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标题:
地球保卫战惊心动魄 德罗巴演绎完美复仇
[打印本页]
作者:
巴西网论坛
时间:
2012-4-19 20:58
标题:
地球保卫战惊心动魄 德罗巴演绎完美复仇
巴萨与切尔西的这场欧冠半决赛首回合比赛打得可谓是惊心动魄,在这场围绕着“复仇”二字展开的激情较量中,实力明显处于下风的切尔西凭借顽强的毅力,窒息的防守以及雪耻的信念,终将不可一世的巴萨击败,在全世界球迷惊叹声中,拿下了这场地球保卫战的胜利。
# y6 D, m! v# c7 U- m* t
0 L2 v0 k0 s+ l X
说起巴萨与切尔西近年来的交战史,切尔西球迷至今依旧是耿耿于怀。犹记得3年前的那个斯坦福桥冤案,在首回合双方战成0比0的情况下,回到主场的切尔西原本有机会赢下最终的胜利,埃辛开场后的进球一度让他们看到了晋级决赛的希望。但随后发生的一切却改变了整场比赛的局势。德罗巴、阿内尔卡、马卢达等人先后5次在禁区内被放倒,但当值主裁判赫宁却无动于衷,皮克、埃托奥的手球,也同样得到了挪威人的宽恕。依稀记得巴拉克那张怒发冲冠的脸以及德罗巴面对摄像机前愤怒的粗口。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巴拉克早已叶落归根,但作为当时的受害者之一,已经34岁的德罗巴却还在队中。对于这场等了足足3年之久的复仇之战,魔兽心中压抑的怒火终于得到了尽情的释放。
! z. D+ u1 `% H7 S F- X1 c5 K
9 `# v* o$ v9 O$ _* d
全场比赛,年迈的德罗巴拼尽了全力,玩命的拼抢、奋力的解围……魔兽用他高大的身躯,一次次的阻击着巴萨的狂攻。光凭这些就足以令人感动。然而,作为一名叱咤赛场多年的强力中锋,德罗巴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自己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在球队最需要他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破门得分。不屈的科特迪瓦人做到了,面对拉米雷斯恰到好处的妙传,德罗巴没有让机会浪费掉,一脚果断的推射将皮球送至了巴尔德斯把守的城门。这是全场比赛切尔西唯一的一次机会,魔兽正是用雷霆一击的方式杀死了巴萨,完成了完美的复仇。整个斯坦福桥的蓝军球迷,向这位进球功臣报以英雄般的赞誉。
* b- U5 }% V! u2 m& Z
; }1 m7 Y& y, h
诚然,德罗巴是全场比赛的英雄可无争议,但其他的切尔西将士们也同样应该赢得掌声,没有切赫一次次的高接低挡,切尔西的城门早就宣告失手。队长特里领衔的后防线,也是一次次的努力化解着巴萨的攻势,还有兰帕德和拉米雷斯,在德罗巴的进球过程中,两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然,还有迪马特奥,这位曾经的意大利国脚,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坚定地选择了祖国的链式防守战术,让全世界的球迷看到了,用牢不可破的防守击败宇宙队,不仅只有2年前的穆里尼奥和他的国际米兰,切尔西同样也可以做到。
; z0 t* b# M, e3 L3 [+ g0 [2 W) ?
! k0 s: I, ]- o/ q/ ]) U; [1 k
在意甲冠军AC米兰被淘汰后,阻击巴萨的任务落到了切尔西的头上。然而,在经历换帅动荡、军心不稳、联赛低迷等一切不利因素的影响,对于本赛季表现糟糕的蓝军来说,球迷们实在没有太多乐观的心情去期待他们能够赢下这场地球保卫战,毕竟如今的切尔西,已远非几年前的那支铁血之师可媲美的。但是,迪马特奥却用一场惊心动魄的胜利,告诉全世界的球迷,当一支处于低谷中的球队能够赢下看似不可能的比赛,一定是斗志、信念和勇气,支撑着他们笑到了最后。
8 g* w9 @& i: T( G
# K! |/ b m5 c
对于巴萨这种大打攻势足球的队伍来说,没有什么比占尽主动却始终无法取得进球而输掉比赛更窝火的了。全场比赛,巴萨射门次数是切尔西的6倍,控球率更是惊人的80%对20%。主场作战的切尔西抓住了仅有的一脚射正球门的机会,而巴萨这边,桑切斯的吊射击中横梁,伊涅斯塔、法布雷加斯、梅西、阿德里亚诺、普约尔等人的射门也被神勇的捷克门神一一阻挡,替补出场的佩德罗原本有机会成为球队的英雄,但他完美的推射也被门柱无情的拒之门外。输掉比赛的巴萨,除了运气实在不佳外,更应该为自己屡次挥霍机会而检讨。
7 L! K5 i- m0 g5 m9 ]
8 R* ]5 _* Y$ \8 N4 Y8 T
赢下首回合的较量,并不意味着切尔西就可以高枕无忧,下回合奔赴诺坎普的他们,势必将迎来巴萨更加迅猛的反扑,而首站失利的巴萨也并非暗无天日,毕竟他们的实力还是技高一筹,只要不再向今天这样浪费机会,他们依旧存在很大的晋级希望。可以肯定,下回合的较量,依旧会是紧张激烈,悬念迭起。
* q6 f8 J; ?$ B5 c
3 x* a3 |- G; T* U1 R- R
. c9 A1 X# _/ J8 f
该贴已经同步到
巴西网论坛的微博
作者:
寂寞如烟
时间:
2012-4-20 09:13
切尔西好样的
欢迎光临 巴西足球网 (https://baxi.tv/)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