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人:伦敦名单遭质疑 豪赌大梅被诟病
" A$ X. |1 \( W) i( [9 o1 [' _2 e5 c; m4 V9 u7 V6 `, p
平心而论,主教练俞觉敏在两年任期内对于排兵布阵还是进行了一些大胆性尝试,2010年面对中国女排军心不稳的动荡局势,及时将黄金一代精神领袖周苏红招回,重新凝聚队魂效果显著,虽然在短期内带队征战2010年世锦赛创36年最差成绩铩羽而归,但是这第10名的低迷确实不应该由俞觉敏一人承担,而亚运会完成惊天大逆转巩固住“四连冠”的成绩更是不易。6 B6 E7 N0 F4 J( L$ K
6 ~" m4 I8 y6 H
在2011年中国女排重新集结后,主教练俞觉敏开始尝试走强力型接应打法,将上海高妹杨婕从主攻调整到接应位置上,利用其以往打过副攻的跑动经验作为第二点实施偷袭。不过,俞觉敏安排有一传功底的杨婕进行隐蔽站位,而由王一梅来分担接发球任务的作法令人费解,最终由于杨婕的爆发力不足而导致调整攻能力有限,在大奖赛总决赛一场未胜遗憾垫底后宣布改革失败。
. {& u/ K% Y8 H* `! G) N1 i" W% Q/ d3 y* E
痛定思痛,主教练俞觉敏在亚锦赛前重新招回跑动型接应张磊和自由人老将张娴,并且复制前任陈忠和的成功模式加强“快与变”,终于在短时间内完成脱胎换骨,首先是时隔6年再夺亚锦赛冠军,随后是成功跻身于世界杯三甲,第一时间直通伦敦奥运会。这是中国女排历经世锦赛第十和大奖赛第八低谷后的强势反弹,俞觉敏也迎来了执教生涯的最辉煌一页。
3 \& X H& I& {1 r! l F
* o7 @* L9 B6 l 可惜,重炮手王一梅在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关键时刻,意外伤停必须接受手术治疗。主教练俞觉敏被迫在热身赛期间不停尝试主攻范琳琳和楚金玲、接应曾春蕾组合,导致大奖赛总决赛尴尬四连败以第五名收官。虽然王一梅及时回归赶上奥运会的最后一班车,但是俞觉敏在主攻位置隐患重重的前提下,竟然押宝在伤兵重炮手的身上,并且执意带上双自由人张娴和单丹娜出征奥运会,确实令人无法理解。$ d# m* a6 o+ r$ D( k) ^
2 x) {# e, X4 c+ k4 O 就在奥运会交叉淘汰赛死磕日本女排的关键一役,主教练俞觉敏安排突破能力更胜一筹的曾春蕾顶替张磊,却舍不得放弃王一梅的强攻保障点,导致在国家队集训期间鲜有接发球任务的曾春蕾被迫兼顾一传,这种搏命打法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在决胜局,小组赛替补表现不俗的主攻楚金玲,以及串联能力更强的张磊均未能赢得登场机会,中国女排由于一传连续吃紧而放弃快变力拼强攻,导致最终是以两分的劣势惜败而无缘四强。4 z7 X$ Z$ D3 U* Q$ I; ]6 v9 T
' v/ P0 O. P3 Q+ S0 w8 _, @4 m 正如央视评论员洪钢所言,亚洲杯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锻炼新人,还是力争冲击“三连冠”,中国女排这些年什么成绩都要,但是缺少长期规划。如果要锻炼新人就坚定用米杨,倘若要成绩就用魏秋月一直打到底,像这样对于年轻球员的成长来说没有用都是最轻的,一语道破了主教练俞觉敏在亚洲杯患得患失的用人问题。
3 t' m, ]/ w; m8 `+ f
# S$ z3 h$ q; p; K2 u: h 应该说,伦敦奥运会并列第五名的成绩不算太差,不过交叉淘汰赛失利给综合实力不如自己的日本女排确实遗憾。尽管主教练俞觉敏在此后的第三届亚洲杯决赛以1-3失利给泰国女排无缘卫冕,但是帮助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将亚锦赛、亚运会和亚洲杯“全满贯”收入囊中确实值得肯定,不过在伦敦奥运会上临场指挥应变能力不足、以及关键时刻用人不当,成为其执教生涯无法忘却的最大败笔" Z4 v. Z; m ?/ ?2 |# C' O3 r/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