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整版)反拨连推缺失导致足球技战术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最核心论文)- c$ r+ j8 [ L& `4 n; _1 k9 G @4 x
中 式 8 h1 T9 _8 N) G
(信宜供电局,广东茂名,525300)
* @: ~0 _1 `% D( |, c" A" b6 ^7 K7 M$ |) l
作者简介: 中式(1970~),工程师,大专。研究方向:最基础性足球基本技术-反拨连推的理论研究及推广应用* Y g, E# u2 ~0 Z/ }" Q
, d' d" e0 f. T/ C3 k# d
摘要:以篮足球运动中持球者在应用过传射(投)技术通过防守区域的方式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结论:反拨连推是篮球最基础性基本技术,其原理在足球中可以完全同理应用;反拨连推的完全缺失应用,导致现代足球技战术体系存在重大缺陷;反拨连推作为足球中最基础性的基本技术,有着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u+ u- @0 v/ X( R& a1 G
, [2 x A9 J; [% W& Y4 R关键词:反拨连推;防守区域;连贯性;通过率;时空
! J% e) A- i9 k1 m7 u
. F0 c) g) R9 z) o
, m3 Q1 C$ ^: y4 Y$ ^4 l前言在篮球运动中,当持球者进入防守者防守区域后进行的过传投技术应用中,会遇到防守者灵活双手形成的防守区域的封截考验,球的通过率较高;而在足球运动中,当持球者进入防守者防守区域后进行的过传射技术应用中,会遇到防守者相对笨拙双脚形成的防守区域的封截考验,球的通过率较低;本文通过对篮足球中持球者应用过传射(投)技术通过防守区域的方式类别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其共性理论,改进足球中球低通过率的问题3 p) e: \0 d+ A2 J. u% i
5 V: s8 L) M: J) q9 |; @8 r1 反拨连推的相对定义% b5 U) h& A6 n
1.1 以身体为立面,持球者最后倒数第二个动作是把球往身前拨的,称为正角度前拨球,简称正拨;反之往身体侧后方拨的,称为反角度回拨球,简称反拨
( m5 q i" h! c( {, D7 t# \/ G1.2 在持球者倒数第二个正反拨球动作结合最后的正角度前推球动作过程中,假如两动作要用两个及以上动作时间才完成,显现非连贯性,称为再推;假如两动作用一个半动作时间就完成,显现连贯性,称为连推7 E: d0 `! D7 F
1.3 将持球者的最后两个触球动作进行相对的有机组合,可以分为正拨再推、正拨连推、反拨再推、反拨连推四种类型2 A( X0 o; v- G3 J& h' u4 E P4 C
1.3.1 正拨再推:一个正角度前推球加上一个非连贯前推球,称为正拨再推。球寻求直接从防守区域通过属失利于空间,两动作显非连贯性属失利于时间。既失时间又失空间,时空最差组合
3 v- `) j0 M0 v' v1.3.2正拨连推:一个正角度前推球加上一个连贯性前推球,称为正拨连推。球寻求直接从防守区域通过属失利于空间,两动作显连贯性属得利于时间。失空间而取时间,相对的取舍
) _0 V! v; q! @. U# R* I1.3.3 反拨再推:一个反角度回拨球加上一个非连贯前推球,称为反拨再推。球寻求规避防守区域后再通过属得利于空间,两动作显非连贯性属失利于时间,取空间而失时间,相对的取舍
: I' t N! u5 E" L1.3.4 反拨连推:一个反角度回拨球加上一个连贯性前推球,称为反拨连推。球寻求规避防守区域后通过属得利于空间,两动作显连贯性属得利于时间,既得时间又得空间,时空最佳组合9 J: B( ~8 l2 M& v# @* k3 Y. a* s3 P
# z1 H# u- w0 ]) c- ~
2 反拨连推在篮球中是最基础性基本技术应用4 n) D q; Q5 N8 C: P
2.1反拨连推在篮球中过传投上的全面应用:当持球者面对防守区域时,会一手反角度侧后拨球交另一手,规避防守者前伸手封截,然后做以下过传投应用:另一手再连续性前压拨球人跟进,形成过人;另一手再连续性向前将球勾手传出,形成传球;另一手规避盖帽后再连贯性向上勾手投放,形成投篮+ I8 R) P3 T( M6 T; @0 {: o% i
