法处理,因为皇后不同意处理她的兄弟。4 c1 w6 @6 L% Y& O% {! V d
而且,皇后生气了,孝宗也得跟着假装生气。事后,孝宗将萧敬找来,对他说:“你们说的我都相信。”然后,赐给了萧敬一些银子,这件事情就算不了了之。当时的大臣中,像李梦阳、吴世忠,都差点因为弹劾张氏兄弟而获罪。
8 F& F5 u( f5 z# x& k& o 也许,在孝宗看来,张氏兄弟虽然有过错,但毕竟是皇后的弟弟,所以一般的小过错能宽免就宽免了。当然,他也知道放任张氏兄弟的后果,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诲来使二人收敛。有一次,皇帝游幸南宫,皇后、太子、皇后的母亲金夫人以及张氏兄弟陪同。席间,皇后、太子及金夫人离席。孝宗便将张鹤龄单独叫来。人们远远地看到张鹤龄摘下乌纱帽向皇帝叩头。从此以后,张氏兄弟的行迹较为收敛。张氏兄弟,后来在正德朝和嘉靖朝之交接期间,因为拥护明世宗登位,曾经非常受世宗的宠幸。但是,二人最后的命运让人嗟叹:张鹤龄被关在狱中死去,张延龄被杀于西市。这固然有世宗忘恩负义的因素,但二人的骄横无法,无疑是授人以柄。
3 N- C; s0 h3 l5 P* b8 J% @ 张氏的晚景凄凉,不堪言说。先是失去了丈夫孝宗,而后失去儿子武宗,再遭侄子世宗之逼迫,不得不哀求世宗放过自己的两位弟弟。但是,在她生前,张鹤龄死于狱中。她死后的第五年,张延龄被杀于西市。皇权的尊贵与无常,她都有切肤之感!
" C! ^+ c5 e7 D7 }$ P0 A8 H7 I六 评价:
! F$ w7 O0 J( t# b5 d 明孝宗既是一位治理天下的好皇帝还是一个品行极优的好人,更是一个对妻子钟情的好男人!
4 w) C6 X7 w. @; R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才登上皇位的而且还一度向突厥称臣,
: `$ q% h( ^+ h6 O康熙皇帝玄烨统治下的清朝还有奴隶制存在,他重用的明珠和索额图都是满身是污垢,
9 F2 |, x$ w. [, W0 t. {3 z隋文帝杨坚年轻时候被人讽刺说是不学无术而且他还是用阴谋夺别人的江山,: j m1 W3 l. O# g
他只有一个皇后可不只一个老婆。( S3 ^' Z2 \0 l! w# K3 x
而弘光皇帝的后宫只有皇后张氏一人,恩爱如民间夫妇。没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情节,面对无尽的诱惑,它能始终如一地爱自己的妻子,难能可贵,其实爱情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而放在高贵处的平淡的东西,就不是那么平淡了。2 c9 m9 _7 f8 B
“明史”赞曰: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 U% {) e- N+ c4 C# u& f3 E7 }
这评价是相当的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