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标题:
农历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六月六有什么风俗 六月六吃什么 六月六
[打印本页]
作者:
高帅富
时间:
2012-7-24 10:22
标题:
农历六月六是什么节日 六月六有什么风俗 六月六吃什么 六月六
六月初六
4 L3 P& [5 e# E# G
就我国民俗来说,农历六月六日有些习俗是传之已久的,这在名谚中也有反映。
/ z; y- m. D2 [- ^8 g; M- O
2 Q* Z" d: n8 C) k" t# B
一说是:“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此时已届仲夏,骄阳高照,为了防止家畜生虮虱人们在此日为猫、狗洗浴,农家则把猫、狗驱往河中洗澡。猫、狗在这一天嬉水,与小儿同乐,因此民间也称此人为猫、狗的生日。
7 O+ I: }! v5 B- _5 F3 B% K, \
+ q1 z0 e, o- i {# n- D
另一习俗是晒衣服。传说这一天晒衣衣不蛀,曝书书不蠹。此俗见于300多年前明人沈德符著的《野获编》,文云:“六月六日,内府皇史晟曝列圣实录及御制文集,为每年故事。”士大夫家及平民百姓也于此日晒裘衣杂物,以防虫蛀。
0 i) g* J" @! H$ }* J& H$ \6 n
( w, b) r9 {! Y3 F+ n% z) T
上海的民谚却夸张而有趣:“六月六,晒得鸭蛋熟。”把骄阳下的酷热说得很形象化。早年人们常在这一天晒伏酱、付瓜,为了防潮防腐,人们常于这一天用桐油涂饰门窗和梁柱。
# k/ v T2 Y9 e
) B4 U; J* F6 d' Z! }- i
北方人的谚语则是:“六月六,看谷秀。”一般说,庄稼长得好不好,秋收时丰歉如何,这时候已大致可以测定了。
* a I! n7 u* ~, v" I( J
5 N0 i" b% _8 L4 U$ e8 \
至于伏夏糕点,近人周简段先生提及江苏东台民谚:“六月六,吃了糕屑养了肉。”认为吃了用麦粉和糖油做的面食,对增强体质有益。有诗云:“早市离家二里遥,携篮赶上大云桥。今朝不吃麻花粥,荷叶包来茯苓糕。”这类糕点为人喜欢,其原因是它松软、清口、甜淡适宜,而又价廉洁。不过如今的糕点市场已经是奶油蛋糕的天下,要寻觅卖茯苓蛋糕的店摊已经很难寻见了。
; I* G: m- w7 S6 \# W, @
/ ] x; u3 V9 R0 N
关于“六月六”还有很多的传说,“六月六,请姑姑”是流传很广的一个。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这个习俗是从春秋战国时候就兴起的。
$ l1 B0 I$ v( \) I7 |
8 u0 l( W9 y- x Q L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宰相狐偃功高居傲,他的儿女亲家赵衰对他很反感,直言数落了他,狐偃不听,当众把亲家责怪一番,赵衰年老体衰,不久因气而死,其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1 O0 G5 U; O* V2 @! D" v* n
2 l- w& t3 F" R! ]# ]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对家人说,六月六日赶回家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知消息,决定六月六日杀狐偃,抱父仇。
* `% O: E' q/ Q: b
$ v9 R% I& D) v( W: p! q5 k' B
狐偃的女婿把这个决定告诉了妻子,狐偃的女儿得知这个消息后整天心惊肉跳,在六月初五这天,悄悄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狐偃的女婿知道事情败露,每天惶惶不可终日。
8 s" N3 |8 Q% n/ X
; h* ?1 v4 I& _% L9 {: m( I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来请女婿。到相府后,狐偃请女儿、女婿坐了上席,然后对众人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方知自己近年做事有错。今天女婿设计杀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为民除害,为父报仇,我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难,尽了大孝,礼当受我一拜。希贤婿看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一席话,说得满座宾客又惊又喜,女儿、女婿叩头谢罪,前仇尽释。
/ m& j' g- S1 n) j6 U8 C9 V
$ G3 F$ j6 \8 z0 { m2 F
从此后,狐偃真心改过,为了记住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日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此事张扬出去,老百姓个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日接回闺女,应个消灾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 ?: v: j9 }0 B! \2 B% t$ n9 N+ N
$ T4 W2 n; |( s1 V! `
该贴已经同步到
高帅富的微博
作者:
高帅富
时间:
2012-7-24 10:22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 I2 v6 ?) K+ [
2 z4 o: p7 o- M" H0 _- s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就这样狐偃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权高势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6 k8 H% k( Z% e
3 J: }5 l3 d, P! ] S0 S! [$ b$ n. N- [
狐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不久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 ]7 K% t2 F |: ^4 C
- _* [5 K( |7 h: o8 h2 ?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婿见到妻子。问她:“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就把计划说出来。他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看着办吧!”
2 h- u3 v( c( ~6 A( @* U5 `
/ \0 W& S6 i: T# f
从此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母亲大惊,急忙连夜给狐偃送信。
' K' P* n) h# s! |0 Z& H$ A" p6 Y6 ^
; L3 n4 e- ^( d0 U) h% S( \* J, R
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闷在家里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7 G8 ~; i( h& Z6 D( w) y$ l
) @$ U6 D' J* G7 w! J/ t0 \2 `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狐偃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
5 t0 K0 F! a; |& u1 Q- U/ p
" c) [1 P5 }7 V3 g& D1 V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 w3 k! ]% s; z4 A, q
# {8 ~) |1 g% w) A5 s$ U. W$ M
该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 R+ _6 M2 d' n u3 I
* R9 `$ Q" v* F2 O; \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
+ s' s) _( \: X7 N* I5 F( v
$ Q" ]& M' M1 w# y& h9 M, L4 v
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家家晒龙袍”;在扬州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江南地区,经过了黄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来晒一晒,可免霉烂。此外还有给猫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
7 K* g7 [; j2 q/ h; q
; y3 E5 M. E, u# \8 C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天贶节这一天翻检曝晒。
欢迎光临 巴西足球网 (https://baxi.tv/)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