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老马之前,先后出现过斯提法诺、普斯卡什、贝利、加林查、尤西比奥、克鲁伊夫、贝肯鲍尔等众多超级巨星,而凭借着在世界杯上的优异成绩,球王这个称号一般也只属于贝利。
- |* @; u$ ^! |9 X) O 3 t8 N$ X2 P4 N' E
我是从70年代末开始看球的,没亲身经历过这些巨星的年代,好在老马崛起的全部过程我是比较清楚的,算是有些发言权。9 }1 R8 a8 i) v) v* l% T9 }
& c4 @/ u( I% I% K0 F) c1 O
78年的世界杯在阿根廷举办,东道主也第一次捧杯,当时不满18岁的天才少年马拉多纳虽入选了最初的25人大名单,但最后还是成为不幸落选的3人之一。应该说那时的老马只是在国内小有名气,在世界足坛还是籍籍无名,因此没太多人注意这个事。
% r# |7 U; B! h5 ~5 v! B
0 j) }2 x% E$ }; y7 u3 x: k. W 但这个事对于老马还是有影响的,他多年后一直耿耿于怀,因为如果老马也以17岁的年龄参加世界杯并最终成为冠军的话,他就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追赶死敌贝利了。$ U$ u6 f( }8 Z& [, ]' O* X5 b3 A* S
; Y6 z4 [. M4 q: X
转过年来,阿根廷拿到了79年的世青赛冠军,老马是最佳球员,此刻的他终于算是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了,而且势头很猛,连拿了79年和80年的南美足球先生,被誉为“小贝利”。9 y% C1 h. V( N" I+ p" S
" ?$ V; m- R* Y- ~. @/ G: h 因为那时南美球员还不太流行去欧洲踢球,同时南美与欧美的各种评选也都是关起门来只评本大洲的最佳球员,直到1982年才第一次出现了由英国“足球世界”杂志主办的每年“世界足球先生”的评比,那么此刻的老马在当时全球所有球星里的地位不太好讲,但在南美基本上他可以排到第二了,仅次于“白贝利”济科。
0 t5 T% i9 z* Y+ i; z 6 f1 I. Z$ n; }, K$ c, E2 k
(说到这里再谈谈关于“世界足球先生”的事,由于国际足联的“世界足球先生”直到91年才举办,因此我后面谈到的所有80年代的“世界足球先生”都是指英国“足球世界”评比的,可能有人会质疑这样的由一个媒体举办的评比的权威性,但请大家想想,欧洲金球奖的评比也是由媒体《法国足球》举办的。5 [" c# { z$ r$ U1 ?$ Y
7 x d1 G3 c# `* D8 P
所以在80年代,英国“足球世界”评选的“世界足球先生”毫无疑问在当时的条件和环境下确实是知名度最高、相对而言最权威的评比了,只不过进入90年代后受国际足联同样评选的冲击才逐渐被人冷落。)6 S0 q) o2 E6 v7 X% S/ _3 _
* Q {9 N: [0 c; \0 n
5 K2 X+ G2 V! ^0 w# {9 w
接着说当时的球星走势:在70年拿到世界杯之后,以贝利为首的一批40后球星开始淡出,巴西足球陷入了一个小低潮,但为时不长,以济科为代表的新一代50后球星开始崛起,77年济科拿到了南美足球先生开始被世人关注,并被看好可望接过贝利的衣钵。" Z- A3 R) k- c/ |
: N1 Z! J8 s% p/ Z0 k0 M, Y+ {9 \ 然而在78年的世界杯上,由于某些原因,保持不败的巴西被东道主算计没能进入决赛屈居第三,阿根廷的英雄肯佩斯一举成名,扬威世界杯的同时也自然拿到了当年的南美足球先生,再加上随后79年、80年马拉多纳的强势崛起,此刻阿根廷的势头盖过了巴西。