2.2 反拨连推在篮球中高应用率的原因:因为人双手的灵活协调性,使得防守者极易将直接通过防守区域的球封截破坏,也使得进攻持球者可以很容易地将反角度回拨球结合最后的正角度前推球这两个动作连贯性地做出来,综合两个因素,导致了篮球中反拨连推的高应用率,而正拨连推、正拨再推、反拨再推低应用率的原因4 J) [6 H% A. M" |6 T! A
2.3反拨连推在篮球中缺失应用的后果:假如篮球中缺失反拨连推应用,而是大面积地应用其他三类,就会出现球的被封截率极大提高、球的通过率极大降低的后果,导致整个篮球技战术体系的重大倒退& Q% W9 M' Q" z0 I. p" M
2.4 反拨连推是篮球中最基础性的基本技术:反拨连推在过传投方面得到最基础、最普遍、最全面的应用,是篮球中最基础性的技术原理应用,占据主导应用率分量,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N& ?6 O$ t8 Z5 z( v- ^% E
2.5 目前为止,篮球中没有形成反拨连推的相关理论# e X' I' ^9 {4 s
|7 D: Q. J1 \, @$ L% @
3 反拨连推在现实足球中完全缺失应用状况% v! t% O$ M- A
3.1反拨连推的应用率现状:正拨再推、正拨连推的应用率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反拨再推的应用率占百分之三十左右,反拨连推的应用率不到百分之一,基本完全缺失应用- }; O8 `3 g7 t3 l
3.2反拨连推在足球中过传射上的应用现状:在过人方面的应用率不到百分之一,仅能见到极个别人在个别时段应用,多带有间或性、偶然性、被迫性的特征。在传球、射门方面的应用率基本趋向于零
; Z4 E9 t! m! d1 B: L8 ]. C3.3 反拨连推在足球中的理论现状:$ D" R) x. [+ E: w7 n- r
3.3.1和两次触球技术的对比:两次触球技术的理论描述是A佯装用右脚内侧向右传球;B用右脚内侧把球拉向左侧;C用左脚内侧向前推拨球并超越对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速摆脱。两者不同之处是两次触球技术没有传射方面的应用、没有点出技术要点、理论内涵过于肤浅8 h1 C/ g% g) d. c) M- K* Z8 T+ V
3.3.2和拉球过人的对比:拉球过人是通过一个脚底拉球回来加上一个连贯性前推球的组合过人方式。两者不同之处是在于拉球过人不利于再次变向、横向侧移不足导致不能完全脱离防守区域、不能在传射方面应用2 B$ J! C) y# [, {$ T' M6 [. }4 Q1 b
3.3.3和扣球过人的对比:扣球过人是通过一个反角度回扣球加上一个非连贯前推球的组合过人方式。两者不同之处是在于扣球过人不利于再次变向、动作的幅度过大导致意图明显、动作的力度过大导致可控性较差、动作的非连贯性导致失利于时间
$ P% O1 O$ @- D) x2 S3.4反拨连推在足球中具体球员上的应用现状7 q z. c% @9 Z( J' ? n
3.4.1小罗的神龙摆尾、马修斯的晃左切右、卡雷卡的蝴蝶穿花、罗纳尔多的展式、C罗的插花腿等多归列为正拨连推及正拨再推;齐达内有较多的反角度回拨球,但接下来前推动作分解过多,连贯性不强,多归列为反拨再推;小劳德鲁普会间或性使用反拨连推,但多数是正拨连推和反拨再推的应用组合
( H: N( `* H% ]. Z( f2 P$ ~3.4.2伊涅斯塔应用反拨连推概述
# @ z6 {- H% P }8 Y# k3.4.2.1 伊涅斯塔在其自行拍摄的“招牌动作油炸丸子教学视频”中存在三大不足:其一、错误应用正拨连推来进行反拨连推的视频教学;其二、解说词中没有涉及反拨连推原理的几大特点;其三、人为设定两个防守者面对通过防守区域的来球作不合常理的屈腿避让而没有出脚封截。该视频证明了伊涅斯塔没有真正懂得反拨连推的原理要点
/ s. I# E7 U8 c- a3 r1 N$ u9 I( C3.4.2.2伊涅斯塔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接近懂得应用反拨连推的球员,其常规应用中动作较熟练、成功率较高、应用率较大。但因其仅懂得过人应用,不懂得传球射门应用,也没感悟出技术原理要点,所以其应用存在极大局限性
3 b2 o. \! f4 `9 b; ^2 r) B3.4.3 目前为止,在足球运动中,全世界还没有一个人能真正懂得并全面应用反拨连推,也没有相关的理论描述* g0 R, B8 v {- L
