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标题: 狠!防梅西启动吸血模式 马拉多纳都扛不住 [打印本页]

作者: ennuo    时间: 2015-6-30 18:57
标题: 狠!防梅西启动吸血模式 马拉多纳都扛不住
在美洲杯上,一种防守梅西的模式被普遍采用,这种模式被媒体形容为“吸血模式”。
: D1 h' Y) t7 |1 r% W
* l/ c, J: H% u: c" ~  盯人+贴身纠缠+犯规,如今梅西的对手们普遍采用这种死缠滥打的方式,《马卡报》英文版形容,这一方式类似“蚂蟥吸血”(leech-like),贴住梅西就死不松口。! B" C+ R# w$ f- |+ D& ^

+ X+ r( `* K) p1 I5 U4 ~! m5 U  哥伦比亚的阿根廷主帅佩克尔曼采用了这种方式,整场比赛,哥伦比亚对梅西的犯规高达8次,阿根廷核心很难自如流畅的做动作。  Q+ k* P2 o3 w
7 f# D, I6 \0 ~( F' p" t
  梅西一度找裁判理论,但墨西哥主裁罗伯托-加西亚-奥罗兹科对梅西的回答是:“这是南美,在这里,球就是这么踢的。”梅西挨踢找裁判却遭斥:硬起来 这不是欧洲!
( Y2 M( x, U# G7 y8 d8 n( v
5 [- r2 |6 z. G# J4 Z0 e) B* |  在欧洲赛场,裁判的执法尺度和各队的公平竞赛精神,以及舆论的压力,令后卫们很难在长时间、大范围内推广这种“吸血防守模式”,这会令人不齿。但在南美,这里的人们似乎习惯了丛林法则,为追求成为赢家,不惜使用各种阴损招数,一切只是为了胜利。智利后卫哈拉“捅菊花”的下流挑衅手法,放到欧洲会遭遇严厉打压,但在美洲杯上,他得到的最终处罚只是禁赛两场。
6 h1 V: u6 u4 F. f3 d2 c" s+ h& N0 b1 b5 K& [
  这种蚂蟥吸血般的纠缠式防守,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基本专门用来伺候那些球王级的人物。1966年世界杯,葡萄牙后卫若奥-莫莱斯把贝利踢伤退赛,他后来得意的透露,教练给他布置的任务很简单:贝利膝盖有伤,你去把他踢下场!
+ @" p- T; c& ]
! D5 k7 I' ]# `( _8 h7 v  梅西的同胞前辈马拉多纳,也许是体验这种特别战术次数最多的人,因此《马卡报》相关文章的大标题也是《像防马拉多纳那样防梅西》。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7场共被犯规53次;1982年世界杯阿根廷对意大利,马拉多纳单场被犯规23次,这两个数字至今仍是无人能破的世界杯纪录,随着足球保护进攻球员规则的发展,今后恐怕也不会被改写(梅西本届美洲杯至今被犯规16次)。7 [3 m4 |3 a7 m0 S- t

+ d6 g( W+ I3 h7 y3 P1 X1 |! a  “吸血防守”的最大杀伤力,不仅是阻断梅西们的进攻、伤害他们的身体,还包括干扰他们的心神,让梅西们烦躁甚至愤怒起来,在这种情绪笼罩下,踢出好球的可能性自然降低了。1982年,21岁的马拉多纳在意大利后卫詹蒂莱的吸血贴身之下,无法控制自己的怒火,詹蒂莱赛后透露,马拉多纳冲他说了侮辱性的脏话,是个“没品的失败者”,而随后对巴西一战,年轻气盛的马拉多纳不堪犯规困扰,直接踹向对手吃到了红牌。$ U1 Z/ {9 t$ B' t; ^+ B% W
$ [6 G! U/ `6 I5 T, Q1 W
6 z) q. {7 i' r) k$ o! K5 G
+ P$ V3 h4 i. A
  梅西没有遇到过马拉多纳曾经遭遇的这种无赖式防守,现代足球规则的保护,让后卫们不敢肆意妄为。就像詹蒂莱后来所说,以我当年防守马拉多纳的方式,放到今天可能10分钟就被罚下了。但必须指出的,在南美丛林中,规则理解、球场文化与欧洲截然不同,使梅西们受到的保护出现了倒退,对哥伦比亚单场被犯规8次,堪称一个极限,这数字已经与马拉多纳1986年的场均被犯规次数不相上下。2 K  W" p+ W0 A- `! \
$ A  o9 @* t9 A% ?0 Y" M
  让人钦佩的是,梅西在这种环境下,保持着情绪的稳定与冷静,依然有不错的发挥。对哥伦比亚一战,他完成11次成功突破,等同于对手全队之和。一次次被踢倒,梅西并未被激怒,他的成熟与大将风度,已经与1986年世界杯上25岁的马拉多纳并无二致。被踢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带球,这种不动如山的心理状态,马拉多纳在付出了1982红牌代价后,终于修炼得道,这在4年后帮助他在世界杯登基,而如今面对南美后卫的“吸血贴身”,梅西心理上的成熟,也将是他在半决赛中确保稳定发挥的基础。+ c: Z5 I( g( \9 c





欢迎光临 巴西足球网 (https://baxi.tv/)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