; @7 B/ L+ V+ F" X9 _2 [" K * X2 f' ~( x3 Y$ h$ N7 K
底蕴丰厚的巴西很快做出反击,济科带领着弗拉门戈和巴西国家队都打出了水银泻地般的美丽足球,他也在81年和82年都再次拿到南美足球先生。
: l, t- D M" C8 E# C , N( E0 @7 ?% p" r/ C
济科的特点与老马有所不同,他也有精巧的突破过人能力,但不如老马突出,不过他出色的大局观和传球才华可以让全队受益,因此更像一个组织者。" I& ~3 M$ i2 {4 K; a" J/ y
. J" S1 _7 z8 k1 H
82年的世界杯上,巴西与阿根廷的直接对垒是我看过的世界杯历史上最华美的两大对决之一(另一场是86年的巴法大战),最终的结果是巴西完胜,济科1个进球1个直接助攻1个间接助攻,75分钟时巴西3-0领先。阿根廷随后开始频出黑脚,先是队长兼后防领袖帕萨雷拉踢伤了济科令后者离场,他本人吃到了黄牌;接着马拉多纳亮鞋钉蹬踏替换济科出场的巴蒂斯塔,直接被红牌罚下。5 B# F @7 Z5 {2 H' J* v
& Y* t( h& G8 Q$ U" x
少打一人的阿根廷后来倒是扳回了一个球,来自于拉蒙迪亚斯,这个球员曾经与老马并肩作战于79年的世青赛,老马是那届的最佳球员,他是最佳射手,但二人之间的关系极差,因此在老马成为球队领袖的86、90世界杯上,拉蒙迪亚斯都无缘入选国家队。
1 P1 W# ?7 y9 Q7 f5 }* G0 [
# I& N# p9 A3 n; W2 S: {/ w 虽然82届的巴西队在3-1战胜阿根廷后因大意失荆州2-3负于意大利没能进入4强,但巴西群星的出色表现还是全面压制了阿根廷,在赛后最佳球员的评选中,攻守技术更平衡的中场大将法尔考夺得第二(仅次于意大利夺魁的最大功臣罗西),济科则名列第五,苏格拉底第七,老马只位列第九。. g$ F1 h" n! ~; h" G& m% Q
: Z9 F/ U1 C$ R7 `2 C5 J0 n
到了年底,英国“足球世界”终于首次推出既包括欧洲又包括南美的世界足球先生的评比,法尔考拿到了第三,拿到世界杯冠亚军的罗西和鲁梅尼格分列一二;而在更看重进攻足球艺术的南美洲,最佳球员还是济科得到。
/ b( G( r! P2 u5 @5 v4 U& T
- ]9 ~1 @) h- B; k a. M1 \ 再说老马,82世界杯前他就签约了巴萨,世界杯后正式加盟,当时的身价是创纪录的800万美元,此刻的老马出道5年,拿过一次阿根廷的甲级联赛冠军和一次世青赛的冠军,年仅22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风头正劲的济科、法尔考他们都已经年近三十了。
. n6 e1 Y% e& y' m# X9 V9 h5 E
2 T5 M* \6 o% z U, \ 重金吃进老马的巴萨雄心勃勃,已经连续8年无缘问鼎西甲的他们对联赛冠军再次发起冲击,而除了老马以外,巴萨阵中还有另一位巨星级的人物就是舒斯特尔。* ~; V9 E; Y( b- B
# X0 w4 r- D- e! F& \) H
舒斯特尔就是几年前的那个皇马主帅,80年欧洲杯上,年仅20岁的他因作为中场核心帮助西德队夺冠而名噪一时,他本人也荣膺那届大赛的最佳球员,同时80年和81年的欧洲金球奖他也分别获得第二和第三,可谓前途不可限量。1 @( B5 Z" d3 l
3 e5 ?% @- j, ]! {& g4 ~
然而就在西德队雄心勃勃备战82世界杯之际,舒斯特尔却因为与主帅德瓦尔和西德足协在一些琐事上的矛盾而一怒退出国家队,当时年仅22岁。
( W- p8 C3 x% Q$ W) o . R6 b4 x9 I$ u! N `
甚至后来贝肯鲍尔入主国家队后的苦口婆心都没能换得舒斯特尔的回心转意,搞得凯撒大帝很没面子,对追问此事的媒体说到:“足球是集体项目,不取决于某个人。贝利、博比查尔顿退役了,难道巴西、英格兰就不踢球了?”
