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赛季CBA总冠军,将在北京和辽宁之间产生。两支球队都有体育局背景,换句话说和江苏南钢相类似,然而相似的体制下,得到的却是不同的结果——北京、辽宁打进了总决赛,为了冠军将进行“最后一搏”;而江苏南钢,则早早无缘季后赛,整个赛季仅取得11场胜利。这到底是为什么?接下来江苏篮球应该如何借鉴别人的经验?
/ L% G, j8 x1 O5 N" F6 [6 f- {6 ~) Y+ M" y
扬子晚报记者
* P9 f5 Q0 g7 g1 U( n! n
3 {! E0 n1 [- a* q* Z9 E3 v: y 刁勇 张晨瑆, R. t) ]5 o% ?: K/ @
( |5 {2 v1 S& P$ R
A 别人“到位不越位” 京、辽都有体育局“保驾护航”8 Y& {. f1 ~6 r7 G) D0 B% T4 { D( o9 X
( k3 M6 f* p* a8 I( ]2 ^ 在CBA,“最职业”的广东男篮无疑是最成功。如果无法在职业化问题上“一步到位”,那么球队该怎么做?
8 ~( h0 x# c' ~8 j$ s+ U y$ `0 r4 E z& w! D3 c- w$ Y. q
据报道,辽宁衡业篮球俱乐部是衡业集团和辽宁省体育局共建模式,衡业集团负责一线队运营,而辽宁省体育局负责梯队建设。这被一些业界人士诟病为不职业,但在辽宁篮球的实践中,正是体育局遵循运动规律默默地培养,辽宁篮球后备人才从来没有被耽误。
k+ I5 |/ E% D% V1 \9 ~, f# I* V2 k( S; X
辽宁省体育局负责人表示,在专业体育向职业体育过渡过程中,应鼓励不同模式的尝试,而不是“完全职业化”。多年来,辽宁省体育局负责篮球的后备人才培养,保证了辽宁篮球人才不断涌现。在辽宁男篮中,既有1985年龄段的杨鸣,也有1990年龄段的李晓旭、贺天举、刘志轩,还有1993年龄段的郭艾伦,1995年龄段的赵继伟、袁帅、丛明晨也崭露头角。本赛季,辽宁男篮强势回归,这和辽宁体育局“保驾护航”分不开。
G, K. x9 ]0 U% ~, I# H5 i# X( E' S5 p& W- e3 ?4 i: Q+ e
而北京男篮的崛起,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北京市体育局。北京首钢男篮其实早在1988年一度“脱离”了体制,开创了我国国营企业办专业篮球的先河。自那之后的21年来(直到2009年),北京体育局再没给过球队一分钱,除了参加全运会还要求首钢篮球队代表北京外,其它基本上全无关系。北京男篮也面临着成绩、人才培养诸多压力。
( w8 @9 E1 t& a5 L
w% N+ z& y2 O5 X% U+ [& [ 不过,2009年,北京市体育局与首钢高层建立协调机制,制定“出钱、出人、出管理”的合作方案。光是从2009年到2011年,体育局为首钢俱乐部就注资多达3400万元,用于球队梯队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从内外援的引进,教练的遴选,市体育局都派出专人参与其中并与俱乐部一起协商解决办法。为了能够让北京队留住青年人才,北京体育局在多项政策上支持北京男篮。所以,有了体育局的强势介入之后,北京首钢才能连创佳绩。
1 d0 K _1 c9 f$ X) k! v% X5 u1 X/ E6 Z$ U
B 江苏“越位不到位” 体育局和南钢之间总“闹别扭”
. c$ b% s8 o2 A$ |7 c0 ?0 u) B- v) a5 v8 H$ V
从“专业化”到“职业化”过渡的过程中,江苏篮球其实在2011年也迈出重要一步。2009-2010赛季,南钢队排第6,创7个赛季最差战绩。痛定思痛,俱乐部南下广东、北上北京调研。2010年7月,江苏省体育局训练中心和南钢签订一年试运作合同。2010-2011赛季,江苏队排名联赛第四。2011年双方签约,省体育局训练中心以江苏男篮成年队的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占30%的股份;南钢集团以货币形式出资,占70%的股份。新合同明确规定,江苏男篮成年队员的签约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收益权全归俱乐部。
