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标题:
业余球队转型后的生存之难 借钱申请中乙名额
[打印本页]
作者:
黄石球迷
时间:
2015-3-23 17:11
标题:
业余球队转型后的生存之难 借钱申请中乙名额
过去的这个周六,在热热闹闹的大型校园足球操中,在现场两万三千名球迷的“抗硬”的呐喊声中,2015中国足协杯在包头拉开了序幕。作为足球改革的试点省份,内蒙古自治区对于足球工作高度重视,主席台上,内蒙古自治区的领导和包头市的相关领导高朋满座,主席台的第二排,则是拿着厚厚材料,等着和领导汇报的足球工作者。
随着中国足球大环境的回暖,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进入到职业足球的舞台中,这其中就包括此前一直在征战业余联赛的包头南郊。在足协杯首轮击败沈阳东进后,央视体育频道、央视新闻都播出了包头队赢球的新闻,现场的自治区领导和市领导更是为球场上的胜利高举双臂庆祝。然而在胜利背后,业余球队转型成为职业俱乐部的包头队,则正在面临着未来如何生存的思考。
大概是春节前,以前这个队的7号队长姚志强,带着朦胧的“打乙级”的美好愿望来到了北京。那时候,呼和浩特中优还叫山西嘉怡,姚志强说,他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言,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该从哪儿下嘴。作为内蒙古省内的第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包头队面临的不仅仅是俱乐部自身的资金周转困难,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协调种种对职业足球、职业体育观念和过去当地人们对于足球认识的冲突。有些时候,即便他们自己都还没想清楚到底该向何处去。这些观念上的冲突,大到球场的商务广告权益究竟该归谁所有,小到现场卖水的零售商究竟该去什么位置,林林总总。
在过去的几天中,笔者经历了这场比赛筹备的所有过程,从票务到安保,从球队的备战到开幕式的彩排,几乎每一件事都牵扯了姚志强很大的精力。赛前两天,这位草根球员出身的总经理在一家串店感慨做足球的不易,身旁的几个朋友都在为他的“遭遇”打抱不平,后来老姚索性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之中。在政府、赞助商、俱乐部、球队的博弈大盘中,俱乐部总经理每天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还要考虑俱乐部的生存问题。
春节前中乙交报名费那天,还没有筹到钱的姚志强,向同学借了50万凑钱申请到了乙级资格。直到比赛赢球后,他还在朋友圈里发感慨“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向包头足球伸出援手。”是的,伸出援手,在笔者看来,这原本不应该是在职业足球领域出现的词汇,赞助商和俱乐部之间本身就是双赢的权益交易,然而在国家大政策没有落地之前,中小俱乐部、业余俱乐部的仍然在夹缝之中生存,有时候像个需要援助的弱势群体。
开赛前一周,包头燃气公司还赞助了球队数十万的赞助费,并且获得了比赛的场地广告。然而在签约发布会的背景板上,却赫然写着“捐赠仪式”……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内蒙当地记者直截了当的问起,俱乐部有什么需要媒体帮助呼吁解决的问题?球队的领队张楠不敢多言,“现在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希望未来越来越好。”到是看台上的球迷更直截了当,他们打出了标语“内蒙古不能没有足球”,他们中不仅来自包头,还有从省内其他地方赶来助威的年轻人。好在,包头还有上万名球迷,好在包头的足球登上了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对于当地的人们而言,他们太需要有一支队伍,有足球这样一个平台,表达他们对于家乡的热爱,传递他们的情感,让更多的人们看到包头的性格。球迷会的球迷衫上写着“和鹿城一起战斗!”。
姚志强说,自己的队伍现在就是伪职业,半职业,必须要在政府的扶持下生存。但是未来球队如何能够走的更远,球队自身没有造血功能,仅仅靠天吃饭,球迷们能够和鹿城一起战斗多久?这些问题不仅仅困扰着包头队,也困扰着大多投身于中甲、中乙的俱乐部。没有政府资源的诉求,没有要地的诉求,甚至没有品牌产品的诉求,仅仅为了搞足球而创业搞足球的俱乐部,凭什么投入下去,靠什么生存下去?
内蒙古良好的足球氛围,数万名包头球迷对于足球淳朴的热情,让人们看到这里是一片未开发的的职业足球大市场。如果加以引导和培育,这里必将有不逊于任何地方的足球文化,甚至成为中国北部的一座足球城。但是又有谁有信心,有耐心,愿意为足球市场的培育投资呢?
欢迎光临 巴西足球网 (https://baxi.tv/)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