. B, g X! }9 M0 W$ Z" N 3 `, j8 z: K& L: Y, q
对舒斯特尔来说,整个80年代无疑是他职业生涯最黄金的年代(20岁——30岁),而这时也恰逢西德足球最辉煌的年代,82-90连续三届世界杯都杀入决赛,这个记录也只有后来的巴西才能够追平。+ q' U! [+ R5 k+ {$ d' y
- D) A7 `3 A8 E2 O! ~, r
不过前两次决赛场上的西德都铩羽而归,我并不敢断言如果舒斯特尔在队内就一定能夺冠,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82、86两届里面,西德人先后在攻击中场位置使用过马加特、德雷姆勒、埃德尔、小赫内斯等多人,但都属于勤勉有余灵性不足,没有一个人能弥补舒斯特尔留下的空缺。4 S5 p# B) B! w' y+ O- t
3 Q: b% T; _0 {+ ]5 C 86年后的贝肯鲍尔也看出了症结所在,在舒斯特尔回归无望的情况下他一度寄望于托恩能成长起来担此重任,但也未能如愿,幸运的是此前一直被安排干脏活的马特乌斯逐渐显露出进攻方面的能力,得益于此的西德队总算在90年的第三次冲击中如愿以偿。4 I9 `; Z+ {5 b) _0 B- c
6 L4 v9 _2 K6 h
而舒斯特尔尽管由于缺乏国家队的表现而没能在个人的历史地位上有更大提升,但恃才傲物的他与克鲁伊夫一样,是可以视世界杯冠军为浮云的。
& z; F3 J6 F2 F. h# \( o& m
5 F# n7 r: b' t8 C% k, R 一个在球艺和脾气上都如此牛哄哄的人,怎么可能与老马和谐相处、同舟共济?) m: h; M% w4 k9 L- v
* _6 j8 N& S/ b! n' B' E
* _) Z7 V7 c0 x9 x# e
老马在巴萨的两个赛季尽管受到了伤病的困扰,但还是出战了大部分的比赛,最终只拿到了联赛的第四和第三,还好拿过国王杯的一冠一亚,也不算空手,但这不可能是巴萨的终极目标。" G; a! F5 U# h! R9 s' C! [
0 \( m7 h7 ~. O0 E 到了84年的夏天,老马与俱乐部的关系愈加紧张,有关他吸毒的传闻在西班牙国内沸沸扬扬(老马后来自己承认就是在巴萨期间开始吸毒的),同时因为在国王杯决赛上的一场群殴,老马又将在新赛季被停赛3个月,加之此前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也一直在勾引着老马,最终巴萨决定让他转会,下赛季打造以舒斯特尔为核心的球队。$ r3 j# z4 }; y' Y! e
4 |, m$ w% x! f/ {# p6 ~2 ]0 M 应该说从82世界杯开始,82、83、84这几年都是老马的低潮期,没人否认他的足球天赋,但慢慢地又有些失望大于希望。
9 X" @, G8 G5 _ N4 v/ f % G7 S: T4 l$ h4 z" G& P
而同样失落于82世界杯的巴西三杰则一直势头不错,83年济科和法尔考拿到了世界足球先生的第一和第三,苏格拉底则是那一年的南美足球先生,84年的时候济科依旧拿到了世界足球先生的第三,但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已经开始被一个法国人所吸引,那就是普拉蒂尼。; w" |$ Q' b+ Z- h" ^
* `2 B" R- K$ R" }2 M6 L
从76年21岁时入选法国国家队开始,普拉蒂尼就已经惹人注目了,基本上年年都在欧洲金球奖的前5之列。
2 m1 Q' X0 D; u4 q" D' h : Q2 `7 z$ v( y# Q- N
在82世界杯上,杀入四强的法国队得到了一致称赞,但在个人荣誉上,铁三角中的蒂加纳和吉雷瑟也抢走了普拉蒂尼的很大风头,不过这一切从82世界杯后开始改变,普拉蒂尼转会尤文后在83年拿到了意大利杯赛的冠军,意甲和欧冠都是亚军,普拉蒂尼个人是意甲金靴,这个成绩今天看来也不是特别突出,但恰好83年几乎所有的欧洲球员都不太景气,普拉蒂尼最终以金球奖历史上最大的优势(得分是第二名达格利什的4倍还多)拿到了他的第一个欧洲金球奖,并仅次于济科夺得当年世界足球先生的第二。& F' V2 Z9 V/ F; I+ D
