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物浦本场的优异表现让人印象深刻,但塞尔吉奥-阿奎罗的小角度世界波,让红军眼看到手的3分化为1分。
r5 U: E, p6 j/ ?7 a7 v" k6 A3 V9 }+ u. Z3 T$ c
本场,孔帕尼和亚亚-图雷无法听候曼奇尼的调遣。在后防线上,意大利教头选择了左撇子的纳斯塔西奇和莱斯科特联袂中路。要知道,这个组合本赛季很少出现。攻击线上,哲科和阿奎罗搭档,米尔纳则力压纳斯里首发。" i8 N+ _. l- Y- |1 J; t. i! b, p
* g ^. o1 L8 j
与上一场利物浦客场战平阿森纳相比,布兰登-罗杰斯仅仅对首发阵容做出一次调整:恩里克取代了维斯德姆出任左闸,上一仗踢左后卫的格伦-约翰逊本场换到右路。利物浦本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在给曼城施压方面,他们做得很有效率。另外,红军很好利用了曼城防线前以及防线后的空间。4 c0 ^, ]: r, H# p
* {$ z3 e! k, F; D1 Z. U亨德森拉边,苏亚雷斯回中路
; M6 K' N' J# W; ~5 E5 D" Z: q7 _" p) L% B
上周三晚在酋长球场,罗杰斯把苏亚雷斯放到了左路,亨德森则被居于中路。应该说,罗杰斯这个安排是很勇敢的。亨德森被当做第3名中前卫使用,以帮助球队对抗枪手的3名中前卫。由于曼城本场打双前锋,中前卫只有2人,罗杰斯更有自信只派上两名中前卫,如此一来,利物浦本场的阵型近似于4-2-3-1,苏亚雷斯这场回到中路,他略微后撤担任“10号”,斯图里奇则顶在最前方。( {* V/ Z" |- O' u) E, s9 a
: z6 t& ~# D& g- O4 u9 [' b
面对曼城,这个阵型非常奏效:亨德森在左路紧盯曼城右后卫萨巴莱塔,萨巴莱塔酷爱助攻,喜欢在右路直上直下。亨德森对上萨巴莱塔,这是一场比拼跑动和耐力的对决。苏亚雷斯继续在对方禁区腹地见缝插针。总的来说,鉴于亨德森对阵阿森纳时在中前卫位置上表现突出,苏亚雷斯面对曼城时在中前场的积极表现,可以说罗杰斯这两场的用兵是非常成功的。. D* `) t+ |; s
) c- p& Z0 ~- O8 D6 y: [
压迫3 e7 h! a K) J' R" `
) r$ f" i) J: O( T& z/ T
这场比赛的开局并不出人意料,两队都在头10分钟尽量压制对方。不过三板斧之后,双方的压迫性都归于平静。经历了前10分钟的势均力敌之后,利物浦在压迫性方面无疑做得更好一些。* S7 a0 e5 E6 {9 a2 _# R1 z1 F
; V; d; I) @% I4 S2 v- ?1 p/ \
苏亚雷斯位置稍稍后撤,意味着他不再作为中锋给对方施压,这有助于其他队友找到节奏,团队协作的能力也是苏神的特点之一。尽管本场乌拉圭人跑动没有昔日那么多,但他在防守工作中还是不遗余力。他主要对上的是曼城的中前卫哈维-加西亚,曼城要发动反击首先得过苏亚雷斯这一关。斯图里奇突前也给曼城防线造成了不小压力,尽管在这方面他的效率不如苏神。
# g t( n3 ~* X k5 u
$ ?8 ?+ p8 D' V5 v- ^+ X3 Y曼城的前锋们在开局阶段积极参与防守,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于防守的贡献越来越少。
0 b u% Z6 E* O3 f! F, T" `! d/ |# @7 z- C
双重威胁
# h! J0 ?5 e' j- G( I. D8 [- O/ v; H
4 Z/ V0 U" N4 q& C上半场的关键,就是斯图里奇和苏亚雷斯的双重威胁:斯图里奇喜欢插入到对方防线身后的空挡,他的牵扯时常让右中卫纳斯塔西奇去到边路盯防。纳斯塔西奇一旦失位,苏亚雷斯就有机可趁。* N( m$ B5 u1 ~' J% ^! ]
0 h/ }% s) y/ Q, P P9 B苏亚雷斯对曼城的威胁无疑更大,尤其考虑到利物浦的两个进球都是在他活动的那个区域远射攻入的。在曼城的后腰和防线之间,给了利物浦太多空间。之所以会这样,很大程度上因为曼城的防线不敢压得太上,因为他们担心斯图里奇利用防线身后的空挡,一定程度上也因为加西亚和巴里在中场没有回撤得足够深。' w5 l: }0 C" _: t! i+ A( H1 v7 u
3 R& Q5 d) t8 ]; z$ T有必要指出一点的是,哲科和阿奎罗对于防线缺乏保护,这使得加西亚和巴里在场上需要覆盖更多防守面积。禁区前沿的地方曼城总是露出太多空间,曼城这样的英超顶级球队缺乏紧凑度,这是十分少见的。造成这样一个局面,主要是曼城在中前场对对手缺乏足够的压迫度,阿奎罗和哲科很少参与防守。相比较之下,斯图里奇和苏亚雷斯就积极协防,尤其是乌拉圭人,在对方持球时他总是上前紧逼施压。
5 G$ J- L8 O. S2 m+ `. D1 U0 a* G# ~( `
苏亚雷斯对加西亚死缠烂打,阿奎罗则没有对卢卡斯形成足够的压迫。这就迫使巴里和加西亚不得不前压防守,这样一来苏亚雷斯就获得了不少空间。科特迪瓦在非洲杯上出局,曼奇尼会很高兴看到亚亚-图雷归来。加西亚在后腰位置上的表现缺乏说服力,亚亚-图雷和巴里的组合还是更有实力一些。. n. {3 {7 c; [: d. O* V# b
0 B. Q, d& l" @( t9 c& M
米尔纳和席尔瓦
* J+ p$ `/ A; Q- n' E; b% ?
