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标题:
田忌赛马的阿喀琉斯之踵——德比总结
[打印本页]
作者:
足坛龙门阵
时间:
2012-1-16 17:24
标题:
田忌赛马的阿喀琉斯之踵——德比总结
【写在前面的话】
. G* h7 j. o+ o7 ^' W
+ K* v9 b$ t6 M. ~$ T' @5 d7 y
我向来没有写赛后总结的习惯,因为我一直都认为一场比赛并不能评判一个教练、一个球员、一种战术体系,然而在输掉这场德比之后,论坛里各种黑各种喷层出不穷,我觉得有必要把哥的第一次奉献出来了,算是正本清源。
3 f4 G; E" l7 r: G# u6 F
0 { s: U& c0 @6 @" F& B. ~8 A$ O* q
3 X+ H0 p+ X1 i: K/ ~: F
【正文】
8 Y1 Y+ u* s0 V% J8 j5 a
* P. F4 @/ o8 J7 p8 r
! r! N: K9 h0 j4 C& l; h, o
我不知道自己算不算阿莱格里的拥护者,但至少站在今天俱乐部的坑爹现状下,我认为阿囧哥实属不易。有些囧黑为了说明阿囧哥比不上安胖就用战术体系的单一作为攻击点,而相应的则罗列出四个十号、圣诞树等阵型来论证出安胖的“高人一等”,我无意抨击,但又不得不说有些童鞋真心只适合看赛后报道。下面我简单的梳理一下这场比赛中的阿囧哥的战术安排,以及为什么说此场比赛是“田忌赛马的阿喀琉斯之踵”。
`6 C( K( s$ _
$ [& p3 U6 ]: @ O
9 G- T4 V5 b' R
) l @3 \9 k" \8 M
这场比赛的首发阵容,除了后防线的内斯塔和阿巴特外,中前场基本上沿用了上一场对亚特兰大的人员。但是,阿囧哥还是做了一定的对应调整,最为明显的就是锋线上伊布和帕托的换位。
" f9 H2 n" m, ^' d0 H
0 K) v/ W) i% c& I9 G, G% z* k! L
/ ^# u b0 ~6 G+ W8 Q! P
. z' w4 f8 A8 ?" p3 f! ~% R. F
通常情况下,伊布和帕托同时上场时,伊布在左帕托在右,而这场比赛的上半场则刚好相反,伊布在右帕托在左。这一安排的用意毫无疑问是精心设计的。我们都知道国米的麦孔是其整个右路的关键,同时,米兰的左边路防守又恰恰是自己的软肋,再加之喜欢拿球组织的伊布在此边一旦被抢断或拦截,无疑将造成麦孔一条龙的突破反击。从国米的战术来看也的确是如此安排的,他们将萨内蒂放在右边前卫而不是后腰的位置无疑是针对伊布这一强点的。因此,阿囧哥来了个“田忌赛马”的思路,将帕托放到了左路意图压制麦孔——即麦孔助攻上去后,也就给擅长快速突击的帕托创造了空间。
+ {4 }( c @9 |$ w; B
, |+ m9 ~9 a+ x
0 ]4 \8 F1 U0 [1 J; K
. J% C2 z& W7 w+ a% u
顺此思路,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帕托上半场的表现相对抢眼,米兰几乎放弃了自己的右路进攻,中场有意识的将球传给帕托,以期达到以自己的左路进攻来吸引对方的防守和压制对方的进攻,更为重要的是,队内的头号射手——伊布在弱侧就有了施展空间。可是,阿囧哥没有考虑到的,一是帕托即便突破后没有做球的能力,二是米兰的前腰不具备和帕托衔接并横向调度的能力。这就导致了上半场帕托上半场看似表现不错,实则战术没有形成的局面。
# @- `; C. ~# L5 O! g1 q
" [7 Z C5 @& K7 r+ X
$ u/ [. c9 a( C% E# e
5 s! q3 ]; K- G' L6 b( T+ T1 Y