6 ^' A3 C! ^" y4 J1 E) n+ D
4 反拨连推在篮足球中是完全同理应用的: _, o* ^# C$ r( \; V1 A
4.1相同之处:都是利用反角度回拨球达到规避防守者前伸腿(手)所形成的防守区域空间的封截,得利于空间。都可以将反拨球和前推球两个动作在一个半的动作时间内连贯性地做出来,得利于时间,两者达到时空的最佳组合;都可以在过人、传球、射门(投篮)等进行全方位的基础性的同理应用 ]9 w4 h- y" S, t6 {; f1 X5 `
4.2不同之处:篮球用手,足球用脚;篮球是在三维立体空间上应用,足球是在二维平面空间上应用;篮球双手全面直接参与,足球双脚设计间接参与
1 e7 u0 E. j' H) L, E) W# W4.3反拨连推在篮球及足球中的应用原理及达到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相同之处起到核心主导作用,不同之处起到从属次要作用,因此是完全可以同理应用的0 l: x) u+ a6 n
( o, |; T. r/ ]% i" D4 x
5 反拨连推在足球中推广应用后详解7 [+ F0 F6 ?! j* f7 G/ [
5.1 反拨连推在足球中的步法讲解$ N. y; P9 q. r/ b6 B! M4 z
5.1.1 两者正面相对而立。以持球者两腿常规分立的距离为一个身位,球位于一脚内侧,以球为中心原点O' k& b5 A* L6 n8 x; F- N) l
5.1.2持球者一脚反角度回拨球,另一脚侧后退,期间球横向位移两个身位,纵向位移为后撤半个身位;防守者实施出脚封截途中
3 t& F1 V! r- q. f" t2 Z5.1.3持球者的拨球腿着地,另一腿侧后退,不着地,待球至;防守者出脚封截到位,脚形成防守区域是横向位移了一个半身位,纵向位移为前伸半个身位
" q' ~; L/ U2 _' H$ Q8 {5.1.4 球至后,持球者的另一腿前提,使球折向弹出;防守者前伸腿因横向位移相对少半个身位,纵向位移相等相抵,在空间上够不到球,空间失利,准备跨步再靠前实施封截0 j$ M" _ E' W) D
5.1.5 持球者形成过传射应用:过人是反拨连提,“提”力度较轻,前滚不远,利于跟进控制;近距离传射是反拨连推,“推”的力度适中,球滚不远;远距离传射是反拨连击,“击”的力度够大,传射球较远;防守者准备再次跨步跟进封截, z' t% y9 d# l. C
5.1.6 持球者因为用一个半的动作时间完成了反拨和前推球两个动作完成整个过传射应用,而防守者的一次前伸腿封截时在空间上够不到球,再次跨步封截起码要应用两个动作时间及以上,大于持球者的一个半动作时间,时间失利;封截时空皆失,使得持球者过传射应用成功
8 z% l2 B9 Z V- [! s5.2反拨连推应用的相对缺点:动作难度相对较大,传球距离相对不远,在较高速运球的前提下应用相对较难; ]) @1 {! j9 x
5.3 反拨连推的三大特点7 S" h" _0 I# z& z, K
5.3.1反角度回拨球是反拨连推的第一大特点,作用是规避防守区域的封截获得空间上的得利,是区别于传统中绝大多数的正拨前推球来说的
9 M$ C' q- q6 d/ w5.3.2连贯性极强是反拨连推的第二大特点,作用是使得回拨球和前推球两个动作连贯性地做出来,最大限度地获取时间上的得利,该特点是最主要特点
+ h% P! H! d9 p1 {- |- l- Y. t5.3.3转向转换性强是反拨连推的第三大特点,作用是充分地和弹拨球、罩控球、假动作等组合起来,取得错位空间及迷惑对手的同时,既可以进行左右突破方向的灵活转向,也可以进行过传射应用类别的随机转换0 W7 S9 ^. |" U' l! d
5.4 反拨连推的练习方法
- r, u8 @; {/ n# N# n: x/ f应用双杆道具的两端来进行练习,首先贴着双杆从一端连续做拨停球到达另一端,练习应用反拨连推快速尧过双杆的端点;平时要加强弹拨球、假动作、人结合球侧后移等,先取得相对防守区域的错位空间,后结合反拨连推一起的组合应用练习
; q7 o) Q! C* H4 K5.5 反拨连推至今为止未被发掘应用的原因初探:人体结构一脚支撑一脚触球导致不能自然而然地做出反拨连推动作是其原因之一;没有感悟出传球应用是其原因之二;没有感悟透和篮球一样的同理应用是原因之三$ s" H4 O* L. z3 Z+ Q