! B+ O+ v3 |; S" B曼城当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在边路就表现很好。哲科首开纪录的进球,就来自米尔纳和席尔瓦默契的配合,两人在前场左路的快速传球就撕开了利物浦的防线。/ Q1 S+ J* Q* q5 _
! p9 ?; ^8 |, }8 I6 m e" ]+ T两名边路球员在同一侧打出如此有效率的配合实属罕见,不过,席尔瓦和米尔纳之间产生化学反应,早就有先例。比如上赛季曼城客场6-1大胜曼联一战,席尔瓦和米尔纳就曾在边路有过娴熟的配合。米尔纳和席尔瓦尽管分居左右两侧,但两人在一起配合得更默契,这就是为什么米尔纳比纳斯里更适合首发的原因。
, q: |4 z9 k' t% f4 s
/ A$ W1 Z; W& y) ~* }( q# j3 C曼奇尼变阵
$ j3 } P% E4 O6 h1 N. i* ]% M- m5 f& @* t+ t& B* E/ |' M0 X
看到利物浦踢得风生水起,曼奇尼再次祭出了他的B计划——3-5-2阵型,下半场进入到中段,科拉罗夫换下纳斯塔西奇,萨巴莱塔、莱斯科特和克利希成为三后卫,米尔纳和科拉罗夫成为边前卫,席尔瓦则稳定在中路活动。
3 }$ e5 o. e) o$ V
! w' H6 ?2 w( n3 ~1 ~0 F+ T5 F/ L曼奇尼的这一变阵没能改变比赛的局势,不过利物浦的统治力还是有所削减。曼城在中场中路多出一个人,席尔瓦居中之后让卢卡斯的防守压力大增,利物浦攻到葫芦顶一带的次数明显减少。加西亚和巴里的防守压力也少了不少,利物浦在曼城的中场和后场之间找到的空间变少了。 B& v- f" |/ i
1 f- i! S; v0 W% O" y4 G+ V
比赛尾声的换人: Z) z0 r. m7 ?7 h. d; X( Z$ I) g
+ a5 D. a( a- R/ X! \ c5 N( w' v) G$ r+ x用麦孔换下席尔瓦,这是曼奇尼一贯无厘头的换人套路,不过这样的换人还是为曼城的进攻提供了更多的思路。米尔纳移到中路,协助曼城中路的防守。阿奎罗回撤拿球更多,这进一步加大了卢卡斯的防守压力。与此同时,替补上来的麦孔体力充沛,他在右边路肆无忌惮的助攻让红军叫苦不迭。麦孔替补出场后的表现,一如他在本赛季早些时候面对热刺替补出场后的表现的那样。
, ~ U9 _2 E! H1 ^+ A* _" N) c
2 K0 V6 l& i5 V$ e或许麦孔的威胁促使罗杰斯用什克特尔换下恩里克,阿格改踢左后卫,提高红军左路的防守力度。
% p2 [6 k5 m& H ?5 B
8 k/ ?5 l. c8 g8 G, { H结论) i9 D3 s9 ] I. `5 U# t- b
' U7 H1 O9 G0 N" x# R' |6 u
这场比赛配得上“超级星期天”的头衔。鉴于罗杰斯赛前对比赛满怀信心,中立球迷并没有一边倒地倒向曼城。尽管曼城主场战绩彪炳,他们在积分榜上领先利物浦17分,但是这样一场冠军竞争者与中游球队(利物浦距离第15名要比距离第4名更近)的对决,曼城确实没有占到多少便宜。9 w4 m8 ?) J" j
/ e) T# q" ?! X* F. z
利物浦压迫式的踢法是非常勇敢的,他们选择了一种开放的踢法来与曼城周旋,或许红军是本场表现更好的一方。略显遗憾的是,利物浦这场表现好还是信服度不太够,红军多少还是钻了曼奇尼把特维斯放到替补席上的空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