- }! j( b% H& }- x% M+ J8 C" S7 J
84年则是普拉蒂尼大放异彩的时刻,他率领尤文拿到了意甲冠军,本人蝉联意甲金靴,同时球队还在欧战里拿到优胜者杯的冠军。这还不算,夏天的欧洲杯决赛圈里普拉蒂尼神奇地在全部5场比赛里打入9球(5场都有进球),带领法国队夺冠的同时把大赛的最佳射手、最佳球员、年底的欧洲金球、世界足球先生等等几乎所有能获得的荣誉都全部揽入怀中。
# T8 r; ], O+ O! c9 j ? 1 @3 L7 T" U: H; m$ p$ \
85年依旧是普拉蒂尼的天下,首先率尤文获得了球队历史上的第一座欧冠金杯,接着又拿到了欧洲球队从未曾染指过的丰田杯(此前5届南美球队5连胜),这也让他拿到了连续第三个欧洲金球奖以及连续第二个世界足球先生,可以说,86世界杯之前,普天王一统天下、风头无两。2 {; t7 h- i" _, Z6 \2 V4 z
# m% S7 t3 c! E
84、85年还需注意到的就是丹麦的崛起,说说埃尔克耶尔,其实早在老马创造意甲的那不勒斯奇迹之前,埃尔克耶尔创造的维罗纳奇迹更为传奇,但由于后者现在的知名度远远落后老马,因此了解维罗纳奇迹的人也几乎没有多少了。; k( t2 s' V) g' H
, m; {6 |5 D1 {
维罗纳当时是意甲的一支比较平民化的中游球队,83-84年位列第7(那时意甲是16队),84年夏天他们从比利时联赛的第10名洛克伦队引进了埃尔克耶尔,此刻的他刚刚和大劳德鲁普一起带领丹麦队在84年欧洲杯上杀入四强,已经开始引起一些关注了,但谁也没有料到他和维罗纳队能创造出太大的奇迹,毕竟与都灵双雄、罗马双雄、米兰双雄甚至佛罗伦萨等球队相比,维罗纳都还是很不起眼的,而埃尔克耶尔本人与当时在意大利踢球的普拉蒂尼、鲁梅尼格、巴西四大天王(济科、法尔考、苏格拉底、儒尼奥尔)以及马拉多纳等相比,实在也是星味不足。
# \' _/ Q; o' M$ A1 O- [0 x: y 5 a: G8 o) _9 X' ~* L
然而联赛开始后不由得让人大跌眼镜,埃尔克耶尔带领着维罗纳几乎一直都在领跑,其抢眼的表现让他在84年年底的金球奖上就拿到了第三,仅次于该年度欧洲冠军法国队的两大核心普拉蒂尼和蒂加纳;而进入85年后,维罗纳牢牢把握机会,终于赢得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意甲冠军,埃尔克耶尔也在年底的欧洲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里都拿到了第二,仅次于普拉蒂尼。
$ S( L' L5 h8 c" z3 ? " w: r5 H( X* q5 p3 P. g+ N
丹麦队的另一领军人物是大劳德鲁普,与射手型的埃尔克耶尔相比,他在风格上更灵秀华丽,不过要承认当时还是埃尔克耶尔更具知名度,86世界杯上,成绩仅仅是16强的丹麦的埃尔克耶尔拿到了铜球奖,仅次于拿到冠亚军的老马和舒马赫。
+ C- Z0 O+ a3 {& V$ {5 [. g # q7 B0 _8 f/ P" h
接着说85年,谁在当年的欧洲金球奖获得第三呢?是巴萨的舒斯特尔。送走老马的巴萨势如破竹,在舒斯特尔的带领下拿到了阔别11年的联赛冠军,而且是提前一个月就锁定冠军,最终领先亚军马竞高达10分,那可是2分制的10分。
, V& I* ^8 a5 P- k2 }4 O
7 ~' n1 \8 E: \- X( U 于是在那一年,普拉蒂尼、舒斯特尔、埃尔克耶尔在俱乐部赛事都大出风头,分别拿到了欧冠、西甲、意甲的冠军,但在国家队层面,普拉蒂尼和埃尔克耶尔都带领着自己的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上以小组第一的身份进军墨西哥,而无缘国家队赛事的舒斯特尔则缺乏这方面的成绩,只好屈居那二人之下。0 I h- C# h5 v3 u3 a5 U