5.6 从撞墙角度探讨反拨连推:反拨连推应用等同于通过自己两个腿来进行常规中两个人才可以做的撞墙式传接球,以达到恰到好处地规避防守者前伸腿封截的目的,也就是用两个腿打个“√”,把防守者前伸腿所形成的防守区域勾掉
0 s! t% d, s$ S! i" `( C9 |5.7 从三维角度探讨反拨连推:反拨连推在篮球中是在一个三维立体空间上进行应用的,范围最广,最难封截;传统足球中过传射应用仅是一种点对点的线性应用,范围最窄,最易封截;反拨连推技术在足球中的的应用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进行应用,范围适中,封截难度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4 }( y, D, e, J5.8 从取得相对防守区域空间的主被动性来探讨反拨连推:通过应用正拨连、再推等正拨球结合假动作晃掉防守者封截区域取得错位空间的办法,是一种间接的被动的方式;而应用反拨连推取得错位空间的办法,是一种直接的主动的方式
9 ]; D$ `3 {' I# c8 m7 b7 A5 V1 ^' W7 Y0 {" U& J, v
6 反拨连推的完全缺失应用导致足球技战术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 R8 D. M* U$ d) x+ A2 U+ ?
6.1 现代足球中占据七成应用率的正拨连推及正拨再推,在没有创造出相对于防守者的有利错位空间前提下,球对于目标间都是一种点对点的线性连接关系,其主动地直接从防守区域通过,导致球被封截破坏的几率大增,过于失利于空间,是造成球的低通过率的主因8 E0 j8 N& g* [; f% Q' i/ q2 _, t
6.2现代足球中占据三成应用率的反拨再推,虽然会利用左右侧移等规避防守区域来寻求空间上的得利,但因未能够将反拨球和前推球迅速连贯性地做出来,用时过多,等同于给予防守者同样的时间去再组织防守,效果不佳,相对失利于时间,是造成球的低通过率的次因& g" {" M3 g- k& z4 _& ~4 M
6.3反拨连推的过人技术应用,是一种通过率更高、连续性更好、主动性更强的过人技术,是对整个传统过人技术应用的重要补充
+ k8 ~" U3 P- c" f( a' t6.4 反拨连推的传球应用,相对于传统中无法将球传到防守区域后面的单一点对点直线线性传球种类来说,是可以进行像篮球中勾手传球一样意义的“勾脚”传球,这种曲线传球路线的大量出现,会导致球在面对防守区域的通过率大幅度的提高,对整个足球的技战术内涵的提升会产生非常积极的重大意义
* f/ j [/ M9 F2 R1 o6.5反拨连推的射门技术应用,其作用等同于传球,是持球者在面对球门紧贴最后一个防守者无法进行大脚抽射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另外一种射门方式的选择,是对传统射门技术的有益补充% s8 l& K4 r8 q' M. }- c
6.6 正拨再推和正拨连推等正拨球的应用过度,以及反拨连推的完全缺失应用,是造成持球者面对防守区域后过传射技术应用中球低通过率的根本原因,导致足球技战术体系存在重大缺陷# a4 G" }; H1 O) L2 @1 D! K
$ ]- l/ I: @: S, V2 k- x7 结论与建议
6 a& r) I/ f2 G7 X1 X/ d# ]2 g7.1反拨连推是篮球中最基础性的基本技术,是确保持球者面对防守区域后过传投技术应用中球高通过率的根本方法,对篮球技战术体系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未形成理论( ~7 d! n7 Q+ L) Q" t% }5 U
7.2 反拨连推在篮球和足球中是可以完全同理应用的,都是最基础性的基本技术,都起到不可或缺作用,其缺失应用导致了足球技战术体系存在着重大缺陷
( C& s1 b* q+ I. h& l7.3反拨连推作为足球中最基础性基本技术,有着迫切及巨大的应用价值,其成功推广应用将对整个足球技战术体系起到倍增的作用,产生划时代的意义1 f9 o% r( Y, Q- U
! `4 o T! m& D
7 ?6 p9 {& F) l! T' J* E3 y5 t 2011.9.15完稿1 r% ~$ x3 Y/ c$ j
* L7 o" \# R+ M8 A) j* u: }* S9 a, E' O5 ?0 X0 ^+ a `1 i
该贴已经同步到 百度联盟的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