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才之外
, T4 X" H; H. M' X& Q
9 Q4 O" v& |5 {) a “每次出去比赛,可以到外面吃饭,还可以住宾馆,我特别喜欢住宾馆”7 Z: ?! H2 |5 N
. U/ O, m8 H$ v) r6 g( G# `/ K X 从专业的角度说,奥运会作为所有运动员的最高目标,运动员务必将状态在奥运期间调整到最高峰,随后就会调整下降。
) K1 x$ r& O. ~6 |* W7 P( Q9 t
4 v0 _$ E: A( u% o2 }, Z7 ^, i7 ~5 A& b 但叶诗文成了“例外”,少有系统训练恢复的时间,她的欧美对手们又在欧洲的比赛中不断调整状态,叶诗文直到土耳其短池世锦赛开赛前半个月,才把自己关在高原,抱了把“佛脚”,仍拿到一金一银,成就了“全满贯”。叶诗文还耿耿于怀:“挺遗憾,原本一心想去拿两块金牌的。”4 s+ @, P" M- i& l4 H* S& q
, Y8 o! [, {6 X# b
如此“牛”的根本原因,按叶诗文教练徐国义的话说,是“她的实力已到了那儿,不管怎么样,底子都在”。
* _, E, s4 G7 t) D7 o( ^& Q
- f8 D/ @( m1 V9 V 这句评语,再看看这位16岁的少女,除了让人想到完美的天才,几乎想不到其它。7 `& n! \0 k' a
- q8 v: L6 u0 R “哪有什么完美?我的技术动作要改进的还多咧。”小姑娘蹙着眉,“蝶、仰、蛙、自,出发、转身,教练说我还有许多技术细节要改进呢。”+ y7 o, E0 r+ X
# z: k: d9 k( h r0 G9 o7 N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个神奇的女孩?这一天,叶诗文埋头苦练的就是蛙泳,“突然感觉动作有点不太顺”,像往常一样,她还是选择最边的一根泳道,尽管会有反浪的影响,但那“离教练最近,可以听得清他的口令”。就这样一游就是2个多小时。
' k4 [5 w, N6 |" @2 H5 p1 k& M. f6 F% G( z
叶诗文的启蒙教练魏巍,觉得叶诗文是个特别刻苦的孩子,小时候她的仰泳和蝶泳较弱,节假日别的队员外出放松,小叶会自己加练。但叶诗文自己却笑道:“其实我也会偷懒,会偷懒的才是好运动员,对吧?”
1 c" k* F) h* H/ c7 ?$ |4 u& y s/ {8 s
更让人称道的,是叶诗文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伦敦奥运时受到的争议,起初有些手足无措的小叶,教练一句“清者自清”,就足以让她独自面对记者时,依然满脸微笑。虽然“事实上我气得想拍桌子”。% p4 g% p( o' n- F
# f; }5 J; p( I7 Y5 x
每次历练,都让叶诗文更加成熟。在她的心中,也一直住着自己的偶像——刘子歌。“在北京我们俩住一个屋,她为人很低调,对周围人也很好,感觉特别亲切。”同样内敛的性格,一样温柔的脾气,两位女孩,特别投缘。
( ^. C7 Z5 {1 ^% |) }9 v
( n8 M) x& ~! I, _ “从小到大,从没让人失望过。”几乎所有带她的教练,都这么评价她。天赋、努力与沉稳,成就了叶诗文。对于天赋,叶诗文并不讳言,还自嘲地伸出她的脚摇一摇,和记者比比大小。但她觉得,自己更多的是运气:“我特别幸运,业余体校、省队和国家队,都遇到了特别适合我的教练。”( E# Q5 E7 O/ A/ y6 F& ]
9 _* t- m; @* E* j, y. F1 ] 自最初爱上比赛,还有叶诗文的一点小“私心”:“每次出去比赛,可以到外面吃饭,还可以住宾馆,我特别喜欢住宾馆。”小姑娘很开心,“每次出去比赛就像春游一样。”久而久之,叶诗文就成了大家眼中的“比赛型选手”。既然技术还需要改进,是不是说成绩还会提高?“那当然,我还有好多提升空间呢。”
& n! q: F+ L8 P
1 Z1 Z2 g3 A: o$ t!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