6 T% S& B( ~2 q 该年度世界足球先生的前两名与欧洲金球如出一辙(普拉蒂尼和埃尔克耶尔),但第三名就不是舒斯特尔了,而恰恰是他的老冤家——马拉多纳。$ y e# ?! [" c2 ?
2 m8 {5 Z. V, ]/ u 84年夏天来到那不勒斯的老马一开始过得也不顺利,84-85的前半个赛季一直与球队苦苦挣扎在保级边缘,然而进入85年后突然一切全变了,整个球队和老马都找到了感觉,他们是那个赛季里后半程拿分最多的球队,只是由于上半赛季失分太多最终位列第八,而老马也进入了射手榜的前三,射手榜的第一自然还是普拉蒂尼,这已经是他连续第三年的意甲金靴了(83、84、85),别忘了,他只是个前卫(那时尤文的两大前锋是博涅克和罗西)。* g5 f" g- n \* s! h; \
/ \1 X/ t: O; x1 y1 K
接着说老马,85年对他来说确实是个转折点,那个夏天,奥塔维奥比安奇开始执教那不勒斯(他是意大利人,和阿根廷名帅卡洛斯比安奇不是一个人),球队在85-86赛季开赛后一直保持在争冠军团的行列(转年赛季结束时拿到了第三),于是到了85年底,虽然老马在这一年还没有赢得什么,但那不勒斯在整个一年的表现还是有目共睹的,老马因此也进入了世界足球先生的前三,那个曾经被人们寄予厚望的马拉多纳又开始逐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了。3 R* l- ]2 Z) [/ n
: S& [3 A- v" ]! ?
对了,那一年以老马为核心的阿根廷国家队也以小组第一的身份拿到了进军墨西哥的资格,虽然过程也无比凶险(后面会谈到)。
+ o& q) R9 x/ Q/ A( t" a5 v1 j, ~; r) J + B" Y S7 T r. u& P! T
第三节前面写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梳理一下老马在86年登顶前的世界球星格局,总结一下:巴西群星开始衰老,墨西哥世界杯上, 32岁的苏格拉底还可以打上主力,33岁的济科只是超级替补,同样33岁的法尔考一直打酱油;在西德方面,最有才华的舒斯特尔自我放逐,队内的头号球星31岁的鲁梅尼格受伤病困扰,小组全部赛事都只能替补出场,进入淘汰赛后勉强坚持首发但很少能打满全场。其他球队无论老牌的意大利、英格兰、西班牙还是新锐的丹麦、苏联、比利时等,虽有大牌球星但都不够重量级(哪怕是86年底拿到欧洲金球奖的苏联的别拉诺夫),可以说此刻的足坛,就是31岁的普拉蒂尼风头强劲,但不满26岁的马拉多纳虎视眈眈。 m$ q. [ \3 _9 K
7 a/ Y- |2 N$ L 关于86年老马在世界杯上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谈谈梅诺蒂、比拉尔多两届国家队的战术区别和其中老马的作用吧。! ~( J9 l/ b) ]1 J% m
+ _5 x9 O* U0 \3 H
梅诺蒂是和巴西的桑塔纳(82、86世界杯的巴西主帅)齐名的南美艺术足球大师,78年的时候利用东道主优势为阿根廷带来了第一座世界杯。当然了,当时有两支球队肯定不太服气这个结果,一支是被赛制黑出局的巴西,另一支就是被誉为70年代无冕之王的荷兰。
4 ^/ [: C2 ^* f3 p
' C0 Q! N3 ^: e' X1 ^% I 1976年阿根廷内乱,军队发动政变上台组成军政府,其后开始逮捕和屠杀大量的持不同政见者,这也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强烈抗议,要求原定于78年在阿根廷举办的世界杯易址,而国际足联也宣布由刚刚举办了74年世界杯的西德作为备选。但通过阿根廷方面的斡旋,比赛还是照常举行,曾有一些西方国家的足协因此准备退出这届世界杯表示抗议,但最终也在以阿维兰热为首的国际足联的软硬兼施下不了了之。
