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14 22:04
|
只看该作者
大学生体育路向何方?
8 [( n4 Z' e2 f5 Q9 M, |5 w- ]) C& ^3 [& V: {/ G; l8 @( K, u
一位在一线工作的体育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对于体育不重视或者没有足够重视,导致学生对于文化课和体育课的认识偏差越来越大。有些学校的体育课程过于注重测试结果,没有充分重视体育锻炼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上往往以竞技性项目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相比体育运动,大学生更喜欢网络和游戏,这说明同学们在体育活动中没有感受到趣味和快乐。
7 ]6 a E4 Z8 g! p
# I7 v1 O# G r. v& s' d& P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的观点。没有身心健康就不可能成为国之栋梁。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理事长宋尽贤认为,课业负担过重、缺少体育锻炼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等都有可能为学生将来的健康埋下隐患。学生的身体素质关系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务必要让“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 s) p3 M4 r
8 w* x; F, k0 [ | 据悉,自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下发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体质下滑的趋势明显,学校体育投入不足等问题严峻。长期以来,针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缺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指标。
" Q: w2 U, _- g- i$ H. ^
# \4 D$ B6 V2 v3 N3 Z, r# q( d" B' \9 x7 K 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宣布,为了弥补学校体育的薄弱环节,我国将把学生体质情况纳入对高校的评价体系中,促使学校开足体育课程,提升学校体育的质量。同时,高校新生将全部接受体质健康测评。
h% r2 [8 w/ y% m1 s9 Y* Z9 s% T0 n: [8 W
专家认为,体育教育的根本是培养运动兴趣。应改变学校体育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变只有单一分数考核的竞技教育为个性化、趣味化的群众体育,启迪学生自觉,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
" l6 i) @- W. G# J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