尤其是上半场尾声,当米兰的右路毫无压力致使国米的阿尔瓦雷斯能够从容的到中路活动后,阿囧哥才意识到自己“田忌赛马”的失败了。平心而论,其实这个战术思路是正确的,错在米兰现有的人员配置或者说人员能力不足以达到阿囧哥的理想程度。
6 v: L" }% D; ]$ x2 F
, A, ]$ |, u+ y. J9 I
" S7 e) f4 a- k$ x. y% C% T# v/ l
& w/ p" E% k% w
于是,下半场米兰恢复部分原样,伊布回到了熟悉的左路,但不同以往的是帕托却靠到了中间。此安排和阿囧哥过去的战术很不一样,反倒是挺像贝总前段时间所提出的自认为的战术思路。我以为这恰恰是导致米兰下半场中前场彻底混乱的根源。
: N9 ?6 s% Z* v: g. ?, x
8 |" C3 M+ e8 _/ N5 M: H8 A
5 T2 y+ G, S4 r# J* {3 V
; l$ }8 e: _/ K: x& |
伊布回到左路后,原本就压缩了国米的防线,而帕托来到中路后,则彻底的将过去博阿滕、诺天王等后插上的空间给占有了。当然,如果此时的米兰有一个哈维哪怕是斯内德这样的前腰能够直塞或者调度一下倒也有机会为帕托创造射门的可能,但是,我们也只能说到但是为止。
" G, d. r, N% {" x1 F ^6 d
% ^% O) |4 U* r# U* e
9 o9 \- @: B' G
6 W' l- D8 B7 b8 F* d
$ O4 c3 m- ^4 X/ p* k
' Z# ?( [# ?: \7 r3 B1 m4 ~( f/ Q
罗比尼奥上场打前腰也是暗合了贝总的思路的,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罗比尼奥擅长的是作为游锋的串联,而不是对当时混乱局面的梳理。有童鞋在帖子里怀念睡皮、小罗,说实话就今天比赛时的局面,我不认为睡皮能够解决,毕竟睡皮的特点是大开大合的把控,而不是局部混乱的梳理。当然,小罗则有可能神来之笔,但是,前提是那是巴萨时期的小罗。
3 Z; v k# M" t0 L+ d% A
6 ^ ?. [' @+ v$ l* B
: o0 J1 X4 i4 u1 v" q N! F- X: ]
9 s5 ?7 v8 b* u( T7 S/ u! }: P: D% _
/ h8 D9 o a1 I& c0 ]6 G
! n. z( \: p3 o* O
再后来的西多夫、沙拉维,我认为此时的阿囧哥有点病急乱投医,当然,说实话也确实没他妈人可以换。当沙拉维上场来到曾属于帕托的右路,且和罗比尼奥各自抱一边,试图为站在中间的伊布拉开空间时,国米已经保定决心死守了。此时在三十五米的空间内,国米几乎云集了九到十人全力防守,纵使让西多夫上场进行调度已经为时已晚。
$ {: b3 B- ?6 J: J, H9 N
" i% g/ P9 H( R; o, T
& g# T% R3 [. f: [1 i0 u% b4 v
6 _* ?$ c5 X6 o/ x6 l
在这场力图通过“田忌赛马”来赢得胜利的比赛中,阿囧哥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帕托既不具备分球的能力,同时也是一个需要空间来完成射门的前锋。而中场创造力的低下又无法给帕托给伊布制造出这样的空间与机会,这则是米兰今天的阿喀琉斯之踵,当然,这不是阿囧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8 \6 K7 x& w1 w, p+ O4 [/ @
2 M. o( T: _% m$ C/ Q
作者:
谈笑有鸿儒
时间:
2012-1-16 22:17
扯远了
欢迎光临 巴西足球网 (https://baxi.tv/)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