: w* H; x7 p- @! r) p9 e8 Q& x# g( L. e
然而,后来体育局和俱乐部之间总有嫌隙。早在“试运作”合同签订之时,体育局因着眼于2013年全运会,而任由韩硕自由转会到了八一队,与此同时,八一女篮两名球员则作为交换加盟江苏女篮全运队。处于当打之年的韩硕在能力上毋庸置疑,他的出走对于南钢而言没有任何好处,连转会费都没有留下。而近些年,胡雪峰老去,南钢遇控卫荒。
6 H9 K. G5 a) b* c% g/ ]: }2 t! f F) |7 }2 [# q+ j
2012年,南钢请回宝岛名帅邱大宗,但省体育局不让他在仙林训练中心吃饭,理由是俱乐部已拖欠200万元。根据合同规定,南钢必须每年向体育局支付80万元后勤保障费用。邱大宗是俱乐部聘请的,人事关系不属于体育局,所以体育局觉得在俱乐部“欠款”下没必要保障邱大宗日常生活。类似的情景在2013-2014赛季再一次出现,关系不属于省体育局的内援寸守伟、罗旭东也吃不上训练中心的饭,由于拖欠场馆训练费,全队只能在南钢体育馆进行训练。3 V: u0 i& b% B V8 H4 Y1 O
1 Y! K+ a, C" d1 r" Z( e6 V. z: N
体育局和俱乐部在合作中的“矛盾”,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江苏篮球人才的流失。江苏篮球没有构建出适应市场化条件下的竞争环境,没有给篮球小将们提供出色的竞争平台。尽管南钢集团每年给梯队建设投入上百万的奖金,但仍然延用的是梯队建设的专业队体制,南钢俱乐部不具体负责和管理。所以,像沈梓捷、唐子豪等年少成名的江苏本土球员,在有更好的发展平台下,肯定不会选择为江苏队效力。南钢主教练胡雪峰私下里不止一次向记者抱怨:“江苏人才现在是要什么没什么。”. W/ g- `) d _$ `4 l6 q& A+ @
4 c% G/ f0 Z: S4 }0 a: s C 江苏篮球如何复兴? 形式合力才能重返荣耀
1 |# {# Z2 e% f* R: t' T0 _ N9 I5 c0 l8 N/ }. U1 B& Z
* p, H( W2 x& [& Y/ R
目前看来,在江苏篮球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职业化”的情况下,体育局和南钢两大股东之间一定先要把位置、职责、关系理顺。既然是南钢俱乐部全资,那么江苏体育局就应当向辽宁方面学习,在人才方面给予南钢俱乐部保障。事实上,著名篮球评论员苏群就曾说过:“全运会成绩表明,江苏体育局的专业能力是过硬,他们有胡卫东这样名将出身的教练,能让唐正东这样的游子归来,还玩命,能让吴楠和杨力这样的猛将出战。如果这样的领导能力在联赛中与俱乐部形成合力,那么江苏篮球在强队中能有一席之地。”$ J" o+ b7 [8 |5 P* X
5 y, g5 q4 j( ^1 K t, _5 y3 i
其实,在职业化改革的大势之下,如果体育局能够真正做到放权而“不僭越”,在球队人事任免、人才引进上进一步让俱乐部去操作,对于球队而言会轻松许多;在后勤保障方面,双方若能够心平气和去解决矛盾,球队的成绩或许也会更加出色。! B; F0 R" o- K4 M7 i3 E7 {% x
/ }5 i9 r& K7 B' h S4 F+ n( Q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功的例子鲜活存在于眼前。江苏的篮球传统并不比辽宁队差,江苏的“造血”能力也还在,我们相信,在俱乐部和体育局共同努力下,拥有深厚篮球传统的江苏篮球,一定能重返荣耀。
' c# i: f! _7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