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足球网

标题: 国际足联(FIFA)官网正式宣布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将启用门线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球星    时间: 2013-2-19 21:53
标题: 国际足联(FIFA)官网正式宣布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将启用门线技术
(, 下载次数: 37)

5 T) d5 Z( m" K  b7 Y    北京时间2月19日晚,国际足联(FIFA)在其官网正式宣布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将启用门线技术,同样将使用门线技术的还有2013年巴西联合会杯。
6 i5 n4 ]' D8 c4 @2 W3 @7 R/ z6 B, ]9 w8 A' D
  国际足联在其官网宣布:“2012年12月在日本举行的世俱杯成功试验门线技术之后,国际足联决定在2013年的巴西联合会杯和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上正式启用门线技术。”1 x3 L& A3 A& m2 m% a* P. t/ h
) a* W& |- L7 A2 \8 u/ v4 l9 G6 J
  国际足球表示,使用门线技术,是为了让比赛有更公正的判罚。2012年7月,国际足球协会理事会通过了在正式比赛中引入门线技术的决议,并宣布了两家门线技术厂商通过考核验收,12月份的世俱杯中也正式试用。此次国际足联除了宣布即将到来的联合会杯和世界杯将使用门线技术之外,同时也宣布进行公开招标,除了已有的两家公司之外,其他可提供门线技术的企业也可以进入申请流程。
" W0 s- l! T/ J
; f; h/ ]( Q1 W+ a; t$ \2 i* v  是否使用门线技术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2010年南非世界杯英格兰在1/8决赛中1-4被德国淘汰,而当英格兰1-2落后之时,兰帕德的射门击中横梁之后弹地而出,当值主裁判拉粮并未判罚进球有效,不过根据事后的录像分析,兰帕德的射门实际已经越过门线,这也让门线技术使用的讨论越演愈烈。除此之外,无论是世界杯还是其他重大比赛中都留下了诸多悬案,国际足联此次在世界杯正式引入门线技术势必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
作者: 巴西网论坛    时间: 2013-2-19 21:59
早就应该啦,兰帕德太冤了
作者: 阿斯报    时间: 2013-2-19 21:59
其实站在球迷的角度来讲,史上各种著名的门线疑案,也是足球的魅力之一。
作者: 每日邮报    时间: 2013-2-19 22:00
普拉蒂尼一直反对鹰眼 就是因为担心频繁的暂定比赛看回放 会失去足球比赛的节奏 好比说打在门线上,门将没收,再快速发出手抛球,反击进球。球始终未造成死球。那鹰眼即使判定前球进球,又如何解决?
作者: 醉嫁劳斯莱斯    时间: 2013-2-19 22:01
高科技在竞技体育中的应用难得有了正面的实例,也算是维护公平公正的利器。
作者: 标志性抡空    时间: 2013-2-19 22:01
在也不会有门线悬案了! 再也没有经典了!!
作者: 二师兄    时间: 2013-2-19 22:02
当时球过门线只有0.01公分,但是四分之一炷香之后,射门球员将会彻底爱上它
作者: 奋斗    时间: 2013-2-19 22:03
哎。我觉得就是要存在不完美。 以后难道还要暂停比赛观看录像?
作者: baxi    时间: 2013-2-19 22:03
现在足球水分太多,本来门线悬案是足球的一种乐趣所在,但是越发频繁就没意思了,门线技术还是有必要的
作者: 国军也抗日    时间: 2013-2-19 22:04
兰帕德表示一定参加巴西世界杯
作者: 红黑圣西罗    时间: 2013-2-19 22:04
作为竞技体育的足球也越来越失去当初的魅力跟纯粹了。。
作者: 巴神    时间: 2013-2-19 22:05
个人认为误判和悬案其实也是足球的一部分乐趣所在,仅从球迷角度而言。
作者: yigeren    时间: 2013-2-19 22:05
终于要开始用了,但愿门线冤案能少一点
作者: 数据狂    时间: 2013-2-19 22:06
误判虽然不代表足球的魅力,但至少能给我们一些惊喜,至少作为球迷是这么认为的吧,今后引入高科技,足球比赛进入一种标准化,对于观众来说,关注的不仅仅是比赛的输赢,更多的是足球可以给我们一些饭后的谈资,带来一些话题,还是这句话:球场上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这才是足球!
作者: 埖ル怼莪笑    时间: 2013-2-19 22:17
有争议才叫足球  引进高科技感觉不太好
作者: 国足万岁    时间: 2013-2-19 22:32
支持门线技术
作者: 菊花    时间: 2013-2-21 19:57
必须支持!!
作者: 微笑的钢铁战士    时间: 2013-2-24 15:43
大势所趋啊




欢迎光临 巴西足球网 (https://baxi.tv/) Powered by Discuz! X3.3