* f* B3 a7 G7 `
: J/ v7 S; p3 z% E) p J- y 不过荷兰队内的绝对灵魂克鲁伊夫却拒绝了国家队的召唤,不去阿根廷,而其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我知道的就包括抗议阿根廷军政府的政治原因、与新主帅哈佩尔不合的内讧原因、74年决赛失利打击太大的心理原因以及妻子反对他参赛的家庭原因等四个版本,甚至妻子原因里面还包括着两个不同的说法,克鲁伊夫多年后自称是她妻子曾遭受过一次绑架(事后发现是恶作剧),因此他不能把老婆一个人留在家里而跑去阿根廷,但也有一种说法是——其实是他老婆担心他再来一次类似于74年的泳池丑闻。
/ p( U7 S6 a4 J" I% N ( L# f6 N) F% g% Q# V0 z: p+ L
即使缺少了克鲁伊夫,荷兰队也差点拿到了78年的世界杯,但决赛时门柱挡住了他们在89分钟时的绝杀,而阿根廷人则笑到了加时赛。
/ w' f( R4 O7 w3 E $ z! O/ \9 k& K! n9 }
* Q3 Y( M9 F4 v( f7 U! w4 u3 e/ k
不过客观地说,尽管那一届的荷兰和巴西有些冤枉,但如果因此就把夺冠的阿根廷队看低也就太偏激了,实际上,这支球队一点不比86年那支球队差,虽没有老马这样的球王级人物压阵,但在整体攻防的水准上已经颇有建树,梅诺蒂绝对是大师手笔。0 s7 A- @ o8 M
, K1 r8 k2 L4 `9 V 那支球队里面虽然后来的肯佩斯一鸣惊人,拿到了78世界杯的金球和金靴,但整个球队的战术并不是围绕着他来打的。当时球队打433,中锋是小胡子卢克,卢克不是那种强力中锋,他脚下活很细,经常拉边、反切、游动,擅于为队友创造机会;两翼是奥尔迪斯和贝托尼,都有一定的突破能力;中场是倒三角站位,加列戈拖后保护,肯佩斯和阿迪莱斯突前一些,肯佩斯稍微偏左、阿迪莱斯稍偏右,但都不是边路而是在中路活动,其中阿迪莱斯带球技术出色,有一点控球核心的味道,肯佩斯则更擅于利用卢克制造出来的空挡从后排插上射门得分。
6 \9 w2 L: r5 {
) [9 ^2 J! O x* f5 q; V/ O; [8 G 四个后卫是奥尔京、加尔万、帕萨雷拉、塔兰迪尼,其中队长帕萨雷拉值得一提,他是队内的绝对老大,经常在本队进攻时前插到类似后腰的位置来支配球。& A; @. o; u9 A/ _. v
. i/ H, m4 A+ J9 T& K
所以说这支球队在中轴上是帕萨雷拉的长传、阿迪莱斯的带球突破、卢克的掩护、肯佩斯的后插上来结合而成,同时塔兰迪尼、奥尔京在两侧的助攻也给以奥尔迪斯和贝托尼强有力的支持,可以说,这是一支打法很开放、很有技战术特色的一支球队。1 {( i2 F% _- V, S( E; I
O9 W% [. y/ t& T- N$ ?
79年的世青赛,阿根廷又获冠军,马拉多纳获得最佳球员,迪亚斯获得最佳射手,于是由78年冠军队主力阵容辅之以两位新秀出征82世界杯的阿根廷依旧信心满满,赛前也被公认为第三号热门。, i" [" {* J; I! g
# q* c( q" m5 H 这么牛的球队为什么仅仅是第三号热门?先来看第二号热门,西德队,球队拿到了80年的欧洲杯冠军,赛后的最佳阵容11人里面西德占据6席,甚至拿到大赛最佳射手的阿洛夫斯都会被自己的同胞赫鲁贝施和鲁梅尼格挤出最佳阵容,同时80年欧洲金球奖的前两名、81年欧洲金球奖的前三名都被西德人包揽,而在82世界杯的欧洲区预选赛上,西德人创造了主客场8战全胜、净胜球高达30个的神奇记录。! @/ e" \* q j+ c
; Q( d: G1 [2 b" J# A 如此彪悍的西德队,也只是二号热门。( U7 h# n. W5 x3 h8 t;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